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82,申论66,省考上岸!

教育   2025-01-22 19:06   山西  

考公之路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有人在这条路上一帆风顺,也有人历经波折。我属于后者,但我从未放弃。写下这篇文章,一方面是对自己近一年考公经历的总结,另一方面是希望我的经验(或教训)能为正在备考的你提供一些参考。

一、关于我

我是一名1988年出生的山东女生,本科法学专业毕业,已有九年工作经验,目前是一名已婚已育的职场妈妈,孩子三岁。法学背景和法律职业资格证(司考证)为我的考公之路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比如,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让我很难全身心投入备考,而法学专业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不过,这些经历让我明白,考公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心态和毅力的考验。

二、我的考公历程

考公之路始于大学毕业后,最初我也是随大流报考,两次裸考都侥幸进了面试,但最终都因为面试表现不佳而失败。2019年,我正式决定系统备考公务员,为此请了20多天假,全身心投入到山东省考的备考中。笔试成绩还算理想,但面试时表现糟糕,最终落榜。

这次失败让我意识到,考公不能靠临时抱佛脚,必须系统学习、长期积累。于是,2019年底,我向单位请了长假,正式开启系统复习模式。2020年,我加入了“赶考大军”,先后参加了江苏省某市某区事业单位考试、山东省考、天津省考、山东省某市事业单位考试、河北省考和军队文职考试,共计六场考试。这些考试的笔试我都顺利通过,但因为时间安排和精力有限,我放弃了其中三场面试,只参加了江苏事业单位、山东省考和天津省考的面试,并全部成功。其中天津省考笔试行测82,申论66


最终,我选择了天津的岗位,因为它离家更近,也更方便照顾家庭。


三、我的备考经验

(一)行测:放弃与专注

行测一直是我的强项,但备考过程中我也走过不少弯路。我完全放弃了常识部分,因为这部分内容繁杂且难以短期突破。数量关系也基本放弃,只在偶尔有时间时刷一组题,考前大概刷了1000道题。


放弃这两部分后,我将精力集中在逻辑推理、言语理解和资料分析上。知识点有限,关键在于理解透彻并多加练习。我特别喜欢记笔记,虽然当时觉得有些浪费时间,但后续复习时可以直接翻笔记,效率很高。如果时间充裕,我建议大家整理自己的笔记,甚至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可以更好地梳理知识点。

刷题方面,我每天保持刷200道题左右,进行专项训练。2020年5月中旬开始刷真题套题,每天一套,严格控制时间,直到考前。刷题时,我特别注重认真分析每一道题,而不是盲目刷题。我发现,当真正投入精力去思考时,正确率会显著提升。


我的刷题量在华图上记录为16500多道,此外还刷了粉笔的5000题(数量关系部分未全部完成)、保过班公众号【时政连连看】常识+时政1200题、历年真题53套,总计约3万道题。虽然很多人说刷题在精不在多,但我个人更依赖题量。备考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刷题,甚至在考前一个月,我仍然保持每天一套真题的节奏,这让我始终保持题感。


模考也是我备考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帮助我查缺补漏,还能提振信心。虽然模考题和真题有一定差距,但只要真题足够多,模考仍然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方式。


(二)申论:玄学与突破

申论对我来说一直是一门“玄学”。2019年,我学习了20多天的人民时评文章,成绩提升了20分。但今年,我刷了很多套真题,成绩反而下降了。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不过,我总结出一点:申论的答案就在材料里,而不是靠“空想”。早期备考时,我总试图脱离材料进行高度概括,结果方向完全错了。如果你也在备考申论,我的建议是:多读材料,多练习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而不是凭空发挥

(三)面试:克服紧张,找到自信

面试一直是我的短板,因为我特别容易紧张,甚至声音都会发抖。我看过不少大神的面试经验,但他们的方法对我并不适用。于是,我开始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2012年和2013年,我两次裸考面试,紧张到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2019年,我报了某公的面试班,了解了答题思路,加上年长几岁、阅历丰富了一些,答题总算能说出些东西,但考试时仍然紧张得思路全无。


今年,我在山东省考结束后,买了某图老师的面试课,提前开始准备。成绩出来后,我又报了某公的面试班。虽然两者的答题思路大同小异,但某图老师对真题的剖析更清楚、深刻。地面班最大的优势在于营造答题氛围,总有办法让你开口,但师资水平确实无法保证。如果你自己无法开口答题,建议还是报个班。


从某图老师的课中,我学到两点:一是牢记答题思路,即使在紧张状态下,也能按照思路一步步答题;二是背诵范答。我把某图老师课堂上的题目和课后练习题全部整理在笔记本上,疯狂背诵。这种方法让我在面试中能更自然地表达。

对比几次面试,我发现最重要的还是克服紧张,找到自信。今年的面试中,我有“取巧”之处:江苏事业单位面试成功后,我参加山东省考面试时基本不紧张了;山东省考面试成功后,天津面试时更是完全不紧张。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多参加几场考试,有选择就有底气,也能积累经验。


此外,面试答题时尽量有亮点,比如引用一组数据、时下的热点或一句名言。这些亮点可以是自己积累的,也可以是背诵的范答中的内容。面试最好提前准备,我笔试结束后就开始准备面试,但仍觉得仓促。如果你也是面试“渣渣”,建议提前准备。


四、写在最后

考公之路没有捷径,功夫必须下在平时。备考时,一定要全身心投入,不要找借口、磨洋工,否则就是在欺骗自己。想取得理想的成绩,靠的是自觉和自律。


考公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心态的考验。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一些启发,也希望你在备考路上少走弯路,早日上岸!



时政连连看
公务员、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