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某电厂大修后,稳压器顶部房间温度稳定在42℃,达到历史最佳状态,困扰电厂六年之久的痛难点问题圆满解决,得到股份公司和电厂高度认可。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顾整个过程,可以用进取、务实、负责三个词来概括。
时钟拨回到2017年,台山1号机稳压器顶部房间温度高问题在工程建设期间暴露,为设备带来加速老化的隐患,不利于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电厂先后联合各成员公司开展分析,历时6年多次整改,均未得到解决。
迎难而上,系统排查
2022年底,电厂发来紧急需求单,并列为大修重点项目,此时距离大修开始仅一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苏州院通风小组紧急响应,聚焦攻关。问题原因复杂,小组成员内心满是担忧,但是面对电厂的实际困难,必须迎难而上。
通风小组采用系统工程思维,梳理出热源、通风量、探头布置等七方面交叉影响因素,通过数据与流程图融合对比,抽丝剥茧,初步怀疑存在问题的通风列总风量偏低。但由于现场通风测点少,同时涉及新风、转送风,设备布置在控制区内,掌握的数据不足,难以证实小组的猜测。“风量难以测量,但是电流可以啊!”小组成员打开思路,创新性提出通过测量风机电流来佐证风量的方案,发现运行电流仅为80A,远小于设计值110A,测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小组的猜测,问题可能便是系统风阻太大所导致。
创新思路,抽丝剥茧
为了更进一步证实前期猜测,大修期间,通风小组联合电厂对系统风管、风阀、冷盘管开展全面排查,发现冷盘管表面有灰尘,内部有发生堵塞的可能,需要进行清洁。5吨重的冷盘管分上下两层镶嵌在墙体中,上方距离房顶只有10公分,解体清洗存在铜片损坏和人员碰伤的可能,因而只能进行在线冲洗。2023年3月,电厂利用除盐水开展冲洗,小组成员期盼着冲洗过后堵塞消除,风量恢复,那么问题便迎刃而解。
一盆冷水,陷入僵局
3月27日深夜,带着小组成员满满的期盼,经过冲洗的风机开始启动,然而,电流和风量没有任何改善,心头当即被浇了一盆冷水,项目一时陷入僵局。凌晨,小组成员相继走出控制区,夜空之下,疲倦的身体与沉重的心情相伴,大家沉默不语,“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愁绪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面对质疑,从头再来
承接就要托底,这盆冷水没有浇灭他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冷盘管翅片空间极其狭小复杂,会不会是首次冲洗只洗去了表面灰尘,内部堵塞物没有清掉呢?”通风小组进一步分析。但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便很难说服电厂。研讨会上,面对质疑,小组坚守技术良知,展现技术担当。他们紧急联系厂家,借用样机,运至现场,开展试验,当冲洗水压逐步升高至100bar时,冷盘管对侧仅有少量水流出,说明高压水流很难通过翅片流道,证实了最初的猜想:首次冲洗没有效果。但这些还远远不够,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开发工具,证据确凿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如何获得盘管内部的真实情况?” 这不得不借助精准高效的工具。受“医用内窥镜”启发,经多方调研和试验,通风小组紧急引进直径0.95mm的超细内窥镜,清晰看到了堵塞情况,彻底锁定故障点。有了“真凭实据”,小组成功说服电厂和合作单位再次开展冲洗,并一起优化了冲洗方案。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8月,现场传来喜讯:系统启动后风机电流和系统风量恢复到正常水平。11月底,机组上行后房间温度下降了14℃,达到历史最佳状态,“高温顽疾”得到彻底根治。与此同时,通风小组主动向“华龙”机组反馈同类缺陷和解决方案,实现未病先防、低成本整治,得到股份公司和电厂的高度评价。
【点评】承接就要托底,面对困难和质疑,项目组坚守底线,用昂然奋进的激情与斗志展现了技术担当。喜人的成绩让苏州院人在新的起点上更加自信和从容,更让核能运营技术平台的价值创造熠熠生辉。
供稿:彭宁
编辑:王舒
一审:周壹晗
二审:刘秋实
三审: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