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年度色,我投“蓝”

文化   2025-01-03 11:47   广东  

作者 | 杜康


12月一到,滑雪“候鸟”们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迁徙。半个朋友圈的人,定位不是在长白山,就是在阿勒泰、崇礼等滑雪场。继冲浪、露营后,滑雪成为今冬最热门的“社交货币”。


滑雪依托的“冷”资源,也带“热”了冰雪经济。报告显示,中国冰雪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7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中国申办冬奥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郑重承诺,已然兑现。


一方雪道,连接起海内外志趣相投的伙伴,也将产业经济、健康生活与文化交流串联融合,让高质量发展要素“动”了起来。而冰雪经济的发展极度依赖环境气候,要想持续注入“热动力”,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核心抓手。


长白山滑雪场


近日,万益蓝WonderLab在长白山开启「“益” 起行动,“碳”启未来——万益蓝WonderLab双碳战略行动发布会」(下称发布会),成为益生菌行业第一个发起双碳战略行动的企业,引领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倡导各界共建绿色低碳生态圈。


01

要做“第一个”,不止“第一个”

一家专研益生菌补充剂的生物科技创新公司,为何选择将“双碳”加入品牌战略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目光回溯到人类与菌的共生史。


新石器时代,河南贾湖地区的人们将稻米与蜂蜜、水果混合,发酵而成饮料。这也是现今能找到的中国最早有关益生菌与生活关联的记录之一。


1907年,俄国科学家梅契尼柯夫教授提出“乳酸菌长寿理论”。由此,“益生菌”这个生物学概念开始广为人知。


到了1917年,抗生素尚未被发现。德国Alfred Nissle教授从经历志贺氏菌大爆发但未发生小肠炎的士兵身上提取了一株大肠杆菌,他利用这株菌治疗肠道感染疾病(由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取得可观成果。直到今日,这株大肠杆菌仍在使用,它也是为数不多的非乳酸菌益生菌。


Alfred Nissle 和大肠杆菌


小小益生菌,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如今,益生菌产业成长为大健康领域重要板块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全球益生菌补充剂市场增长7.4%,我国则高达26.7%。预计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业产值将超过770亿美元。这显示出在大众层面,益生菌已完成从“选择性消费”到“健康刚需”的迭代。


高速发展下,大健康与益生菌产业如何深化良性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如何更高效赋能国民健康与社会经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是破题之道。


而这,正是万益蓝WonderLab作为益生菌行业第一个发起双碳战略行动的企业的初衷与愿景。


益生菌品牌躬身寻“碳”,底气何在?


也许是品牌哲学里的新思维。万益蓝WonderLab成立之初以现代品牌理念与前瞻视野,进行多元化布局。从益生菌全产业链,到独家自研菌株GOLDGUT系列,乃至在关注绿色低碳、社会价值。万益蓝WonderLab以先锋姿态,为益生菌行业带了一抹新“蓝”色。


更是品牌发展中的新力量。万益蓝WonderLab设立微生态研究平台、功能原料研究平台、产品创新平台,从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差异化开发等维度,持续投入资金与人力,让产品愈加有理有据有益。


新思维与新力量交织,成就备受瞩目的独角兽品牌。市场与消费者的反馈,更坚定了万益蓝WonderLab可持续发展的信念。


行业内“第一个”,由此乘势而上。


发布会上,万益蓝WonderLab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南分院手中接过了万益蓝WonderLab成人广谱益生菌(昵称“小蓝瓶”)和儿童益生菌(昵称“小黄瓶”)的产品碳足迹证书,在低碳发展上的努力与成就受到了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认证。


产品碳足迹的认证,是一系列严谨而科学的绿色实践与探索,在万益蓝WonderLab之前,益生菌行业还未有企业涉足于此。


发布会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南分院双碳研究主管马金苹女士分享了万益蓝WonderLab推进低碳具体行动的故事。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南分院双碳研究主管马金苹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更要关注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万益蓝WonderLab作为益生菌行业领军企业,此次为行业打造了示范样本,必将深度推进益生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之路。”马女士赞扬道。


万益蓝WonderLab的势,不止于此。


双碳战略行动需要全行业、全社会的共同助力,才能行稳致远。


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万益蓝WonderLab参与制定了《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为推动益生菌和营养补充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会上,万益蓝WonderLab联合学界、机构、媒体、消费者,发起益生菌行业内首个双碳发展倡议,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事业,共绘绿色发展蓝图。


此外,万益蓝WonderLab还联合南风窗,为消费者代表们颁发“绿色循证官”证书,对身体力行、助力万益蓝WonderLab双碳行动的个体进行认可和表彰。


一个双碳战略、一份行动倡议,连接起N个真实的人与生活。万益蓝WonderLab此次打通B端、C端圈层,助推公域、私域资源互通,紧密合作,最大限度激发双碳行动的内生活力。


万益蓝WonderLab接收产品碳足迹证书



02

“BALANCE”、2046与220万个空瓶的故事

蓝色的瓶身裁为两半,与装饰串联,形成独具创意的“灯泡”耳环,这是消费者对万益蓝WonderLab空瓶一次别出心裁的重塑再生。


在社交平台上,有人把消耗完的蓝白相间的空瓶排列整齐,用透明板层层累叠,打造出边几家具;有人沿瓶身线条裁剪,将充满现代感的蓝白色瓶身嵌套在透明花樽上,DIY几何极简风花瓶。


对空瓶进行改造,形成新的好物,是万益蓝WonderLab与无数消费者的“绿色共创”。万益蓝WonderLab以轻巧的妙思,引导大家从微小的行动,完成环保意识升级的转变。


万益蓝WonderLab“绿色共创”


更广为人知的,是「万益蓝空瓶回程计划」。


2022年,万益蓝WonderLab首次启动空瓶回程计划,鼓励消费者将使用完毕的空瓶邮寄回程,兑换品牌/再生周边。回收的塑料被制成再生环保纱线,通过3D打印飞织技术,配合其他天然材料,最终制成极致环保的时尚鞋履、包包,赋予空瓶“二次生命”。


比如「PING - PONG 益起玩礼盒」,万益蓝WonderLab采用先进的回收再生技术,将废旧瓶身精准切割、粉碎,并与球拍基材熔融共生。实现生产环节全流程可追溯,减碳数据可计量,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小蓝瓶再生球拍」。


小蓝瓶再生球拍


废弃的空瓶,被打造成兼具创意与实用功能的产品,让消费者真实见证、体验、收获,既提升了互动积极性,提振品牌形象,又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提高了资源回收质效比,加强了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的生态连接与协作,为绿色发展提供新解题思路。


“我们内部,有一个特殊的人——2046大哥。”万益蓝WonderLab品牌总监刘彦辰先生介绍道,“回程计划第一季的时候,一位消费者将全家过去几年的空瓶带到门店。经清点,这一批空瓶足有2046个。他说过去几年,万益蓝WonderLab不仅为他的健康保驾护航,更为全家带来了妥帖照顾。这个案例长久激励着我们,要把长期主义放在核心。截至目前,回程计划共有11885名用户参与活动,累计回收空瓶2205923个,约减碳排放27957399克。2046,是过去、现在,更是未来。”


万益蓝WonderLab品牌总监刘彦辰


回程计划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制造环保产品,更拓宽了场域连接,探索出一种可持续循环的共创模式。


从有益营养、有益用户,到有益社会、有益地球。万益蓝WonderLab一步一脚印,以具体的行动回应着大众、社会的呼唤。


发布会上,万益蓝WonderLab公关负责人宣布将环保行动升级为双碳战略行动蓝图,提出一个愿景、三个阶段目标、“BALANCE”战略规划,作为益生菌行业首个提出这一概念的企业,应当如何理解?


“为何要做双碳?现在做双碳会不会还太早?”万益蓝WonderLab公关负责人在分享时率先抛出疑问,“答案藏在消费者之中。数据显示,万益蓝WonderLab 90%的消费者关注绿色可持续,这是一大内生动力。于外,无论是外部挑战还是内部发展需求,都注定我们无法忽视‘绿色低碳发展’。”


“听劝”的人先享受世界,“听劝”的品牌起跑线抢跑。


这次,万益蓝WonderLab以“为世界增添一抹绿色低碳有益的蓝”为核心愿景,并拆解为3个阶段目标。一是“做基建”,陆续提升产品全周期的清洁能源占比等;二是“固成效”,实现部分产品碳中和;三是“谋质效”,逐步实现集团层面碳达峰。


据此,万益蓝WonderLab制定了更为具体的“BALANCE”七大战略、十大举措,作为行动指导。战略与举措涵盖上下游供应链绿色升级迭代、产品低碳设计与碳足迹认证、可回收工艺研发、绿色管理与办公等。


“BALANCE”七大战略


以供应链为例,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曾做过测算,企业供应链生态所产生的碳排放往往是其企业运营范围碳排放的5.5倍。


“在对益生菌产品的碳足迹核查中,我们对内部产品全周期主要排放数据进行核定,并制定了外部溯源评估标准。在供应商碳排放数据、产业链协作等方面深入优化,并积极对消费者、员工等传递绿色低碳理念和意识。”万益蓝WonderLab公关负责人在介绍碳足迹核查故事时分享道。


此次,万益蓝WonderLab提出的“BALANCE”战略创新点在于,它是基于万益蓝WonderLab成熟业务与消费者反馈的探索与可持续思考,首次在益生菌行业提出理论范本与号召,以全产业链协同的模式,串联起大健康行业与普罗大众,引导社会价值观念的重塑与升级,助推国家双碳战略的实现,为世界大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中国力量”。



03

价值驱动,双碳“益”在未来

即将进入2025年,“多重危机”(polycrisis)的影响愈加深刻。双碳,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命运必答题”。


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报告,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530亿吨CO2当量。《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亦显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全世界不少地区气温创百年之最。


极端气候不仅带来生产、生活上的不便,更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据测算,2023年欧洲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经济损失预计超过134亿欧元。


极端气候给人类带来诸多损失


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吕学都认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程度会加速提级,全球朝向绿色低碳零碳发展将是必然、确定、不可逆转的趋势。所有机构,包括政府、社会和企业组织,都会被带入全球低碳发展浪潮中。


“低碳零碳技术、装备和解决方案,将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内涵(尤其“一带一路”的合作),“绿色低碳”将成为中国的新‘名片’。”他说道。


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双碳”目标后,2021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两会,科技助力绿色双碳发展仍是重要议题。它们从现实的困境出发,引出时代的叩问——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注定到来。


除了国家、世界发展层面的绿色双碳价值需求的增加,近年来,大众对绿色环保的价值需求,也完成了从低层次功能型向高层次理念型转变。


对企业而言,绿色双碳行动与商业效益不应是二元对立,而是共融共生的正向循环。


“企业的绿色可持续行动是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一环。”吕学都说道,“企业依托自身的技术和行业优势,实现低碳、零碳甚至负碳发展。并进一步与社会分享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商业模式和其它解决方案以及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社会更快更好实现双碳目标,将为品牌提供巨大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无论B端还是C端,都显示出企业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强关联。”吕学都说道,“这次,万益蓝WonderLab发起行业内首个双碳战略行动、BALANCE战略,为所有企业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新样本,为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双碳行动,以实际行动‘益’未来。”


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吕学都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公司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器官”。


企业战略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战略,更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战略。企业的目的必须超越企业本身,具有更广阔的社会价值。


在价值之路上,“可持续发展”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大国竞争力中的重要一环,世界潮流舞台上不容忽视的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品牌注定会以昂扬的姿态,为世界带来“中国模式”。




数据来源:

2024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消费者协会《健康产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世界气象组织与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欧洲气候状况报告》

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杜   康

编辑 | 王   晴

统筹 | 杨园园

排版 | 拼   拼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Wang838645293

南风窗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