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是一位读书宏富、贯通儒释道、修行颇深的国学大师,他对人生有着很多的精彩议论,夹杂在他对儒释道经典的解说中,每一句都体现着他的学问和修为,每一字都体现出一种通透的质地。这样一位智者的人生感言,极为难得,当今稀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一再领悟。
他曾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细细体悟这些话,正是走在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的光明大道上!因此,南师箴言不仅是我们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面这九种直接关系现实生活的智慧。
不识本心,难以开悟
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妄想,
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认为不清净、不空则不是佛法,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故于圆觉而不自在”。
对于不垢不净的圆觉自性没有认识清楚,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
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万物有理,大道至简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
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
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
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
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
佛家只说两个字——无常
佛学为什么讲无常?
因为世界上的事没有永恒的。人的欲望,永远贪求永恒。
想永远保持存在,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
所以佛告诉你,积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堕落,合会终须别离……
那是必然的道理,这是大原则。
把人做好,把事做对,就是学问
学问不是文学,
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
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
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学问到了最高的境界,
就是以最平凡、最肤浅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做自己的榜样。
用文学上的话来描写,一个人的一生呀,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这才是真正的成就主。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是一种认识。
与其求好的结果,不如求好的开始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对智慧高明的人,“因”一启动就知道结果了。
因里头就含有果,普通人要到结果出来了才知道。
所以菩萨怕因,不轻易种因。
比如两个人讲话意见不合,彼此态度开始不对,自己都不晓得自己情绪变化,不高兴就摆出脸色,这一来就有了因,人家反应的结果当然不好。
还有,跟人讲话先皱眉头,本来很好的事,人家也不愿意听了。你有时跟人开个玩笑,但后果怎样有没有想过?
言者无心,可是听者有意,别人不认为是玩笑。
心定,则万物莫不自得
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
都是求得心念宁静,所谓止住。佛法修持的方法虽多,总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
就是止与观,使一个人思想专一,止住在一点上。
《顿悟入道要门论》上说:
“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
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荣辱得失不放在心上,喜怒哀乐也不在脸上表露出来,能做到这点,凡人也能成佛。
不如人意,就是人生
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
假使讲文学与哲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
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
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体验来的。
又有两句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
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
知生灭便是觉悟
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念头、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也讲过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