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他权力到底有多大?巴东县原县委书记陈行甲,只用两句话就一针见血、细思极恐。他说:"在这个位置上,你今晚做了个梦,第二天都有人可以把梦变成现实,收钱很容易,不收钱才不容易!"
陈行甲毕业于清华大学,踏上仕途之路后,因为能力突出、有想法、敢作为,组织上非常重视,用心栽培。
2011年,陈行甲收到通知,要把他调到拥有17万贫困人口的巴东县当县委书记,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从职务上来说是升了,但工作地点却到了偏远山区,未知性更多,困难更大。
不过陈行甲从来不在乎物质上的给予,他一心只想服务好群众,克服脱贫攻坚,帮助百姓过得更好。所以接到调任通知后,他二话不说,收拾好东西就直奔巴东县。
那时候的巴东县还是国家特级贫困县,在这个3351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发生过多起令全国震惊的事件:2009年邓玉娇事件、2010年水布垭翻船、2011年冉建新暴毙…等等,可想而知陈行甲这次的挑战有多大。
刚到第一天,陈行甲就感受到了当地的"热情"!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茶叶、字画、名表等各种珍贵"礼物",陈行甲在办公室门口停住,黑着脸,让自己的联络员把东西都原封不动的退回去。
直到办公室被清理干净出来,陈行甲才如释重负的走进去。他站在办公桌前,眉头紧皱:"看来这个地方的问题比自己想象中还要严重,反腐倡廉迫在眉睫!"
要想顺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让巴东县脱掉贫困的帽子,让当地百姓过得更好,首先就要把这片土地上的"蛀虫"给消灭掉!但陈行甲还是小瞧了当地官商的腐败程度。
通过调查发现,一个小小的巴东县,竟然有500多处违章建筑,涉及金额4500余万元;一个招标价为2627.1万元的建筑工程项目,结算时却增至9090.13万元,足足翻了四番!
这其中的油水,究竟都进了谁的口袋?又有多少赔偿款是落实到百姓身上呢?想想都令人毛乎悚然!
在影视剧《七品芝麻官》中有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陈行甲彻底怒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从上到下对巴东县来了个"大扫除"!先是把206个坐吃空饷的"叫花子"全部扫出干部队伍,紧接着又将87名违法官员和不良商人全都送进监狱。
并且在大会上强调三个方面:"第一:不允许有令不行;第二:不允许有官不为;第三:不允许插手工程项目,不允许暗箱操作,一切按照国家政策来!"
5年时间里,经过陈行甲雷厉风行的整治,巴东县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全县超过65%的人群完成脱贫,经济发展迅速,百姓幸福系数大幅度上升,因此陈行甲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人民日报》是这样来评价他的: "激情如火、纯真似婴、嫉恶如仇。"
短短12个字,不仅是对陈行甲工作上的肯定,也是对他为人的赞赏。
正当组织上打算提拔他时,陈行甲却先一步递交了辞职信。因为这些年里,他见到太多太多无人救助的生病儿童,而在他的位置上,几十万老百姓要吃饭,要从大局上出发,不可能面面俱到。
但个别现象又成为他解不开的心结,于是他想着换一种身份,换一种方式去帮助这些生病儿童。
陈行甲暗下决心,儿童公益将是自己下半生活着的全部意义!
2017年,辞职后的陈行甲在深圳创立了一家慈善基金会,取名为"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全身心地投入公益事业中。
2020年,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鼓励下,陈行甲把自己这些年的从政经历都写进书里,取名为《在峡江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上文中陈行甲在巴东县的具体细节,也是详细记录在这本书里。
在书中,你会看到嫉恶如仇的陈行甲,是如何将贪官腐败送进监狱、如何和黑暗势力斗智斗勇,诠释了什么叫做人民的公仆。
著名的编辑詹国枢,在读完《在峡江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后,给出了六个字的评价:“解气!痛快!过瘾!”
这本书中没有华丽的句子,但字行间流露的人性却让人难以忘怀。正如他书中开头所说:"我在巴东的使命已经完成,今后,我将会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公益!"
值得一提的是,陈行甲承诺该书所有售卖金额自己分文不取,全部用于公益事业,用来帮助贫困地区的重病儿童,令人敬佩!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下方的书籍卡片来了解更多。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一个行侠仗义、造福百姓的英雄梦,而陈行甲,让内心的英雄梦照进了现实,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