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小课堂】想要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家长就要远离“精神内耗”
教育
2024-12-02 22:08
江西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心理学家有时候把内耗称为做“衰竭”,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一种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恐惧,越努力越觉得没意思。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人类有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叫做“自我耗损”。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的意志力,这种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它会产生耗损。就像力气用多了会觉得手足乏力,这是一种体力上的损耗,人的心理同样会有一种损耗。第一是绝对化,就是一定要这样、必须这样、不这样就不行。第三是匆忙下结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好,觉得一辈子就完了,将来没有出息了。我们经常要跟别人比较,需要通过别人来确定自己是谁。这是一种社会的意识,也是人的特点。没有攀比的意识、没有进步的意识,我们就很难超越自己。但这个意识过强,也会伤害自己。一是完美主义的人格。一切事情总是要最好的,比如看电视一定要挑最好的节目,做任何事情都要配最好的设备,这是完美主义。二是不稳定的自我认识。如果觉得自己不行,但能够很稳定地接纳自己,也没有问题。对孩子来说,面面俱到不可能,孩子的成长也要有所取舍,孩子擅长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你觉得该做的事情就多关注。少讲机会成本。很多人老在想,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性,我是不是丢掉了其他的发展道路,其实没有必要。少想其他可能,多感恩、少遗憾。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你的想法是不是真的对,一定要和老师、孩子、其他人沟通交流。比如,你是不是经常认为孩子很懒惰?那你要多去问一问,要了解一下实际情况,不要简单地自以为是。钝感不是对外在冷漠无知,而是自己知道也明白,只是比较从容、淡定、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怎么让自己保持钝感?先从欣赏、表扬开始,欣赏自己、欣赏孩子。家是什么地方?对古人来说,家是舔伤口的地方。我们出去拼斗,跟天斗、跟野兽斗。受了伤怎么办?回到自己的洞穴,有家人的陪伴和呵护。所以家不是战斗的地方,家是呵护自己的地方。在家要培养爱的精神、爱的情怀,互相关心、互相促进、互相帮助,欣赏自己、欣赏孩子,克制批评的冲动。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让我们停止对待自己、对待孩子的这种内耗呢?最简单的就是呼吸,你跟孩子说话之前,先深呼吸。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忍不住要发火,怎么办呢?告诉自己 “别急别急”,深吸三口气,再跟孩子谈话,跟他交流。再比如,抚摸自己的膻中穴,或者鼓鼓掌、捶捶胸,都是一些很简单的能让自己情绪舒缓的小秘诀。当然也可以做专业的练习,冥想、打太极、写毛笔字,这些都能让我们意守一处,内心的烦恼、焦虑和担忧随之转移。还可以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比如运动。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大量化解压力激素,每天有10分钟到30分钟的运动,都会让自己精神力量增强,疲乏内耗的感觉消失。不要以为运动就是锻炼身体,运动也是最好的心理调节、养性、养心的方法。
父母亲觉得自己特别烦、特别累、特别着急时,也就是意志在耗损时,这个时候可以给自己找些事做。这个事能让你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一种心无旁骛的境界,做起来特别顺、特别流畅、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你特别喜欢这种感觉,点滴入心、丝丝入扣,完成之后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快乐。这种事情就要多做、多用、多回味、多体验,这是帮助我们战胜内耗的绝佳方法。如果让我们感到内耗的来源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的易怒、敏感和焦躁,那要如何帮助孩子改善呢?家长让自己活出积极的样子,保护自己内心的平和,其实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孩子的情商、智商、职业选择和三观都跟父母亲密切相连和相适。有时候孩子情绪失控,一触即发,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技巧,让他延迟反应,比如深吸三口气,或者想三个问题再反应。小孩出现各种情绪反应,大人就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交流。大家一定要记住,培养孩子会沟通、会说话、会交流、会表达,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存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整理自彭凯平公众号
编辑:熊丹
责编:徐烈新
审核:刘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