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一早,一直就想“回家”看一看的张子龙从家中客厅的显眼位置取走一份珍藏了16年的《承德晚报》,并将它小心翼翼地装进文件袋,打算一会儿拿给“家人们”看看。
“子龙,欢迎你回来!”尽管室外冷风习习,《承德晚报》的一众编辑记者满满的热情让张子龙的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20年前,当他还是一名农村无业青年时,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正因为与《承德晚报》结缘,如今他不仅成为《承德晚报》一名成熟的通讯员,还因此找到了一份机关单位的正式工作,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这篇稿件是咱们报纸刊发的第一篇关于我个人成长经历的总结,我特意拿来跟大家分享。”接过这份珍贵的“个人档案”,细心的编辑发现,任凭时光流转,这份报纸仍崭新如初。
被珍藏的不只是报纸,
还有字里行间那一份浓浓的情谊。
走进会议室,管文军像老友一般与最初报道他事迹的记者打着招呼。西装革履、步履矫健、意气风发,他用了12年,一路从一个只拥有中专文凭的小保安,到一名登上央视舞台的名律师。而《承德晚报》,正是从2013年开始,帮助他“一炮而红”,并全程见证了他的蝶变。
原想得到一缕春风,却收获了整个春天。
30年间,《承德晚报》不仅承载了无数读者的记忆与情感,陪伴他们成长,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跟村里请了假,丁建新专程从牛圈子沟镇红石峦村赶来。虽然年近七旬,但他依旧坚持在村委会工作,帮大伙儿张罗缴纳医保、养老保险等事宜。
“看报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民生新闻和新政策。自1988年到村委会工作后我才有机会大量阅读报纸,至今每天都看报。说起与《承德晚报》的缘分,也有30年了。”丁建新从前不善言辞,看报多了,眼界拓展了,知识也增长了,人也变得很健谈。看报时,他习惯抄报,按“生活百科”等不同类别,将从报纸上获得的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分类记录下来,自己巩固学习的同时,也常分享给身边人。摘抄笔记一摞又一摞,那贴墙码放的“报纸山”也一年比一年高。多年来三次搬家,他最不能落下的就是这些宝贝。
30年见字如面不如见上一面。
说起《承德晚报》,大家总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82岁的李萍每天的午休时间都要与《承德晚报》一起度过,订报20年一天不落,在她看来,《承德晚报》如同一座百姓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服务群众,贴近民生;曾到1300多公里外的湖北襄阳参加助企服务的步玉忠,通过阅览电子版《承德晚报》,缓解了思乡之情,那时家乡是那么远却又那么近;从紧邻报社的东园林社区赶来的姜宇玲,带着社区居民的新鲜事迫不及待地与编辑记者们分享……
还有很多年迈的读者、年轻的网友、各行各业的专家与学者,不断向编辑记者们回忆着、讲述着,为《承德晚报》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高山流水,知音常在。1994年1月1日,由中共承德市委主管、承德日报社主办的《承德晚报》正式创刊。30年来,《承德晚报》一直与承德这座城市并肩破浪,与读者相伴相依。
在这30年间,《承德晚报》始终秉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办报宗旨,以笔为剑,以墨为舟,在舆论引导、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它见证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从狭窄的街巷到宽阔的道路,从老旧的住宅区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它记录了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让市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它还关注着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报道了承德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这次读者座谈会是《承德晚报》在创刊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今年1月1日,《承德晚报》推出了16个版面的创刊30周年特刊“30年,我们这一路……”专刊部开设了“30年 我和晚报的故事”专栏,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读者、老报人用真实的文字讲述自己和晚报的故事,至今已连续刊发70多篇稿件。
一份《承德晚报》,40克,在我们的心中却有万斤重。为了这份共同的坚守,一代又一代晚报人共同努力,获奖连年丰收,共获省级以上新闻奖400余篇,更是四获中国新闻奖:2006年《华美金凤鸟:欣逢盛世我出山》、2010年《世间大爱写就人性回归》、2012年《为了一个永远的约定》、2017年《潮河情·滦水行——京津冀三地媒体大型联合采访系列报道》。
记者/李莹
摄影/孟瑶
编辑/夏朗
责编/王馨颖
评论区已开放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