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前这场采访让我终身难忘……”

民生   2024-11-11 16:51   新疆  

记得那是1995年8月的一天,我所在的库尔勒晚报社接到通知:全国著名的喜剧明星赵本山要来梨城演出。得知这一消息后,报社同仁立即兴奋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当时的赵本山,一连上了好几届央视春晚,蹿红势头正旺,人气指数一路飙升,在演艺界的声名可谓如日中天。如此大腕级的笑星,能到库尔勒这个当时还很不起眼的边陲小城演出,本身就是一大新闻,如果能采访到他,刊发一组独家新闻,对我们这个创办仅两年的报纸来说,无疑是一次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的绝好机会。
  由于距演出仅剩两天,经过一番商议后,报社编委会紧急决定:一、立即安排人员与演出主办方联系采访事宜;二、调整报纸出版日期(因当时是周二报),临时将出报日期提前到演出的第二天;三、组建采访小组,由我、文艺版一名编辑、一名摄影记者三人组成采访小组,抓紧做好采访前期准备工作。
  接到采访任务后,我既为自己能与赵本山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而感到激动,同时又深感任务艰巨、压力重大。采访前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尽可能多的了解赵本山,如能知晓他一些不为人知的“老底儿”就更好了。
  当年,电脑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查资料只需轻点鼠标,键入“赵本山”进行搜索即可,既高效又省事,足不出户,相关信息便可尽收眼底。那时,收集资料全凭自个儿的一张嘴和两条腿,也就是四处多问多打听、满世界跑腿找资料,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为此,我骑着自行车,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跑新华书店、图书馆,翻阅报刊杂志,查阅记录、搜集整理了大量有关赵本山的资料,包括他个人、家庭、演艺方面的文字和图片,做好了充足的采访前“功课”。
  熟悉完资料,我又精心拟定了采访提纲,根据赵本山“嘴紧”难以深挖以及讲话时信马由缰、跳跃性强的特点,决定打破传统的“渐入主题”采访模式,采取忆童年——说少年——谈成长——话当前的贯穿采访法,以赵本山青年时期的生活和艺术经历为突破口,在采访形式、报道内容上另辟蹊径、求新求异,不炒以往媒体的“冷饭”,多上几道扎实的“硬菜”。
  演出当晚的下午,趁着赵本山在巴州体育馆走台的间隙,我们争分夺秒地对他进行了采访。当作为主采记者的我以平淡的口吻提及他鲜为人知的童年趣事时,赵本山显然没有预料到我会这样开头,略显惊愕后,他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微笑,在很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始了与我们的交流。
  由于开场的成功,有效地调动了赵本山的情绪,拉开了他的话匣子。他时而妙语连珠,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托腮凝思,时而屏息静听,很快便进入了访谈佳境,乖乖地顺着我们预设的线路进入了“伏击圈”,大量的新闻素材和“猛料”源源吐露,采访进行得异乎寻常顺利。
  那天,我们仿佛开掘了一座新闻富矿,忙不迭地收了个盆满钵溢。采访中,赵本山平易亲和、率性天真,没有一点大牌明星的架子。尤其是在交谈中,当话题触及“软肋”时他的狡黠,忆及“糗事”时他的羞惭,谈及“绯闻”时他的愤懑,论及“狗仔”时他真实显露了他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这次短暂而紧张的采访,在我的记者生涯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虽然已事隔29年,但每当翻看与赵本山的合影以及他在我采访本上的签名时,当时采访现场的那一幕幕,之后《库尔勒晚报》以整版篇幅图文并茂报道这场演出盛况、引发读者热烈反响的情景,便熟悉而清晰地映现在我的脑海中,长久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数十年文字工作中一段难以忘却的往事。(作者 陈耀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理事)

END


来源/文明梨城大家谈
编辑/王意
责编/廖婷婷
审核/蔡倩倩

监制/余小疆

库尔勒零距离
介绍库尔勒,我最全面;说明库尔勒,我最深刻;解读库尔勒,我最权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