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大兵朝我军阵地撒尿,新兵违反纪律开了一枪,谁料这一枪,竟获一等功

乐活   2025-01-12 12:00   河北  


1952年,五圣山上,一名美国大兵大白天光朝我军阵地撒尿,新兵陈凤楼违反纪律开枪,谁料想这一枪,竟获一等功。

1952年,五圣山,志愿军第15军与美军第7师对峙,双方在五圣山形成僵持。

彼时,美军装备先进,利用空中与地面火力不断轰炸,而志愿军则依靠挖掘大量地道躲避袭击。

尽管条件极为艰苦,我军战士们仍顽强地构筑起了一道“地下长城”,让美军的优势大打折扣。

但战斗不仅限于武器的较量。美军利用心理战,试图瓦解志愿军的士气。

他们派人用蹩脚的中文喊话,甚至炫耀食物与饮品的丰盛,刺激我方战士。

更有甚者,美军士兵公然进行羞辱性挑衅——他们对着志愿军阵地撒尿,大声嘲笑,肆意侮辱。

那天,陈凤楼正在值勤。他看到这些挑衅时,怒火中烧。他想:“我们忍了这么久,是为了大局,但这种无耻的行为,怎么能忍?”

陈凤楼迅速端起武器,拉动栓柄,冷静瞄准,随即扣下扳机,一声枪响,正在撒尿的美军士兵应声倒地。

突如其来的射击让敌人瞬间陷入混乱,其余士兵惊恐万分,狼狈逃窜。

这一枪不但击毙敌人,还让美军误以为志愿军准备发动全面反击。他们仓皇撤退,阵地上一片混乱。

志愿军战士趁机展开精准反击,狠狠打击了敌方士气。

事后,陈凤楼意识到自己违背了“不得随意开火”的命令,主动向连长汇报,并做好了接受惩罚的准备。

然而,他的行为很快被上报给军长秦基伟。

秦军长得知后,非但没有责罚陈凤楼,反而称赞他这一枪为志愿军打开了新的作战思路。

秦军长当即命令,第15军以此为契机开展“冷枪冷炮运动”,专门针对敌方暴露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这一战术利用志愿军隐蔽性强的优势,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对敌人哨兵、火力点等实施突袭,既有效削弱敌方力量,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我军的风险。

冷枪冷炮运动一经推广,便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短短两个月内,第15军通过这一战术消灭了数千敌人,而我方仅有少量伤亡。

美军士兵长期处于恐惧中,不敢随意露头,连日常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冷枪冷炮运动不仅帮助五圣山战场稳定了局势,还被迅速推广到其他战场。

在后来的战斗中,这一战术再次发挥威力,让敌人防不胜防,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志愿军的士气。

而陈凤楼,则因这一枪成为志愿军的英雄。他被授予一等功,他所在的阵地被敌人称为“狙击兵岭”,成为顽强斗争的象征。

冷枪冷炮运动的成功,背后反映的是志愿军智慧与毅力的结合。

面对敌人的武器优势,志愿军并没有被动挨打,而是以灵活的策略击败对手,展现了卓越的作战能力。

更重要的是,抗美援朝的胜利,表明强大的意志力可以弥补装备上的劣势。

新中国通过这场战斗,不仅维护了区域和平,更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1952年五圣山的一声枪响,虽然源于愤怒,却引发了深远的变化。它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还开创了一场战术革命。

那一枪,是智慧与勇气的结合,是逆境中的抗争。五圣山的故事,至今仍让人铭记:面对挑战,只要敢于应对,就能创造奇迹。

老照片档案室
打破历史刻板印象,铲最香的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