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摘登

百科   2025-01-10 16:03   河北  





















































































































































































































👉近期13起典型事故及2025年春节前安全检查与假日安全培训
[提醒]本文代码:ABC安全A20250107

1月7日至8日,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浙江、重庆、吉林、新疆等省(区、市)应急管理厅(局)和国家矿山安监局陕西局、甘肃省地震局、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作了交流发言。


理念先行 固本强基 创新创效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1月7日至8日,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浙江、重庆、吉林、新疆等省(区、市)应急管理厅(局)和国家矿山安监局陕西局、甘肃省地震局、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作了交流发言。


理念先行 固本强基 创新创效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2024年,浙江省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部党委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为主线,紧盯“遏重大、降较大、提本质”,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持续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均超过15%,发生较大事故6起、同比减少7起,为历年最少,火灾死亡人数降幅超50%以上,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发展理念先行。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首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反复强调“隐患不排查、问题不整改就是事故”“排查不出来是失职,排查出来不整改就是渎职”,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坚定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一是最高规格强部署。省委创新设立安全生产领域最高奖项“安全发展鼎”,最高规格召开全省安全发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长和省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大会授奖,引导各级党委政府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持续释放安全发展责重如山的强烈信号。二是最细举措厘边界。全面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调整优化安委会和8个专业委员会组织架构,重新明确各专委会和43家单位安全监管职责。会同省委编办建立部门“三定”方案调整联动反馈机制,推动省级14个行业主管部门明确安全生产相关职责。坚持“宁可抓重、不可抓漏”,明确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校外培训机构等8个新业态新领域行业部门监管职责,厘清民用机场消防安全等职责交叉领域监管分工,切实消除监管盲区。三是最严要求抓问责。刚性落实《浙江省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认定规定》,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倒查规定》,细化梳理责任倒查27类具体情形,去年共追责问责144人,持续拧紧“隐患前追+事故后追”责任闭环链条。

二、持续强化治本攻坚,推动隐患动态清零。对标对表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八大行动”,细化制定工作方案,压茬推进落实。一是联合开展督查通报。全面打通“大办公厅+大安委办”工作专班,统一话语体系、统一规则体系、统一工作体系、统一责任体系,省市县一体推进大排查大整治;健全“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机制,会同省委省政府督查办联合下发52期提示单,开展9轮次全覆盖暗访检查,发现和交办2.5万个问题隐患,督促属地和部门逐项落实闭环整改。二是动态消除重大隐患。完善全覆盖检查标准体系,开发重大事故隐患视频案例库,开展标准宣贯培训2.2万余次、覆盖136万人次,切实提升发现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动态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3.3万个。三是强化综合考核评价。省委省政府将安全生产纳入综合考核范围,每季度召开“创新改革开放”例会晾晒指标,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参照中央环保督察做法,省委巡视首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有力推动属地和行业部门履职尽责。

三、坚持眼睛向下再向下,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精神,持续深化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有效破解力量薄弱、能力不足等难题。一是融合建设站队。坚持“应消一体、站队一体、防消一体”,率先发布首个省级标准《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与运行规范》,全省1364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建成应急消防管理站、配备工作人员1.38万人,新建或提质617支专职消防队、配强专职消防员0.84万人,辅助人员工作证、在编人员执法证、消防员证持证比率分别达100%、93%和82%。二是突出实战实效。切实发挥应急消防管理站“小安委办”“小防减救灾办”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协同参与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强化数字赋能,开发“基层应急消防”应用,深度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整体嵌入“平安法治”模块,累计排查整改隐患521万个。发挥基层站队打早打小作用,参与各类火灾事故初期处置,推动火灾事故亡人数大幅下降,真正实现“体系上去、事故下来”。三是推广逃生自救。全省联动推进“开工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等应知应会安全教育活动,覆盖企业员工、教职工和学生6800余万人次,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的浓厚氛围。

四、深化推进改革创新,增值服务企业群众。深化安全生产领域“一件事”系列改革,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安全感。一是聚焦政策赋能。抢抓“两新”政策实施契机,大力推进化工老旧装置更新改造,通过国债支持18个用能类和石化化工技改类项目,总投资26.85亿元、争取补助3.3亿元;争取国债支持投入资金约13亿元,更新老旧电梯8894台,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二是聚焦监管提效。推进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一件事”改革,实现准入、验收、管控“全链条管理”,组织13个国内首次工艺安全论证,评估项目185个、不予立项26个,有效防范源头风险。统筹推进印染食品、船舶修造、房屋市政工程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化有限空间“一件事”改革,有效遏制事故发生。三是聚焦服务提质。持续深化电气焊“加芯赋码”改革,推动企业用工需求和电焊工精准匹配。扎实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共建成集中充停场所38万余处和充电端口508万余个,全省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同比下降30%。


统防救强“管” 数字化促“智”

创新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重庆集大城市、大山区、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各类事故灾害多发、频发、易发。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王祥喜部长去年汛期对我市工作提出的要求和调研重庆时的工作部署,立足“全灾种、大安全”改革方向,促进应急管理“统、防、救”能力全面提升。去年,我市成功应对2008年以来最强特大暴雨、历史最长持续42天连晴特重高温过程,全市紧急避险转移人口同比上升53%,因灾亡人同比下降44%,未发生群死群伤事件;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连续49个月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一、以“统”强管,守正创新构建多跨协同责任体系。机构改革以来,我市着力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管理”职责定位,系统性构建防减救灾目标、工作、政策和评价“四大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成果。一是党政各级主动担当强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高位推动,关键时刻坐镇指挥、全程调度。市级部门主动担当,防治部门力抓人防、物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应急管理部门统防统救力抓应急指挥救援体系建设。区县基层全力应对,排查风险、避险转移、救早打小,分层包保直抵末梢,呈现出全域主动履职良好氛围。二是“一委四指”统分结合保运转。平时“一委”强统筹,急时“四指”抓应对,应急管理主“统、救”,气象水文主“测”,水利、规资、林业、住建等主“防”,创新迭代“统防救”全链条16类、45项工作机制,确保多跨协同、高效运转。三是评估考核补短强弱促提升。探索出台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防汛抗旱调查评估暂行办法,针对“7·8”特大暴雨灾害开展全链条深度复盘,并组织区县、部门对6起地质灾害、2起较大森林火灾、1起水库漫坝险情开展复盘评估,促改推优、总结固制。持续健全安全风险有奖举报制度,兑现奖励207.6万元。创新建立“揭榜破题”机制,鼓励区县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先行先试,发布榜单9项,揭榜区县、单位276个次,形成思路措施52条,有效推动重点难点问题攻坚突破。
二、以“防”增效,固本强基抓实减灾止损关键措施。坚持以防为主、阵地前移,依托“一委四指”平台,抓实“基建—风控—预警—转移”关键环节,强化临灾、灾中指挥调度,着力减灾止损。一是项目化推进固本强基。持续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整合288.5亿元资金,统筹实施防减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编制《重庆市应急能力提升重大项目储备清单(2023—2027年)》,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二是体系化落实管控风险。充分利用风险普查成果,拓展构建41类、3.8万个风险隐患点位数据库,清单化落实部门闭环管控责任。明确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洪涝风险点管控责任人,系统构建地质灾害500余名工程师、1.5万名网格员、9千余名地防员“点线面”一体化风险管控责任体系,加快构建“空天地立体化+人防物防技防平面化”复合型森林防灭火网。三是递进式强化会商预警。严格阶段会商制度和临灾调度规程,创新分段分级分层分类递进式预警响应机制,迭代“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智能预警系统,全年发布响应指令35.4万条、覆盖责任人2025.9万人次,落实“有叫必应、有令必行”。四是全覆盖抓实避险转移。新增2.53万个农村山区临时避难场所,实现“村村全覆盖、数据全上图”。建立“政府主导、基层组织、群众参与”避险转移工作体系,领导干部“分片包干”,基层组织“十户联防”,群测群防“有奖举报”。成功预警和处置地质灾害37起,有效避免869人因灾伤亡,奖励18人、7个单位,17起成功避险案例获部通报表扬。五是系统化提升调度效率。防汛关键期实行应急响应“降标提级”,培训应急“指挥官”,提升指挥调度效能。创新灾害应对统计制度,规范化、系统化加强应对过程的统筹督导。
三、以“救”兜底,数字赋能提升综合高效实战实力。建强应急体系,加快数字赋能,迭代闭环“智”理,提升综合实力。一是梯次构建“一专多能”力量体系。市政府印发《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持续构建“1+13+42+N”(1支市专业救援总队、13支行业救援队伍、42支区县队伍、N支社会应急力量)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国家机动队首年投入实战战绩突出,新建通信保障队伍提升“三断”情况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争取各级资金近20亿元,增加基层装备2.7万台(套),6架救援直升机分片区常态驻防,在巫山常设三峡危岩地灾应急救援一线指挥部,实现全市域内“航空1小时—地面30分钟—群防员10分钟”快速到达能力。二是着力健全“大综合”预案体系。率先出台《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制定《重庆市突发灾害事故应急抢险救援费用市级补偿支出标准》。承办全国专业救援队伍“一专多能”现场会,协同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建立联动机制。三是持续完善“大救灾”协同机制。完成市—区县—镇街三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落实趋势预判、资金预拨、物资预置、力量前置。构建多元联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改革“应急+粮储”储备调拨机制,携手红十字会强化政社协同保障。制定《重庆市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协同各部门共担“大救灾”责任。四是加快形成“大应急”智管能力。加快推进“数字应急”建设,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贯穿于“纵横、防救、平急”各个维度和环节,着力实现市域安全“可感、可视、可统、可防、可救”,促进应急管理模式由传统治理向现代“智”理转变。“自然灾害防减救”综合应用于汛期上线试用并取得初步成效。


聚焦“五有目标” 建强“四大体系”

全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 吉林省应急管理厅
吉林是国家重点林业大省,森林覆盖率45%,春秋两季高火险天数多。境内有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和绥芬河五大水系,汛期防洪压力大。处在多条断裂带上,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域内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5389处。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是基本省情。为有效应对各类灾害,吉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聚焦有机构、有机制、有队伍、有保障、有能力“五有目标”,建强组织管理、风险防控、指挥救援、支撑保障“四大体系”,扎实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一、坚持全盘发力、终端见效,建强组织管理体系。省委、省政府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在2020年就出台《关于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整合各方资源力量,采取独立或者加挂的方式组建乡镇(街道)应急办,明确3—5名应急人员配备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43个省级试点单位,配套制定方案模板,明确“干什么、怎么干”。2024年又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推动970个乡镇(街道)全部独立设置应急办,配备人员3767人,其中专职人员2474人,占65.7%,行政编制1219人。落实防汛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五包”机制,明确森林草原防火包人、包地块、包山头“三包”责任,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担。以“网格覆盖、建强纽结”为支撑,点线面结合,设立应急网格54063个,配备网格员82150人,有效解决了“胳膊长、腿短”的问题。建立乡镇(街道)、应急办、村(社区)、网格四张“责任清单”,照单履职、照单管理、照单追责。
二、坚持源头治理、群策群力,建强风险防控体系。树牢“防胜于救”理念,将防汛抗旱应急监测和决策支持系统连通到乡,让基层提早知道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大雨,打出“提前量”、留足“准备期”。建立省市县乡村“五位一体”防汛隐患排查机制,联动开展汛前集中查、汛中动态查、汛后复盘查。出台巡堤查险奖励补贴办法,参与巡堤查险的村民每天补贴100元,发现重大隐患最高奖励3000元,用好人民战争“法宝”。在全国率先开展森林火险自动监测站布设和试点工作,精准预警预判,为基层提供科学数据。制定森林防火隐患排查等7项机制,采取“四不两直”“夜查+回马枪”等方式开展暗查暗访,查漏点、解难点、通堵点。充分发挥1.5万名森林防火巡护员、检查员和瞭望员“三员”作用,扣紧“防、备、救”工作链条。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分行业、分岗位开展“同上一堂科普大课”系列直播活动7场,累计观看4500余万人次。
三、坚持上下贯通、一体应对,建强指挥救援体系。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用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省政府组建覆盖到县的应急指挥体系,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阶段措施,组织市县两级编制“一页纸”应急响应流程图1466张,实现应急响应流程简明化。组织1742个山洪灾害村开展转移避险演练,让群众知道何时转、谁来转、往哪转。组织重点林区周边村屯开展火灾扑救演练,防止“小火变大火、小灾成大灾”。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事故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探索开展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联勤联战联训,已与省交通厅建立了应急救援车辆免费通行政策。组建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1197支,村(社区)应急救援分队11026支,并配备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抗洪抢险等装备,不断提高基层应急救援能力。
四、坚持服务实战、科技赋能,建强支撑保障体系。注重向信息化、大数据要战斗力,积极推进370MHz窄带通信网固定站、移动站建设,为重点山洪村及相关市县乡配备1637部卫星通信设备,在长春、吉林两市组建无线超短波通信自组网,有效破解“三断”极端条件下“信息孤岛”问题。建成“一键直达”系统,通过与吉安码、吉汛通等平台嵌入融合,实现部署要求、预警预报、叫应跟踪等信息一键传达到乡村两级。在吉林、通化、白山、延边等市(州)自然灾害高发村建设432套应急叫应终端,全面构建平战结合的应急通信网络。指导建立乡镇(街道)应急物资储备中心925个,村(社区)储备库(站)9925个,科学优化储备品种、规模、结构,补齐补足关键品类物资短板。制定市级600万元,一类县300万元、二类县200万元、三类县100万元的防汛物资储备标准,按照适地适灾原则采购并前置到乡村等防御一线。
在应急管理部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省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加强,2024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0.5%和32.8%,实现了防汛“群众无伤亡、堤防无决口、水库无垮坝、通讯无中断”的目标,连续4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坚持系统思维 筑牢安全根基

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但同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2024年,全区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围绕“高效统筹、防范在先、科学救援、夯实基础”,切实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5年来,全区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58.4%、56.4%和49.9%,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提供了坚实安全保障。

一、坚持高位推动,凝聚“统”的共识。一是强化统一领导的组织保障。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马兴瑞书记多次专题召开党委常委会,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谋划顶层设计、全面系统部署。艾尔肯·吐尼亚孜主席指导建立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纳入自治区十件民生实事,亲自抓、亲自督。两位党政主要领导以上率下、示范带动,玉苏甫江·麦麦提常委、副主席亲自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二是完善统分结合的责任体系。整合设立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出台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规则、自然灾害防治责任规定,围绕自然灾害预防、救援、恢复全过程,明确57家部门单位137项职责,有效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专业优势,实现统的主动、分的恰当,统出权威、分出高效。三是搭建统一高效的指挥枢纽。立足全域风险前端感知、智能分析研判、及时预警响应、科学指挥救援的功能需求,投入资金2.18亿元,加快推进应急指挥部建设,采用“一级建设、多级使用”模式,打破信息孤岛、整合数据资源,积极构建上下贯通、一体应对的大安全、大应急指挥中枢。自治区应急指挥部力争今年底投入运行,2027年底初步建成区—地—县三级应急指挥部体系。

二、坚持关口前移,织密“防”的网络。一是精准化风险普查摸清灾害底数。投入2.7亿元高标准完成风险普查任务,围绕灾害种类频次、区域人口密度、承灾体敏感性、救援资源配置等方面,汇聚1156万条空间位置和灾害属性信息,率先建成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评估39个高风险、66个高隐患区域,逐个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引导人口、设施、产业向更安全区域集中。二是精细化工程治理防御大震巨灾。新疆乌什县“1·23”7.1级地震,震级大、伤亡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区自2004年起持续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累计建成农村安居房500多万套,基本实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经受此次强震考验,灾区抗震安居房无一倒塌,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也启示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以防为主,才能增加我们对抗突发重大灾害的底气,更加有力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三是精确化预警响应防范灾害威胁。部署开展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三年行动,加快补齐监测覆盖不全、数据共享不畅、技术水平不高、信息发布不准、基层基础薄弱等五个方面的短板弱项。去年9月,首次搭建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平台,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发布橙色以上预警提示信息182万条,成功率达90%以上。9月11日,在应对和田地区民丰县因极端强降雨导致溃坝时,及时预警提示、落实响应措施,迅速组织危险区域2269名群众全员紧急转移,成功实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

三、坚持实战锤炼,提升“救”的能力。一是早准备。建立航空应急联动机制,重大以上事故灾害发生后,确保2.5小时内快速投送队伍、装备。建成南北疆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切实发挥就近调配、快速出动、高效救援功能。在基础薄弱的11个地州28个县市前置32.5万件区级物资,布局设立1291个乡、村物资储备点,为抢大险、救大灾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勤演练。指导各地各领域模拟最复杂情况和最不利险情,突出“三断”条件下应急救援的重点难点,组织开展各类实战演练15万余次,提高了基层先期应急处置的能力水平。在部里指导下,圆满完成“应急天山·2024”抗震救灾实战化综合演练,检验了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运行效能,磨砺了各类应急力量综合救援实战能力。三是快救援。去年年初,新疆阿勒泰地区暴雪导致多名群众被困,自治区立即部署、展开救援,30小时内清除80公里山区路段积雪,全力打通生命通道。协调新疆军区出动两架运输直升机前往灾区,运送生活急需用品、转运被困群众,以实战检验了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上下联动的工作成效。

四、坚持固本强基,筑牢“实”的底板。一是建强基层应急队伍。制定印发《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力量建设工作方案》,为基层增配编制87个,地、县两级领导班子新增专业干部64人,利用3年时间公开招录专业毕业生500名。依托高校专业资源优势,推进实施实战大练兵,全覆盖、多轮次培训干部7.1万余人次。通过增编扩员、专业赋能两条路径,有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水平。二是加快国债项目建设。抢抓国家支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的窗口机遇,用好用足国债项目资金9.81亿元,在多灾易灾的12个地(州、市)配备中型无人机和救援平台,为700支应急救援队伍配备装备设施2.9万余台。去年12月底中央资金已全部支付完毕。三是深化专家帮扶指导。结合区域发展趋势、灾害形势、问题短板,邀请气象、地震、洪涝等领域国家级专家,对灾害风险突出、问题隐患集中的重点地州开展帮扶指导,“一地一策”提出整改提升意见建议,帮助排查治理风险隐患、帮带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帮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坚决落实“八条硬措施” 全力防范重特大事故

为地方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 国家矿山安监局陕西局
陕西省矿山企业数量多、灾害重、安全生产压力较大。2024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监局各项工作部署,以矿山安全“八条硬措施”硬落实为主线,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年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遇难人数分别同比下降55.6%和74.2%,实现历史性最好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履行国家监察责任。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逐条逐项制定146条贯彻落实措施并强力推进。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意见258项,坚决推动落实到基层一线、岗位末梢。二是持续提升监察质效,创新开展矿山安全巡察,制发矿山安全生产巡察办法,对延安、渭南等5个重点产煤市提出巡察建议清单,有效促进了地方政府领导包保、属地监管责任的落实。创新开展矿井“生产班”常态化暗查暗访和突击检查,重点检查C类高风险煤矿及不放心非煤矿山,全面加强现场管理、施工管控责任落实。创新成立专门执法处室开展举报核查、远程巡查,在陕西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常态化开展远程监察113矿次,查处重大隐患30条,发送警示提醒函3105份。三是提升监察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全年督查检查市、县级人民政府174次,查出问题1341条,提出建议723条;监察煤矿企业1282矿次,查处隐患22858条(其中重大隐患252条);抽查非煤矿山303矿次,发现重大隐患297条。责令停止使用不安全设备设施等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二、坚持关口前移,推动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一是强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开展隐蔽致灾因素专项监察438矿次,完成灾害严重矿井现场督导核查81处,审查普查报告324处,推倒重来50处。对14处新鉴定为高瓦斯、冲击地压矿井“戴帽”管理,对52处采掘接续紧张矿井采取限产措施。二是督促矿山企业及上级公司常态化开展隐患自查自改,全省矿山共自查发现隐患27560条,已整改26143条,对落实差的通报、约谈,倒逼企业实现自查自改“严于、高于、强于”监管监察部门。三是充分发挥陕西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作用,实现24小时专人值机研判、应急处置,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年累计有效处置报警20余万次,化解重大险情21次,紧急撤离3927人。
三、保持高压态势,重拳出击“打非治违”。一是严厉打击北关、兴隆等煤矿隐瞒采掘工作面行为,综合采取警示约谈、责令停产整改等方式,倒逼煤矿主体责任落实;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造假等重大违法行为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组织14支暗查暗访小分队开展突击检查,对不放心矿井暗查暗访96矿次;比照事故调查处置甲烷高值超限等突发事件14起。二是构建部门联合打击瞒报事故全链条工作机制,完成6起瞒报事故的批复结案,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5人,将17家单位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接办举报197件,兑现奖励520万元,全力打好安全生产举报、行刑衔接、联合惩戒组合拳,构建“不敢瞒、瞒不住”的长效机制。
四、强化查企督政,当好矿山安全“吹哨人”。一是每月向省政府“点名道姓”专报联系包保、监管执法等情况,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肯定。每周将问题隐患函告地方政府及上级公司督促履职尽责。二是对107个涉矿市、县(区)开展督政,强力推进“三个一批”(淘汰退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实施,引导推动4处煤矿、19座非煤地下矿山、33座非煤露天矿山关闭退出。三是推动解决驻矿监督员配备不足等问题,督促新增煤矿安全监管人员259名,配齐驻矿监督员1042名。
五、强化安全基础,大力提升矿山安全保障水平。一是推动全省矿山企业2万余路工业视频接入我局综合信息系统,基本实现“无视频监控不作业”。二是督促全省建成智能化矿井108处、采掘工作面166个,标准化煤矿251处。引导煤矿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采取超前治理等手段减弱灾害影响,全面提升矿山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制定煤矿31项基础性工作并督促落实,基本淘汰斜井卡轨人车、“单绳缠绕式”提升罐笼等设备设施,全力推进定向长钻孔水力压裂、万兆工业环网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应用。
六、开展帮扶指导,坚持监察执法与指导服务相结合。一是制定在监察执法中不予、减轻、从轻处罚的执行说明,灵活把握执法尺度,全年监察发现隐患中有7410条及时整改未予处罚,坚持过罚相当、以理服人、热情服务。二是改进监察执法方式,严格落实“监察一矿去一次、一次管一年”原则性要求,远程开展文书制作等工作,严控在企时限和陪检人数。建立“一体化”联动机制,会同上级及监管部门开展269矿次联合执法,切实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帮扶力度,全年对灾害严重煤矿开展44矿次帮扶式“回头看”专项监察,指导企业整改隐患2308条,推动6处煤矿建成地面瓦斯抽放系统、1处煤矿厚煤层开采留设小煤柱支护工艺改革取得成功;聘请国家级专家7人对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开展专家会诊,整改消除重大隐患16条,提出建议125条;对全省尾矿库开展帮扶监察123座次,指导大潘头沟等尾矿库发现重大隐患118条,提出建议436条。上述监察发现隐患均只帮扶指导、不予处罚。


发挥专业优势 服务抗震救灾

凝心聚力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守夜人”

■ 甘肃省地震局
甘肃省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受灾群众安危冷暖,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张国清副总理亲赴灾区检查指导,王祥喜部长深入一线指导工作,王昆局长带领工作组驻守现场,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甘肃省地震局举全局之力投入应对处置,夜以继日履行职责使命,充分发挥专业“尖刀”、部门“感知”和基层“前哨”作用,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有效的专业技术服务。
一、锚定参谋助手定位,我们即召即战、奋勇前行。一是迅即发挥部门“感知”和基层“前哨”作用获取灾情。震后30分钟应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产出地震烈度快速评估图及灾情评估报告,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启动Ⅱ级响应的辅助决策建议,为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抢修抢通划定“重点区域”。立即启动基层灾情速报网,分片包区了解核对人员伤亡情况并及时上报动态灾情数据,为启动和提升国家层面应急响应等级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及时确定灾区范围和地震烈度。组织地震系统160余名技术人员在现场连续奋战,深入震区5个市州、13个县区、99个乡镇的668个调查点开展烈度调查,按照规范要求在震后第三天完成地震烈度图编制,并及时向社会发布,为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准确把握震后趋势。迅速开展应急流动地震观测,加派人员、加密设备,使震区地震监测能力由1.5级提升到0.5级。强化监测台网运行保障,密切监视后续震情发展和余震活动。持续加密会商研判,准确把握震后趋势,研判结果有效服务了抢险救灾和过渡性安置。四是有效开展舆情监测与科普宣传。协同主流媒体持续发布权威消息,借助网络平台发布重要消息,累计受众近5000万人次,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监测引导舆情。组织大批专家深入灾区安置点开展多轮次科普宣传,发放科普资料2万多份,并增设地震预警终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极大消除了群众恐慌心理,助力稳定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二、发挥行业科技优势,我们驰而不息、笃定前行。一是精心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及时组织开展地震科学考察,精准确定灾区恢复重建地震动参数和发震断层具体位置,联合省级住建、自然资源部门印发文件,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合理避让活动断层并强化全过程监管,切实提高重建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二是定向增强灾区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推动积石山县区域地震活动构造环境探查和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项目纳入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并督导在年内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在积石山县域加密安装地震预警报警终端,拓宽预警信息服务覆盖面;精细化查明积石山县区域地震构造情况,增建地球物理和测震站点,地震监测能力显著提升。三是把地震安全技术服务融入重建全过程。驻点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活动断层避让选址、农居抗震技术服务、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等地震安全保障服务,通过“理论讲解+技能实操”的方式,为200余名当地乡村建筑工匠开展农居抗震实用技术培训,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防灾在前、安全前置。四是推动加强全省农居抗震安全建设。针对积石山6.2级地震暴露出的问题,结合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推动在省级层面印发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住房抗震安全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全面巩固甘肃省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目标,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
三、扛起应急工作责任,我们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一是主动作为,加强协同应对。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甘肃省委省政府凝聚防震减灾工作合力,高位推动甘肃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2024年,中国地震局领导班子多次赴甘肃调研指导防震减灾工作,省委省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批示45次。甘肃省地震局常态化向省委省政府报告重要震情趋势、重点危险区情况,加强与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交流协作、情况通报,压实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责任,确保防震减灾工作部署落地见效。二是强化防范,做好应急准备。始终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日不防”理念,狠抓各级防震减灾工作责任落实,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和应对流程,组织参与“应急使命·2022”“陇原砺剑·2023”等各类抗震救灾应急演习,组建覆盖至村级的灾情速报网,完善西北区域、行业协作联动机制,打造全省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一盘棋”,确保震时应急处置高效有序。三是加强监测,推广预警服务。突出抓大震、抓异常、抓短临,全力推进增发国债巨灾防范工程实施,建立地震预报业务创新工作机制,深化专群结合、群测群防新模式,坚持高频次、滚动式震情会商,全面打通“最后一公里”地震预警服务,确保监测预警技术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四是夯实基础,抓实震灾风险防范。狠抓重点地区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为市县党委政府提供针对性防范建议,开展大震震源探查,加快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运用,依职责做好甘肃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民生工程地震灾害避险范围确认,强化新搬迁住房抗震设防要求全过程监管,确保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工作扎实牢靠。


守正创新 系统治理

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消防安全韧性

■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
202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上海时提出“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去年以来,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按照部党委、局党委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消防安全责任落实、风险防控、应急准备、科技赋能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持续提升城市消防安全韧性,全力应对灾害事故“任性”,实现火灾“四项指数”同比下降,亡人数下降3成,高效处置8.76万起警情事故,以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实际行动,践行“两个至上”、做到“两个维护”。
一、坚持责任驱动,汇聚消防治理协同力。在市应急局紧密协同支持下,依托安委会、消专委平台,推动各方履职尽责。一是党政统揽顶层设计。提请将消防安全常态纳入市委、市政府季度点评、政务督查内容,为全市党政领导安排“防范化解超大城市消防安全风险”专题授课。提请市政府修订《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出台《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暂行办法》,编制《农村自建房消防管理要求》等12部地方标准。二是跨前促成部门联动。指导加强条线风险研判、开展专项督导整治、组织行业系统培训,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00家养老机构消防标准化管理全部达标。主动参与餐饮、商超等22个业态“一业一证”改革试点,以消防便民利企举措服务营商环境优化。三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消防事项纳入市委“多格合一”、街镇行政事项清单、居村“社区云”平台,牵头化解住宅小区“堵塞疏散通道”高频事项,联合市委党建办组织4万名基层骨干开展消防专题培训。
二、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突出风险防范力。开展消防风险专项调研,全面辨识评估城市火灾风险的关键要素、强度分布和演化态势,针对性落实传统和新兴领域防范措施。一是持续“抓大”。针对“高低大化”等高危敏感场所,推动落实消防标准化管理和常态化评价机制,及时排查消除重大火灾隐患。二是着力“控小”。针对老旧小区、农村自建房、九小场所,强力推进“拆窗破网”和违规住人、搭建、用火、施工等“四违问题”整治,加大对老年人、外来务工等特定群体宣传提示,全市居民住宅、九小场所火灾同比下降12.7%,亡人数同比下降36.5%。三是全链“治难”。针对电动自行车、厂房仓库等“老大难”问题,协同抓好“一件事、全链条”综合治理。2024年,电动自行车火灾下降近5成,亡人数下降71.5%。四是靠前“防新”。针对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风险,先行联合头部企业、行业协会,开展火灾防控技术策略研究,健全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努力将问题治理在前端、风险化解在萌芽。
三、坚持提质增效,强化事故灾害抵御力。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一切向实战打赢聚焦用力。一是抓执勤训练改革。大力推行机关基层一体化训练、清单化达标式积分制训练、特勤轮值轮训,组织两级全勤指挥部和全市攻坚力量开展基地化轮训,常态开展真烟真火、实景实训,突出抓好血性胆气培育和作战行动安全。组建高层、地下、大型综合体、石化、新能源汽车、沉井式机械车库等6个灭火救援课题攻关组,探索构建专业化、研究型战训新模式。二是抓力量体系升级。依托政府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年内新建4个标准站、10个小型站和15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全市纳入指挥调度体系站点达619个,抓紧抓实防消联勤,一体推进灭火救援、防火巡查、消防宣传、为民服务“四队合一”建设,有效缓解28个高警情站点压力(年均接警800起以上),加快形成“城区5分钟、郊区10分钟”灭火救援响应圈。相较2023年,国家队平均到场时间缩减1分6秒;火警平均控制和到场疏散人员时间缩减1分23秒;专职队、微站先期处置率达46.74%。三是抓指挥效能提升。制定《总(支)队机关坐班值守管理规定》,明确作战指挥长、调度指挥长、调度指挥员、防火值班员“四人小组”全天候坐班跟警,安排全市109名指挥骨干按居住地划片备勤响应。按照“预知、预调、预动”要求,第一时间调派特勤攻坚和战勤保障力量以及大跨距、远程供液等特种装备到场攻坚克难。
四、坚持科技赋能,催生消防新质战斗力。发挥上海科技、人才、场景等创新资源优势,深化与上海消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强化人才联教联训、课题联合攻关,加大前沿技术应用。一是立足于防,在全市3万平米以上商业综合体、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部署消防物联网建设,分类分级拓展联网范围,辅助提升重点单位远程监测和自主防范水平。依托“随申办政务云”系统,在全市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推广应用“消防排查信息平台”,并接入防消联勤系统,构建“建筑+单位”基础信息库,健全“发现+处置”闭环督改机制,实现“日常+专项”可持续治理。目前,“排查平台”已上账“三类场所”和厂房仓库建筑信息19.55万条,录入排查信息25.72万条,完成闭环整改13.26万条。二是立足于救,研发“透明战场”消防救援指挥平台,接入防汛防台、危化品运输等10余个平台近18亿条数据,开展高风险场所基础数据普查上图,实现到场力量、水源、社区人口等作战要素“一张图”展示。在全市布点无人机174架、机巢17个,实现“接警同步起飞、自动巡航到场、画面提前回传”,并在实战中发挥射点指引、态势感知和辅助指挥作用。将消防信号覆盖纳入高层、地下等新建工程通信技术标准,试点“消火栓随申码”数字场景应用,实现建、管、用闭环管理。三是立足于管,搭建火焰蓝党建云平台,打造一键式“温暖红门”服务程序,布设“绿色上网”营区智能Wi-Fi,升级用好队伍“一网统管”信息系统,年均预警处置潜在风险近2000个,助力拓展队伍管理教育成效。


贯彻训词精神 提高专业能力

全面做好打大仗硬仗的各项准备

■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云南接三国邻四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指引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作为西南方向机动救援攻坚力量,坚决贯彻部党委、局党委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一步一动抓落实,有力完成玉溪江川、昆明安宁和增援重庆北碚、四川雅江森林火灾扑救,以及大理漾濞地震救援、哀牢山失联人员搜救、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等重大任务,有效检验了转制以来队伍全面建设成果。目前,总队代管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并负责筹建广西、贵州机动队伍,加之国债项目装备陆续到位,总队正处于“兵多装强”的最好发展机遇期。如何紧跟上级思路和步伐,聚焦“国家队、专业队、突击队、战斗队”职能定位,全面做好打大仗硬仗的各项准备,一直是我们思考研究的大事要事。
一、思想上努力做到“头脑清醒、研判精准”。建队为什么,强队干什么,答案在常学常新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中,也在队伍履行使命的生动实践中。转制六年多,总队成功遂行339起救援任务,不少是大仗硬仗甚至险仗恶仗,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过去不代表将来,打赢并不是完胜。特别是对标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对照部、局党委首长期待要求,对比兄弟单位发展进步,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在防抗救相结合上还缺整体谋划,在政治、救援、安全、社会效果相统一上还缺系统研究,在战备意识、作战能力、战斗精神相促进上还缺配套招法。这些既是薄弱点,也是发力点。我们将牢牢把握“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全年抗震”特点,充分评估极端天气可能影响,紧盯春节、两会等紧要期敏感期,密切配合省应急厅积极参与全省大防火活动,结合云南社情民情主动出击,进山入林设卡检查,着力推动解决火源管控力度不够、人民防线筑得不牢等突出问题,切实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真正发挥好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
二、指挥上努力做到“全程专业、联合高效”。国家局党委成立一年多来,强力推进整合落编、合署办公,给全队伍引领新作风、新担当、新节奏,特别是在人合、事合、力合、心合上为各级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队伍的协同作了很好示范。在任务指挥方面,我们注重融会贯通,持续把握好三点:一是对上下“一条线”。升级指挥信息系统,从部、局到总队、支队,再到基层大中队,直至任务一线,突出强调内部垂直指挥,确保政令绝对畅通。二是跟地方“一盘棋”。服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用好“联指、联防、联训、联战、联保”机制,优化与应急、林草、地震、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坚持参加森防指联合值班,积极参与地方联合指挥,确保专业人干专业事。三是与城消“一家人”。认真落实两支队伍协同响应、统一力量调派、共训共练共演、规范信息报送等工作,共同遂行任务期间坚持统一指挥、专业指挥,确保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最大合力。
三、能力上努力做到“血性灌注、科技赋能”。对于队伍转制后保持血性和战斗力,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对于队伍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科技赋能水平,部、局主要领导也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理解,救援能力是根本,血性胆气是传统,科技装备是倍增器,这也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通过实施国债项目,一些基层的高科技装备已经“富裕”到了器材库、车库不够用的地步,各级更没有打不好火、完成不好任务的理由了。下步,我们的想法是:以大练兵活动、“火焰蓝”比武、遂行任务能力评估、首长机关带实兵野外驻训、综合救援联合演练等为抓手,指挥员重点培养大局观念、提高指挥能力、练好智能,战斗员重点培养协作意识、熟练装备操作、练精技能,全员培养血性胆气、强化安全避险本领、练强体能,在巩固“山里通、铁脚板、活地图”老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不断提升队伍核心救援能力。
四、布防上努力做到“快速机动、集团作战”。充分发挥队伍垂直管理、集中驻防、快速机动、集团作战等优势,着力打造国家急难险重灾害事故救援的攻坚力量。这既是定位、也是挑战、更是机遇,对机动队伍兵力部署、调派、投送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总队已派262人在云贵两省3处地域靠前驻防,下步还将派215人进驻善洲林场、玉龙雪山等5处重点火险区。我们抓靠前驻防,重点有三条:一个是明确驻防点15人以下的由大队级干部带队、16人以上的由支队级干部带队,确保兵力、装备前置的同时指挥也前置。另一个是规范动中抓建,让教育随着车轮转、管理跟着任务走,努力实现驻防点建设能自抓、工作能自转、任务能自担、矛盾能自解、安全能自保。再一个是加强人文关怀,关心解决驻防指战员实际困难,定期轮换、搞好慰问、做细思想工作,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一图读懂
为2025年怎么干
划出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2025最新版)
(2013—2025年1月)


2013     

 

1、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013年6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近期全国多地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负责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该担责任的时候不负责任,就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


3、当领导干部就是要有担当意

识,我为什么经常讲底线思维?就是要有充分准备,要有戒惧之心,要有忧患意识,有的事万一发生了会怎么样,然后对万一要有所防范。


    4、当干部不要当的那么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的太潇洒,准要出事。要跟干部们讲清楚,当干部要履责,责任重于泰山,当干部有风险,不要幻想当“太平官”。


5、要严格事故调查、严肃责任追

究。要审时度势、宽严有度,解决失之以软、失之以宽的问题。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造成这么大损失,如果责任人照样拿高薪、拿高额奖金还分红,那是不合理的。


6、要抓好安全生产大检查。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进行排查,整治隐患、堵塞漏洞、强化措施。要经常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还要摸索检查工作的规律。多长时间搞一次全国性的、全方位的大检查,什么时候在不同行业搞一次这样的大检查?不要等出了一大堆事再搞,要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7、山东省和有关部门、企业组织力量排除险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踪、受伤人员,并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坚决杜绝此类事故。请国务院立即派出领导前往指导抢险搜救工作。

——2013 年11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泄漏引发重大爆燃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8、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9、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10、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都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招商引资、上项目要严把安全生产关,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 


11、责任重于泰山。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12、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中央企业要带好头做表率。各级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法依规、严管严抓。


13、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


14、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


15、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各地区和各行业领域要深刻吸取安全事故带来的教训,强化安全责任,改进安全监管,落实防范措施。


16、岁末年初历来是事故高发期。希望大家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跟弦,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013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青岛指导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石化输油管道事故抢险工作时的讲话

         

2014 年

         

17、外交部和我有关驻外使领馆加强与所在国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搜救进展情况,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中国公民善后工作。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等有关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进一步加强民用航空领域的安全检查,确保民用航空运行绝对安全。

——2014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航事件作出重要指示

         

    18、江苏省和有关方面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做好遇难者亲属的安抚工作;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人责任,汲取血的教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正值盛夏,要切实消除各种易燃易爆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4年8月2日,习近平对江苏昆山“8•2”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19、上海市要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汲取教训。春节、元宵节将至,不少地方都有一些群众聚集娱乐活动,各地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精心组织安排,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坚决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2014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市黄浦区外滩拥挤踩踏事件作出重要批示


2015 年

20、河南省和有关部门要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做好遇难者善后和家属安抚工作,并查明事故原因,依法追究事故责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牢牢绷紧安全管理这根弦,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排查隐患,防微杜渐,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火灾作出重要指示


21、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


22、维护公共安全,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公共安全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23、要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24、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全面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防范、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的落实,细化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深化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消除隐患。


25、维护公共安全,必须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推进思路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

——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6、国务院即派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搜救工作,湖北省、重庆市及有关方面组织足够力量全力开展搜救,并妥善做好相关善后工作。同时,要深刻吸取教训,强化维护公共安全的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旅游客船“东方之星”事故作出重要批示

         

27、各有关方面要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争分夺秒抓好各项工作。要继续做好人员搜救和伤员的救治,要坚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工作。


28、要严肃认真开展事件原因调查,要组织各方面专家深入调查分析,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不放过一丝疑点,彻底查明事件的原因。


29、要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发布信息,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30、要加强对事件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强统筹协调,协助地方解决事件的救援和处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地区和军地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做好事件救援和处置各项工作。

——2015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31、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着力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的讲话

         

32、全力组织搜救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做好失踪人员亲属和受灾人员的安抚安置工作。

——2015年8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五洲矿业有限公司山阳分公司山体滑坡作出重要指示

         

33、天津市要组织强有力力量,全力救治伤员,搜救失踪人员;尽快控制消除火情,查明事故原因,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做好遇难人员亲属和伤者安抚工作,维护好社会治安,稳定社会情绪;注意科学施救,切实保护救援人员安全。


34、各地要汲取此次事故的沉痛教训,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认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全面加强危险品管理,切实搞好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5年8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作出重要指示

         

35、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好的重要责任。


36、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努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37、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015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38、我们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


39、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也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


40、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

         

41、广东省、深圳市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援,第一时间抢救被困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做好伤员救治、伤亡人员家属安抚等善后工作。要注意科学施救,防止发生次生灾害。中央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加强各类灾害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定预案,加强预警及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市光明新区红坳渣土受纳场发生滑坡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42、必须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要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追责不要姑息迁就。一个领导干部失职追责,撤了职,看来可惜,但我们更要珍惜的是不幸遇难的几十条、几百条活生生的生命!必须抓好问责,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决不能草菅人命。

——2015年1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127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6 年

         

43、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4、重特大突发事件,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责任事故,其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法规标准不健全、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安全基础薄弱、应急救援能力不强等问题。

45、必须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要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46、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工作,强化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等功能区安全监管,举一反三,在标准制定、体制机制上认真考虑如何改革和完善。

47、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加快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基层监管力量,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

48、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9、必须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针对城市建设、危旧房屋、玻璃幕墙、渣土堆场、尾矿库、燃气管线、地下管廊等重点隐患和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以及游乐、“跨年夜”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坚决做好安全防范,特别是要严防踩踏事故发生。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50、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

51、要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在煤矿、危化品、道路运输等方面抓紧规划实施一批生命防护工程,积极研发应用一批先进安防技术,切实提高安全发展水平。

52、要完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安全监管体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要完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把安全准入关。

53、要加强城市运行管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要加强城乡安全风险辨识,全面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普查,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的发生。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对加强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54、要改革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制,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救援实效。

——2016年7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150次会议上的讲话

         

55、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做好抗击特大洪水准备,防止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力争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56、切实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制。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敢于担当,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强化责任,形成合力,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防汛,加强薄弱环节防范。要统筹做好抢险队伍、群众转移安置、物料等组织落实工作。对工作失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追责。

57、科学精准预测预报。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加强汛情、灾情分析研判,强化应急值守和会商分析,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把握防汛抗洪主动权。要落实好群测群防机制和措施。要精准开展洪水调度,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效益。

58、突出防御重点。要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堤防、大中型水库、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努力减轻中小河流、山洪灾害、城市内涝和台风灾害损失。要针对江河圩堤洪水浸泡时间长、险情增加的情况,落实防汛巡查制度,加大查险排险力度。要加强薄弱地段、险工险段的重点防守,坚决避免大江大河发生溃口性重大险情。要全力做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重要铁路等重大设施防汛抢险相关工作。

59、全力保障人员安全。要及时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抓紧转移可能运用的蓄滞洪区、低洼危险地区、可能淹没区内人员,做好人员避险安置工作,特别是要落实好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转移避险措施。山洪、泥石流灾害已成为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形态,要加强应急值守,采取巡查、巡测等多种手段,落实基层岗位责任,严密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要强化对工矿企业、旅游景区、农家乐等人员聚集区的防汛安全管理,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要真诚关心和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60、强化军民联防联动机制。要组织受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筑牢防灾救灾的铜墙铁壁。要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的突击队作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加强同地方的协调配合,有关地方和部门要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救灾提供保障。

61、抓紧谋划灾后水利建设。要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暴露出的突出薄弱环节,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升防汛抗洪和减灾救灾能力。要尽快恢复水毁工程,做好恢复生产和恢复重建的规划安排和工作准备。

62、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从防汛责任落实、监测预报预警、避险撤离转移、防洪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排涝、险情巡查抢护、部门协调配合等方面强化防汛抗洪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坚强领导作用,各级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同重大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经受住考验。

63、要加强对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第一线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和嘉奖,弘扬正能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把各项工作做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专门就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

         

64、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65、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66、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67、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

68、要把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69、要加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坚持军民联防联动,全力保障人员安全,保证大中型水库运行安全。

70、要加强灾区群众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做好灾区卫生防疫。要做好失踪失联人员搜救,加强受伤人员救治,妥善处置死亡人员善后事宜。要做好恢复重建规划安排和工作准备,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针对薄弱环节健全增强防汛抗洪能力的具体措施。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

         

71、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72、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关键是要作出制度性安排,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严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完善的系统治理,解决好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3、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

74、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75、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贯彻安全发展理念,甘于奉献、扎实工作,为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作出了重要贡献。

    76、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77、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强化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更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6年10月31日,习近平对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表彰大会作出重要指示

78、近期一些地方接连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国务院要组织各地区各部门举一反三,全面彻底排查各类隐患,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切实堵塞安全漏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2016年11月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丰城发电厂特别重大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2017 年

         

79、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2018 年

         

80、实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主要安全生产职责,综合运用巡查督查、考核考察、激励惩戒等措施,强化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2018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的重要讲话

81、近期,各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外出旅游人数较多,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绷紧防范安全风险这根弦,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防范工作,完善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8年4 月23日,习近平对中国游客在朝鲜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82、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83、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强化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要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生态优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把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坚持国际合作,协力推动自然灾害防治。

——2018年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川藏铁路规划建设问题时的讲话

         

84、国家消防救援队伍要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

        

2019 年

         

85、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86、近期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对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87、全力搜救被困人员,做好伤员救治、受灾群众安置、遇难者家属安抚等善后工作。要注意科学施救,做好险情监测,防范次生灾害。

88、今年汛期以来,一些地方降雨量大,防汛形势严峻,自然灾害隐患较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积极组织力量,认真排查险情隐患,加强预报预警,强化灾害防范,切实落实工作责任,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2019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一起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作出重要指示

         

89、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9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灾害能力不断提高,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安全风险,创造了许多抢险救灾、应急管理的奇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9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

92、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93、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94、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要实施精准治理,预警发布要精准,抢险救援要精准,恢复重建要精准,监管执法要精准。

95、要坚持依法管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系统梳理和修订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组织、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危险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

96、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97、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要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建设,抓紧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

98、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打造尖刀和拳头力量,按照就近调配、快速行动、有序救援的原则建设区域应急救援中心。

99、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发挥高铁优势构建力量快速输送系统。

100、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101、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10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要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

103、要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104、应急管理部门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应急值守,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应急救援队伍全体指战员要做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力量。

105、应急管理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应急救援队伍奉献很多、牺牲很大,各方面要关心支持这支队伍,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

         

2020 年

         

106、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要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的讲话

         

107、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抓实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深入排查火灾、泥石流、安全生产等各类隐患,压实各方责任,坚决遏制事故灾难多发势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西昌市经久乡森林火灾作出重要指示

         

108、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0年4月10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就安全生产作出的重要指示

         

109、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坚决落实责任制,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有力组织抢险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维护好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2020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110、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精心谋划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要认真做好受灾困难群众帮扶救助,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2020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111、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协同配合,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措施。要做好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11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加强领导,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要发挥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优势,各有关方面要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形成省市间、部门间、军地间、上下游、左右岸通力协作的防汛救灾格局。要把责任落到防汛救灾全过程、各层级,到岗到人,落实汛期工程巡查防守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查,在防汛救灾第一线体现责任担当,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顽强奋斗。

113、要精准预警严密防范,及时准确对雨情、水情等气象数据进行滚动预报,加强对次生灾害预报,特别要提高局部强降雨、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预测预报水平,预警信息发布要到村到户到人。

114、要全力抢险救援救灾,对各类抢险救援力量,要统一调度、提前预置、快速出动、高效救援,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115、要精心谋划灾后恢复重建,及时下拨救灾资金,调运救灾物资,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及时抢修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组织带领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116、要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

117、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敢打头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政治优势,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

——2020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强调

         

118、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珍惜发展好局面,巩固发展好势头,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119、年轻干部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要增强风险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要努力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要做到心中有数、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有效掌控局势、化解危机。要紧密结合应对风险实践,查找工作和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及时予以完善。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2021 年

         

120、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的讲话

         

121、近期全国多地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校园安全事件,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举一反三、压实责任,增强政治敏锐性,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防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氛围。

——2021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燃气爆炸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

         

122、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同时,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灾返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

——2021年7月21日,针对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2 年

         

123、惊悉东航MU5735航班失事,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国务院委派领导同志靠前协调处理,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

——2022年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东航客机坠毁作出的重要指示

         

124、安全生产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从实际工作看,仍有一些地方和行业安全责任没有压紧压实,工作措施没有抓实抓到位。

125、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126、对在安全生产上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出问题的,要严查严处、严肃追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靠前协调,其他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各自岗位的安全职责,层层落实到基层一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27、要在全国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有力措施清除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3月31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128、要不惜代价搜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做好安抚安置等善后工作;同时注意科学施救,防止发生次生灾害。要彻查事故原因,依法严肃追究责任,从严处理相关责任人,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129、近年来多次发生自建房倒塌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要对全国自建房安全开展专项整治,彻查隐患,及时解决。坚决防范各类重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作出重要批示

         

130、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31、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高降雨、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预警预报水平,加大交通疏导力度,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132、灾害发生后,要迅速组织力量抢险救灾,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33、要在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的同时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灾返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

         

134、8月仍是北方地区防汛关键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135、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要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应对预案,加强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和防范,提高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当前,一此地方遇到严重干旱,要切实做好抗旱工作。

——2022年8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就做好防汛工作、提高灾害防御能力作出重要指示

         

136、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137、要加强震情监测,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请应急管理部等部门派工作组前往四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配合地方开展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9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138、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39、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140、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141、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142、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022年1016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

         

143、河南等地接连发生火灾等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十分深刻!要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做好家属安抚、善后等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144、临近年终岁尾,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任务较重,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2年11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145、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强化安全生产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2年12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

         

146、春运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提升保通保畅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

147、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极端恶劣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148、要加强对相对集中的务工流、学生流的服务引导,确保他们节前安全返乡、节后顺利返岗返校。

149、要切实保障节日期间供电供气供暖,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

——2023年1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150、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坍塌事故造成多人失联和人员伤亡,要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做好安抚善后等工作。

151、要科学组织施救,加强监测预警,防止发生次生灾害。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并举一反三,杜绝管理漏洞。

152、当前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强化防范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2023年22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坍塌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153、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2023年3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54、要善于运用这一思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各种风险见之于未萌、化之于未发,坚决防范各种风险失控蔓延,坚决防范系统性风险。

——2023年3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55、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令人痛心,教训深刻。要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工作,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当前正值端午假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工作落实,盯紧苗头隐患,全面排查风险。近期有关部门要开展一次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有效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3年6月22日习近平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156、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十分深刻!要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善后安抚工作,尽快查明原因,严肃追究责任。习近平强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深刻吸取此次火灾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针对冬季火灾事故易发多发等情况,举一反三,深入排查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完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压实各方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搜救失联人员,全力救治伤员,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妥善做好相关善后工作,同时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举一反三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严查密防,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3年11月16日习近平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2024

157、1月22日6时许,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18户房屋被掩埋、47人失联。截至1月24日17时,现场已搜救到34人,均无生命体征,灾害已造成34人遇难10人失联。

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要加强监测预警,科学搜救,防范发生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和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习近平强调,春节临近,叠加寒潮天气影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易发多发,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紧盯风险隐患,压实各方责任,狠抓工作落实,防范遏制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 年1 月 22日习近平对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作出重要指示


158、1月24日15时30分许,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9人受伤,仍有人员被困。

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做好遇难人员家属安抚善后等工作。这是近期发生的又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要尽快查明原因,依法严肃追责,进行深刻反思。习近平强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深刻吸取教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排查隐患,狠抓工作落实,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多发连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2024 年1 月 24日习近平对江西新余店铺火灾作出重要指示


1595月1日2时10分许,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截至2日6时,灾害已造成36人死亡、30人受伤。

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全力做好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妥善做好善后处置等工作。要抓紧抢修受损道路,尽快恢复交通秩序。当前正值“五一”假期,群众出行增多,人员流动量大,部分地区还将出现大范围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各类事故灾害易发多发。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处置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2024 年5 月 2日习近平对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作出重要指示


1607月19日20时40分许,陕西商洛市柞水县境内一高速公路桥梁因山洪暴发发生垮塌,导致一些车辆坠河。截至20日10时,灾害已造成11人死亡,另有30余人失联。

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陕西商洛市柞水县境内一高速公路桥梁因山洪暴发发生垮塌造成多人失联,当务之急是全力抢险救援,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并妥善做好家属安抚等善后工作。要注意科学施救,细致排查周边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灾害。习近平强调,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巡查排险,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 年7 月 20日习近平对陕西商洛市柞水县境内一高速公路桥梁发生垮塌作出重要指示

160、11月11日晚,广东珠海市香洲区体育中心发生驾车冲撞行人案件,截至目前,已造成35人死亡、43人重伤。

案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广东珠海市香洲区体育中心发生驾车冲撞行人案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性质极其恶劣。要全力救治伤员,精心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安抚善后工作。要依法严惩凶手。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防发生极端案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4年11月12日习近平对广东珠海市驾车冲撞行人案件作出重要指示

161、北京时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善后等工作。要加强震情监测预警,及时调拨抢险救援物资,抓紧抢修损毁基础设施,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

——2025年1月7日习近平对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更多安全资料下载:
1:电脑浏览器打开:www.abcanquan.com
2:右上角搜索栏中输入关键字
3:微信扫码下载

来源:安全生产视频、HSE不止步、网络,侵删


商务合作请后台留言“商务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资料!

安全生产视频
全网最大安全视频库:4500+视频持续更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