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国文化报》第2版
“舞剧《海的一半》:
弘扬嘉庚精神 致敬爱国华侨”
全文内容如下↓
“嘉庚精神曾经激励和感召大批海外侨胞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为祖国统一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团结奋斗;今天,嘉庚精神对于凝聚侨心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这样解读嘉庚精神。
在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陈嘉庚为原型、以兴学救国为蓝本创作舞剧《海的一半》。该剧以“倾资兴学”为切入点,构建了跨越南洋与闽南两地的叙事框架,并用高度的艺术概括与创造性的表现手法,生动诠释了华侨爱国、爱乡、爱家的深切情怀。
“‘海的一半’,一方面是寓意华侨孤身下南洋,与故乡、家人分隔两地;另一方面是寓意他们虽然定居当地,但是内心深处仍有着对故乡的眷恋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导演林辰介绍。
大幕拉开、涛声袭来,观众被带回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20世纪30年代,在全球经济阴霾密布的背景下,陈嘉庚的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他仍情牵祖国、坚持兴资办学。
舞剧并未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来讲述陈嘉庚创办多所学校的故事,而是聚焦于他办学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时刻,通过一场会议表现陈嘉庚在保住公司和倾其所有继续办学之间作出抉择时面临的各种压力。“舞剧更擅长以咏叹和写意的方式来刻画情感,所以我们采用了意识流手法来描绘陈嘉庚对故土的怀念、构成陈嘉庚的情感拼图,让舞剧的叙述更为灵动。”林辰说。
在舞蹈编排上,《海的一半》既展现出闽南风情舞蹈的刚劲有力,又融入了现代舞蹈的流畅与多变。青年舞蹈家苏鹏饰演以陈嘉庚为原型的角色“海庚”。作为一个内敛深沉又善于思考的舞者,苏鹏很适合海庚这个并不张扬外放的角色。
“舞剧从陈嘉庚兴学出发,塑造了一个非常笃定地走在自己信仰道路上的角色,但我想他的笃定不是只知道拿着刀剑上场冲锋的笃定,一定是经历过很多困难、思考如何实现理想、把所有外在干扰因素消化之后的笃定。”苏鹏说,为了在舞台上演绎出一个内敛又坚定的陈嘉庚,他反复揣摩陈嘉庚面对外国银行拒绝资助兴学、面对艰难的创业、面对故土乡亲时的内心状态。
“舞美设计运用了许多时尚元素,我们希望以更具创新的审美表达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爱国华侨的故事。”舞美设计刘科栋说。
舞台上方的16块吊板映射出千变万化的场景,具有现代感的舞台布景和意象营造增强了观众的沉浸式观演体验。“16块吊板的各种组合形态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刘科栋介绍,例如,在会议场景中,吊板随着情节展开而聚拢、分离、倾斜、下压,体现会议参与者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也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会议的焦灼以及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
在舞剧筹备期间,刘科栋曾与主创一同前往厦门实地探访陈嘉庚的故居和纪念馆等。在深入了解陈嘉庚下南洋打拼、亲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在时代的裹挟下不断作出抉择的历程后,刘科栋深受触动,希望通过空间的拓展与变幻,将观众带入那个时代。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以其非凡的一生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华侨史诗,舞剧《海的一半》以惊艳的舞台致敬一生坚守大义、心系家国的陈嘉庚先生。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王宏甲在观剧后表示:“我曾在写作时了解过陈嘉庚先生的事迹,但这部舞剧让我更加深入、完整地了解了他的一生。陈嘉庚先生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爱,不惜倾尽所有,兴办学校、资助学生……他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首演的成功更加坚定了主创团队的信心。景小勇表示,舞剧《海的一半》既是对陈嘉庚先生的深切缅怀与致敬,也是对身在海外、心系故土的广大侨胞的深情礼赞,希望能通过对这部舞剧作品的不断打磨,将“嘉庚精神”展现于舞台之上,将其打造成为一部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成为连接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来源于《中国文化报》
✦
关注我们@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