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可以更精彩,孩子可以更优秀,踏上暑期研学的旅程,在广阔的天地中体验、学习、感悟,在行走中不断成长,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月1日,铜都中学“与梦同行”小队师生一行7人开启了一次前往西双版纳的研学之旅。
研学准备
为了确保此次春季研学活动能够安全、圆满进行,小队师生与学校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活动预案,专门召开安全会议,签订了安全责任协议书,并对活动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确保出行的安全。
开营仪式
全体队员背上行囊,排好队形,认真聆听带队老师的讲话,牢记旅途注意事项。
第一站:西双版纳傣族园
记录员:罗雨航
清早7点,和煦的阳光把我们叫醒。我们迅速洗漱好便下楼集合。吃过早饭后我们便向着今天的目的地“傣族园”出发。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看了许多风景,同学们分享着自己所看到的风景,途中经过了著名的“澜沧江”,也叫“湄公河”。它经过六个国家。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傣族园”。
上午10点57分我们到达傣族园,乘坐观光车,11点27分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第一个景点:边境码头。讲解员给我们讲解:这里是著名电影《湄公河行动》的拍摄地 。我们简单了解了一下,拍照留念后便继续前往下个景点。
随后,我们乘坐观光车于11点35分到达了曼听佛塔寺。我们拍照留念,进入曼听佛塔寺我们真正了解到了西双版纳佛教的神圣之处。这与我们平时见到的佛像不同,这里的佛像较瘦、整体光滑、较为可爱。
上午12点10分我们来到了孔雀园,看到了鹦鹉和孔雀,虽然没有看到孔雀开屏,但看到了鹦鹉学习讲话。
下午1点55分我们到达了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广场,在音乐的带领下,我们拿起盆,蓄势待发,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我们开始了激情的泼水节目。傣族的人们都说在泼水节这天,当别人向你身上泼水时,不能躲,因为向你泼水是表达对你真诚的祝福,会为你洗去一年的不顺和疲惫。
研学旅行不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旅行,它更是一次深刻的学习经历。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在探索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相信本次研学旅行将会给我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经历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征程。
第二站:西双版纳曼听公园
记录员:徐兴会
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来到了西双版纳的“曼听公园”。曼听公园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1985年4月才对游人开放。现在的曼听御花园,是一座兼具西双版纳傣族历史和宗教民族文化于一体的园林。
早晨8点,城市的喧嚣把我们吵醒,我们立刻洗漱完毕来到集合地点。吃完早餐后便向我们的目的地出发。坐在车窗边,沿路看风景,今天的天空万里无云,路上的行人匆匆而过。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曼听公园。
10:10分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第一站“御荷池”,绿茵茵的河面微波荡漾。轻风吹动,皱起粼粼的波纹,像珍珠玛瑙,闪闪发光。
11:20我们来到第二站“孔雀乐园”,虽然园内的孔雀种类不多,但是每一只都让我惊叹不已。它们身上的羽毛光彩照人,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更有一些的羽毛闪耀着紫色和金色的光芒。这些羽毛让人不禁想到了神话中的凤凰。孔雀园的孔雀们不仅羽毛色彩丰富,而且身材高大,昂首挺胸。它们真是自由自在地在竹林中舞动着美丽的身姿。
11:56我们来到了第三站“御象文化园”,大象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健康和长寿,象征着五谷登丰和美好,所以来西双版纳一定不要错过和大象来一场距离的互动。表演现场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大象表演,还有猜题环节,猜对大象的体重可以免费获得一篮子胡萝卜给大象喂食。
研学活动既是一场学习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课。经历是最好的成长,通过这次研学之旅,我们一定会树立人生目标,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让我们一起在这场充满着惊喜与收获的冒险之旅中勇敢探索,不断进步,向着梦想前行!
第三站:当非遗邂逅云南——傣族曼轮制陶技艺
悠悠慢轮转千年
在云南渊源流传四千余年的制陶史中,傣族的慢轮制陶工艺似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明初钱祖训所著《百夷传》称: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傣族传统制陶是中国原始制陶的代表之一,饱含着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有着精美的造型、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艺的世界,探索那些被时间雕琢的美。
朱国亮:
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是去西礼傣陶技艺馆体验傣族特有的慢轮制陶技艺。首先,制陶师傅让我们在一张大桌子周围坐下,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制陶用的慢轮,和一堆粘土。他让我们先想好自己要做的陶器,然后就开始教我们动手做。第一步,取一块粘土把它搓圆,把它放在慢轮上按平,但不能太薄。在用左手轻轻地转动慢轮的同时,右手用小刀慢慢地把粘土划出一个圆形,这一步非常地考验手法,手要稳,力度要轻,还要有耐心,要不然很容易就会失误。做出一个厚度、大小合适的底座后就可以开始第二步了,另外取一点粘土它搓成厚度合适的长条,再把它慢慢地盘旋粘在底座上,达到合适的高度后用手抹平它们之间的缝隙,杯口如果不平就用线把不平的地方割掉。第三步用海绵把杯壁和杯底多余的泥土抹掉,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花纹,晾干后把它交给师傅烧制,烧制和晾干的时间一般在两个星期左右,需要耐心等待。烧制完成后还可以在上面绘上一些好看的图案,这样,一个纯手工制作的陶器就完成了。这次制陶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从一开始的忐忑和生疏,到后面看到成品之后我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这次制陶技艺体验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西双版纳慢轮制陶技艺的魅力,也仿佛让我看到了西礼傣陶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看着我历经了三个多小时亲手制作出来的陶器,我觉得我不虚此行。
罗雨航:
今天中午吃过午饭,历经半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西双版纳景洪市西礼傣陶技艺馆。我们今天的活动任务是体验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震撼,架子上摆放着上百件陶器,每个陶器都是独一无二,纯手工制作的。接下来 ,一位专业的制陶师傅热情地来教我们。首先他拿来了一个转盘,教我们泥巴要放在中心。接着用手心用力拍打,不能使用手指,当我们一起拍打时,因为拍打的相当有节奏,大家不约而同的笑了。其次把转盘转起来,使用工具画出一个圆形,一开始大家都没有成功,经过一次次地尝试也都成功了。随后,把泥巴搓成一条一条的,叠在上面,把边都捏好,一直叠到你想要的高度。最后,把转盘转起来,用湿海绵轻轻擦拭,擦到表面光滑即可,我们问过师傅,他说可以刻字,我们便在上面刻好了想要的字,用一条线把陶器取下来,再处理一下细节便完成了。剩余烘烤便交给专业的师傅了。当我们完成后,它已不再是一块泥巴,而是一件承载着我们的汗水和灵魂的艺术品。制陶的过程仿佛是一个时间的沉淀和对思绪的雕刻的过程,每一个制作过程都让我感受到西礼傣陶的无限魅力,都让我领略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博大精深。这一天,过得很有意义。
徐兴会:
今天我们来到了“西礼傣陶”技艺馆,不仅参观到了那里的陶器,而且还动手制作了一个陶器。第一步:做底部,准备一个慢轮,用手取一块泥,用手搓一个圆,放在慢轮上用手拍几下不能拍的太扁,底部拿起来的时候容易烂,第二步:取一块泥,用手将它搓成长条,慢慢放在底座上面,再重新取一些泥把缝隙弄平,要不然会塌,随后照着这样的的步骤一直往上弄,就可以弄出你想要的模型。第三步:用一根线把不规则的地方弄平,直到弄平为止。第四步:需要的工具有水和海绵���,用海绵蘸一点水,再把水拧干,慢慢的转动慢轮,用海绵把陶器表面弄光滑,水不能太多,要不然等弄好的时候底会烂,在烤的时候会把陶烤坏。第五步:可以用笔刻一些文字留做纪念,同时也可以用一些刀具刻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这样就完成了。最后的工作就教给师傅了。这次制陶技艺体验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想要把它真正做好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的。这次体验也让我感受到了傣族人民热情、淳朴的民族风情。我们在西双版纳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手工陶器,这说明陶器已经成为傣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器物。
桂得员:
今天我们将要去西礼泰陶技艺馆,体验制陶技艺。中午,我们到达了制陶馆,师博拿来了制陶用的工具,开始教我们如何做,我决定做一个杯子,第一步先要拿一坨泥巴放到慢轮上把泥巴拍扁,然后拿小刀在上面画圆,但是这一步骤我试了很多回,都没有成功。经过不懈地努力,我终于完成了第一步,然后我又拿起一坨泥巴,把它搓成长条状,慢慢地围绕底座,然后再把长条和底座之间的缝隙封住,依次按照这个步骤操作,达到一定高度时,然后再捏自己喜欢的造型,我还做了一个杯盖,用线把杯口磨平,再用海绵把杯身抹匀,然后雕刻好看花纹和字在杯壁上,等刻完后就可以拿给师傅进行烧制和晾干。大概要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才能烧制好。通过这次体验活动,我领略到了傣族陶器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它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很荣幸可以参与到这次制陶技艺体验当中来。
李天姚:
今天我们来到了西礼傣陶技艺馆制陶此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看着师傅拿出了制陶要用的东西:慢轮、泥土等其他工具。工具齐全后他开始给我们做示范:第一步,拿一坨泥放在慢轮上,用掌心去把泥打平,师傅说不能打的太薄,要有一定的厚度。第二步画底圈,先把慢轮转起来再用小刀轻轻地把打平的泥画个圈,把多余的泥刮掉,这个过程我做了三四遍才弄好,接下来开始第三步,拿一块泥放在手心里搓成一长条,把它慢慢地放在茶杯底圈上然后和底圈衔接弄平,再搓一条放在上面衔接,在这个过程里我弄得太薄了坏了,所以我重新做了一个。最后用线把多余的泥刮掉,用海绵沾水把杯壁和底座抹光滑,再用一块泥搓成长条做杯子的把手,把它粘在茶杯左侧,微微修整就制成了一个茶杯。在制陶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节约和珍惜,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不仅是对泥土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制陶不只是完成一件物品,它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一次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验。
每一块泥土都蕴藏着无限可能,通过匠人的双手,它们逐渐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这不仅仅是塑形,更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
陶艺,非遗传承,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让它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第四站: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记录员:李天姚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景区,拥有奇异的热带雨林景观,特殊的动形地貌,神秘的云山零海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一个以"热带沟谷雨林、孔雀之乡、哈尼族爱伲文化”为主题特色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还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公园。
第一站“孔雀山庄”。我们观看了歌舞表演和孔雀放飞,上百只孔雀从山谷飞来,表演结束后游客可以喂孔雀。
第二站“爱伲山寨”,经过一个挂满许愿锁的吊桥就到了爱伲山寨,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哈尼民族的历史文化。
第三站“雨林大嗨泼”,观看到了团结舞和蹦傣迪和嗨泼在水花中感受热情的祝福。现场超多水缸储备加上水枪、水盆大作战让我们感受到了全方位的乐趣民族表演与傣迪的碰撞,“传统+流行”的玩法让我们收获独一无二的体验。
这次的活动让我们收获颇丰,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还了解到了很多植物,这次活动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校园生活,更加热爱大自然。
研学总结
在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中,“与梦同行”小队师生一行7人,我们一同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经历过的挑战与成长,都如繁星般闪耀在心灵的天空。这一路,我们收获了知识的宝藏,体会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领略了自然的奇妙,更懂得了团结与坚持的力量。
本次研学旅行虽已至终点,但它所给予师生们的智慧、勇气与情怀,将永远伴随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继续勇敢探索,不断追求卓越,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更广阔的世界、用心灵书写更绚丽的篇章。而这段研学之旅也注定成为全体师生生命中永不褪色的美好回忆。
编辑:赵丹、马云
初审:张天敏
终审:张朝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