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三下乡” | 青春与非遗文化的美丽邂逅

文摘   2024-07-15 22:39   湖南  

青春与非遗文化的

美丽邂逅


三下乡,是一次心灵的远征

是一次与非遗文化的美丽邂逅


苗鼓,一招一式,展现苗族神韵

蜡染,一印一染,绘出“蓝色”世界

舞龙舞狮,一腾一跃,显出瑞兽的雄姿

三棒鼓,一敲一唱,蕴含力量和情感

九子鞭,一舞一拍,传递质朴喜悦


文化传承

我们用心去聆听

用爱去感受

用行动去践行

苗鼓:震撼心灵的豪迈之歌


苗鼓

清晨,第一声苗鼓訇然敲响。明亮的苗鼓教室里,时光静谧,文化传承的气息庄重而浓郁。县级非遗传承人宋老师,似知识宝库,将苗鼓的奥秘化作珍宝,传授给热情好学的志愿者。他亲身演示,身姿矫健,鼓槌挥舞,鼓点或激昂或悠扬。志愿者们目不转睛,随后紧跟效仿,紧握鼓槌,跟随节奏,让动作标准且富有韵味。









在这里,苗鼓的故事被娓娓道来。苗鼓,诞生于先辈的日常生活,是智慧与情感的结晶,经提炼美化,已然成为民族文化瑰宝。志愿者在宋老师指导下,奋力挥动鼓槌,尽情释放内心的豪迈与热情。每一次击鼓,都是对民族精神的致敬;每一个节奏,都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



蜡染:指尖上的千年风华


蜡染


走进蜡染的世界,仿佛穿越千年时光。非遗传承人吴君萍老师为课堂做了精心的准备。她介绍蜡染的历史,传授蜡染的注意事项,讲解如何使用蜡染专用的刀工笔。在她的展示中,那细腻的线条、古朴的图案,在白布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如同岁月的诗篇。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






在老师的指导下,志愿者手持铜刀,轻轻蘸取融化的蜡液,纷纷在白麻布上开始绘画,一笔一划,勾勒出自己想要的图案,每一笔都倾注着内心的敬意与期待。志愿者们专注着,技术虽略显生疏,却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在蜡染的世界里,时间仿佛静止,只有那逐渐成形的图案在讲述着传承的故事。


舞龙舞狮:祥瑞舞动的欢乐盛宴


舞龙舞狮


热闹的大会场里,舞龙舞狮的学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非遗传承人矫健的身姿,如同灵动的蛟龙、威猛的雄狮。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味。志愿者们紧跟其后,手握着龙身或狮头,努力模仿着传承人的姿态。

舞龙

舞狮

起初,志愿者们动作略显笨拙,但热情、投入、诚意丝毫不减。传承人穿梭在志愿者中间,时而托起志愿者的手臂,调整舞龙的高度;时而蹲下身子,纠正舞狮的步伐。志愿者用心领会,努力展示出龙狮的神韵。

舞狮

在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志愿者们逐渐掌握了节奏,舞龙时的蜿蜒起伏,舞狮时的跳跃翻腾,都展现出了他们的进步与执着。


三棒鼓:灵动的民间乐章


三棒鼓


在永顺县车禾村的广场,三棒鼓的节奏如岁月的心跳,每一下都敲打着志愿者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在周爷爷的家中,斑驳的墙面、简陋的陈设,三棒鼓的道具被他用布袋包裹着放在房间里。见志愿者到来调研非遗文化,他热情的将道具拿出,为我们介绍三棒鼓的来源,耐心地教授我们三棒鼓的技法。



在周爷爷与三棒鼓的世界里,我们能找到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也能感受到民间艺术生生不息的力量。

九子鞭:欢快跳跃的土家风情


九子鞭


九子鞭在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伴随着欢快的节奏,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和美好的愿景。知道志愿者要来,彭奶奶便集结了她的伙伴们在广场上等着我们,准备一起教打九子鞭。奶奶们手持九子鞭,动作娴熟,鞭声清脆。她们的眼里充满专注与热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韵律感,带着亲切的热情。

志愿者们跟在后面,努力模仿着,虽然略显笨拙,但那份认真劲儿丝毫不减。那一刻,广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不仅学会了一种传统的技艺,更感受到了奶奶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承的执着。


与非遗文化的相遇

不仅仅是一次体验

更是一份使命和责任的召唤

那豪迈的苗鼓、精美的蜡染

灵动的舞龙舞狮、热闹的三棒鼓

欢乐的九子鞭

每一项都让我们陶醉其中

每一刻都让我们深受触动


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已扛在肩上

使命已扎根心底

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

用青春激情、青春智慧、青春行动

让非遗文化在我们这一代

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END


本期编辑 / 莫淋琦 丁湘仪 贺偲

一审 / 任和

二审 / 张湘华

三审 / 张元元

崇德尚艺 传承创新 学术相长 立艺立人


音舞之声
吉大因你而精彩,音舞有我更添彩!你身边的小事,也许就是我们的大事。让我们一起走进音舞之声,诉说我们的故事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