有灯在手 不惧长夜!白城文物档案第五期

时事   2025-01-15 15:22   吉林  


  有灯在手 不惧长夜



图片来源:白城市博物馆




在白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一件民国木烛台,烛台通体为木制,上托径11.5厘米,小托径5.9厘米,底径9.6厘米。


烛台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战国时期,各种精美的铜烛台已经出现。从《楚辞》中的“兰膏明烛,华容备些”,到苏轼的《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再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烛台,作为古老的灯具,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烛台的造型和工艺多种多样,有铜、铁、锡、木、瓷等多种材质,一些精美的烛台,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装饰价值,能够为家居环境增添一份特殊的韵味。


民国时期,电灯远没有普及,蜡烛和烛台仍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


白城市博物馆的这件民国木烛台,无论从雕刻、造型,还是装饰细节,都体现了当时工匠的技艺和审美观念,记录了从传统照明方式向现代照明方式转变的过程,映射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是研究民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


前人利用灯光的智慧,不仅仅在于“明”,还在于“暖”。在寒冷的夜晚,一支蜡烛足以带来一丝温暖。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在彩绘、诗歌、故事中,烛火总是给予人们安慰和希望的原因之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当我们按下开关便能享受通明的光亮时,是否还会记得那些在微弱光源下辛勤工作与生活的前人呢?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用蜡烛和烛台,点亮了属于他们的夜晚,留下了无数光明与暗夜交织的故事。蜡烛和烛台,像是一盏盏时间的灯塔,照亮了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夜晚。在这光与影的交错中,我们不只是寻找着历史的印迹,更是思考着人类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光明?也许,它并不仅仅来自于外部的烛火,而是源于我们内心的不息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记住,有灯在手,便不惧长夜。













 

 

铁马冰河入梦来



图片来源:白城市博物馆




在白城市博物馆,一件底长14.3厘米、底宽11.5厘米的馆藏文物金代铁马镫,瞬间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个纵马驰骋、血勇无前的古老年代。


金,是女真民族建立的王朝,女真人世居北方,逐水草而居,擅骑射,所以,战马马镫,是他们最离不开的东西。


马镫,是指垂悬于马腹两侧供骑马者踏脚的马具。马镫的作用,一是方便骑乘者跨上马背;更重要的是使骑乘者上马之后双脚拥有可靠的支撑,配合高桥马鞍,得以轻松地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并且骑者的身躯和双手由此得到极大解放,可以在马背上从事诸多复杂的动作。在没有鞍镫的时代,战士们上马不易,在战场上也只能抓紧缰绳、夹紧马腹以防止自己从飞驰的马上跌落。


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马镫是中国发明的。根据考古发现,真正意义上的马镫,应该出现于公元2-5世纪间的三国两晋时期。在此之后的唐代,马镫的应用就已经相当广泛。马镫的出现,使骑兵达到了“人马合一”的境界,解放了双手,真正拥有了在马背上一箭穿云、提枪按剑的超强战力。


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说:“只有极少的发明像马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社会一样,中国的马镫在最初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所以,他们又称马镫为“中国靴子”。


铁骑纵横,征伐四方。女真人是一个爱马的民族,成为英雄人物的标准之一就是自家马数量多少。


平时女真人是不会轻易让马拉车干活的,马是女真人宝贵的财富,只有在战斗时才舍得一用。《北风扬沙录》说,女真之地产“名马”,女真人“俗勇悍,耐饥渴辛苦,骑马上下崖如飞”。


遥想当年,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抗辽誓师,他“人如乔松之魁伟,马如高阜之硕大。”女真人马披铁甲,刀枪不入,如现代的装甲车横冲直撞,排山倒海般的冲锋压迫对手,抗辽之战必定攻无不克


中华好物,窥一斑,而深似海。再来白城市博物馆看,不要问“小小马镫有什么稀奇”。穿越千年岁月你对视一笑时,愿你对曾经的时代有所感悟。




作者 | 记者 李政孚/报道/摄影  刘健雄/美编

初审 | 苗金明       复审 | 张芙        终审 | 贾涤非


指尖白城
权威、民生、互动,打造白城人指尖上的第一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