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要“取消”?如何补偿已经买房的人?答案来了

文摘   2024-12-09 08:00   福建  

公摊面积取消在即,购房者将迎来哪些变革?

买房,对许多人而言,是一生中最大的投资之一。它不仅仅是选择一个栖身之所,更是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许。然而,长久以来,公摊面积一直是购房者心中的一根刺,让人既无奈又愤慨。最近,有关取消公摊面积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公摊面积真的要“凉凉”了吗?这一变革将给购房者带来哪些影响?

公摊面积:购房者心中的痛

想象一下,你辛苦攒钱,终于买下了一套130平米的房子,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宽敞明亮的家居生活。然而,拿到房后才发现,实际使用面积只有100平米,剩下的30平米都被公摊面积“吃掉”了。这还不是最让人难受的,更扎心的是,交物业费、暖气费时,还是得按照130平米来算。这样的经历,让许多购房者都直呼“坑人”。

公摊面积争议

公摊面积,这个看似合理的存在,却在实际操作中成了开发商的“捞钱神器”。电梯间、大堂、花坛,甚至一些模糊不清的公共区域,都被算进了购房者的账上。而且,这个“公摊面积”到底怎么算,全凭开发商一张嘴,购房者往往只能被动接受。

公摊面积的由来与现状

说到公摊面积,很多人都会将其归咎于李嘉诚,但实际上,这个制度的起源并非他。早年香港卖房都是整栋出售,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霍英东提出了公共契约,让每户承担一些公摊面积和公共区域的责任,以降低购房门槛。然而,这个初衷良好的制度,后来却逐渐演变成了开发商敛财的工具。

反观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房屋销售上都是按套内面积计算,购房者买多大就住多大,清晰明了。而在我国,公摊面积却成了“薛定谔的面积”,购房者往往对自己的房子到底有多大一头雾水。


公摊面积真的要取消了吗?

终于,公摊面积的问题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住建部近期发布的新住宅项目规范明确指出:未来商品房交易或将按套内面积计算。这一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购房者的朋友圈。广东肇庆更是率先行动,规定从2024年5月1日起,所有商品房都将按套内面积出售。长沙、深圳、珠海等地也紧随其后,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

然而,对于已经买了房的人来说,这个好消息似乎并没能带来实质性的补偿。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新政策是无法追溯的。也就是说,过去的“糊涂账”,购房者只能自认倒霉,钱是拿不回来了。


不过,取消公摊面积也并非全是坏消息。未来,物业费、暖气费等将按实际使用面积计算,这对于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虽然过去的冤枉钱拿不回来,但未来能省下一部分开支,也算是一种“迟来的正义”

取消公摊面积的影响与挑战

取消公摊面积,对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过程会一帆风顺。对于开发商而言,这一变革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过去常常通过“放大建筑面积”的方式提高售价,现在这一招行不通了,自然会感到不满。

更关键的是,公共区域的建设费用还是得有人出。取消公摊面积后,开发商可能会转而提高单价,把这部分成本分摊到房价里。这样一来,虽然购房者不再为公摊面积买单,但房价可能会因此水涨船高。

此外,对于二手房市场来说,取消公摊面积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冲击。如果房价不变的话,那些原本公摊面积较大的二手房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能会大幅下降。购房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新房或者公摊面积较小的二手房。

市场影响

购房者如何应对?

面对取消公摊面积的变革,购房者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一方面,要认识到这一变革带来的好处和机遇;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对于打算购买新房的购房者来说,需要注意新房价格可能会上涨的情况。在购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预算规划,确保自己能够承担得起未来的房价。

对于打算购买二手房的购房者来说,则需要更加慎重。在购买二手房时,要留意公摊面积的比例和实际情况。公摊比例过高的小区未来的转手难度可能会更大,因此需要谨慎入手。


结语:期待更公平的购房环境

取消公摊面积,是购房者们期待已久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能够让购房者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房子到底有多大,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争议。虽然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但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调整,我们终将迎来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购房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耐心,既要看到变革带来的好处和机遇,也要警惕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购房梦想。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看更多好文▼ 


▼  生活小助手,便民小工具▼ 



设计圈Designcircle
关注设计圈,每日推送全行业设计干货、精美图例、分享设计师的搞笑日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