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古镇杨柳青,哪能错过杨柳青木版年画。杨柳青木版年画是“过年的画”,是“生活的画”,是“传承的画”,通过丰富的题材和细腻的笔法,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1月18日,记者走进西青区杨柳青镇明清街时,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灯笼,人来人往购买色彩鲜艳、喜庆有趣的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朝、盛于清朝,至今已传承400多年。清朝中期,发展成以杨柳青镇为中心及附近三十二村庄都绘制年画,形成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杨柳青木版年画具有鲜明活泼、喜气吉祥、题材感人的独特风格。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杨柳青木版年画再次焕发生机。”明清街玉成号画庄第七代传人48岁的霍树青向记者介绍道。说话间,霍树青拿起画笔、染料,坐在“画门子”前面,彩绘“粘贴”在“画门子”上的“墨印版画”,沉稳细致,一丝不苟。霍树青的彩绘技术引来游客围观。
这时,七八名游客挤满了霍树青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店铺,他们均屏住呼吸,观看霍树青的彩绘技法。期间,一名来自北京的年轻女游客率先打破沉默,向霍树青请教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程序。霍树青讲解道: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也就是说,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过程为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前期工序与其它木版年画大致相同,而杨柳青木版年画后期制作为费时较多的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这七八名游客了解杨柳青木版年画绘制详情后,纷纷购买年画,有的人为收藏、有的人于新年期间挂画祈愿好彩头、有的人把年画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我们把杨柳青木版年画销售到全国各地,在有固定客户群的基础上,采用了网络销售、门店销售、代理销售等售卖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作品,比如:《五子夺莲》《莲年有余》《仕女游春》《鲸化千年》《当阳长坂坡》《洪锦伐岐》等。”杨柳青木版年画经营者李艳成向记者介绍道。今年60岁的李艳成担任西青区杨柳青年画业协会会长,在杨柳青明清街运营一家售卖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店铺——古柳祥画庄,聘请30多名木板年画艺人绘制年画,现已经营了20多年。2024年12月20日至2025年2月25日,杨柳青木版年画进入销售旺季。李艳成备了近3000幅杨柳青木版年画作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售卖,预计销售额几百万元。
“杨柳青木版年画从发展历史和功用来说,一直与时代和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与时俱进,是人民群众的画。”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杨柳青木版年画研究室负责人胡国平向记者介绍道,杨柳青明清街有30多家售卖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门店,运营人员百余人。杨柳青木版年画民间艺人主要集中在西青区杨柳青镇、张家窝镇,共百余人。根据每幅杨柳青木版年画作品尺寸、材质、题材、手绘精细度、是否出自名家之手等,一幅杨柳青木版年画售价几十元至几万元不等,今年春节期间预计销售额达数千万元。(记者 吕献峰)
来源: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