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人”英姐:把法治“种子”种在17963名易地搬迁群众的心里

政务   2024-11-16 16:01   贵州  

地处武陵山区的铜仁市,千山万岭。峰峦叠嶂的自然奇景下,很多地方生存环境十分严酷,“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脱贫攻坚时,不少村寨搭上易地搬迁扶贫的政策快车,得以搬出大山迈向美好生活。

  

  位于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的旺家社区,就是当地规模最大的跨区域易地搬迁安置点之一,总占地面积663亩,居民楼62栋,共安置思南、印江、石阡三个县的困难群众4029户17963人。

  

  从大山迁入城市,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从自家阳台往下扔东西也犯法?横穿马路后果很严重?夜晚居然不能开门睡觉?……


      如何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市民的生活?同样从铜仁市思南县大河坝镇勤俭村搬迁来的何英,成了全社区搬迁群众的热心联络人,纾解各种矛盾问题的法律明白人,乡亲们亲切称呼他为英姐。

  

  因为热心肠,深受搬迁老乡的信任和依赖,何英被推选为旺家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也是“英姐来帮忙调解室”的负责人。在5年多的社区工作中,她坚持以法治守护群众生活的和谐安宁,探索打造的“四安家园”建设经验做法,被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样板工程获中央组织部在全国推广,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贵州省最美劳动者”“新时代的贵州人”等荣誉称号。

  

  带头学法普法

  筑牢搬迁群众“居安”的第一道防线

  

  5年前,从大山迁入城市的多数老人,遭遇的第一道窘况是:不会坐电梯,坐电梯下楼后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横穿马路,半夜不关房门睡觉.......

  

  “对一切事物既新鲜好奇,又识别不了什么时候会遇到危险.......”

  


  如何筑牢搬迁群众“居安”的第一道防线?何英认为,必须将普法作为村民到市民身份转变的关键一环。此后,她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开始制定具体的普法计划,并明确普法宣传的目标、内容、方式、时间等,提高搬迁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何英的普法施工图分三步走,首先是组织开展“四个一”的活动,挨家挨户摸排信息。(即一周一次入户走访,一周一次普法宣传、一周一次红色电影、一周一次法治文艺活动)。她和社区270名“法律明白人”,分别融入到12个居民网格中,再联合41名楼栋长、282名十联户长,推动“法律明白人”亮身份、亮职责,详细搜集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哪些薄弱环节。

  

  其次,作为社区的法律明白人,何英深知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对标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她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面对相继出台实施新法律、新法规、新政策,她还利用工作之余学习条文。对照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她重点学习了宪法、民法典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和刑法对违法行为和民事纠纷的解决作出规定的相关知识,通过长期学习和实践,现在已不断在学习中开辟工作新思路、新方法,能及时为群众答疑解难。

  


  与此同时,为做好社区群众的普法宣传,她还邀请专业律师、派出所、司法所定期到社区授课,还利用各种会议组织学习法律知识等。培训内容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身边的案例分析等基本法律知识。此外,他们还召开社区坝坝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宣传常用的法律法规,同时利用当地节日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论传递给群众,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喝酒后开摩托车出门居然也是酒驾!”

  

  “在自家扔塑料袋也违法?如果不是社区组织的法律普法知识,我真的不知道那是高空抛物。”

  

  “我教育小孩,打小孩也是违法,以前在乡下没有这些说法。”

  

  “如果不是听了普法宣传,一些陌生的链接我就打开了,估计就被诈骗了。”

  

  “有次接到陌生电话,说我有一笔钱需要输入身份证号才能领取,英姐经常给我们讲,不要向陌生人提供的银行账号内汇款、转账。”

  

  上述声音,就是开展普法宣传以来,来自搬迁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据数据统计,2019年以来,旺家社区共开展民法典、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养老诈骗等法治宣传活动百余场,发放法律宣传资料万余份,让搬迁群众体验到了“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法治的“种子”也开始渐渐种在群众心中。

  

  办事依法

  解好搬迁群众“业安”经济题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一个错误的决定,直接关系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年来,何英努力提高专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各类业务培训和实务演练,学好群众工作、组织动员、依法办事、焦群众关切,做好政策“执行者”,解决了搬迁群众的“业安”经济题,如今成为了“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全科人才,

  


  “本来要工资是合理诉求,你们采用不合法的方式去解决,有理也变没理了,大家先回去,我马上联系社区法律顾问帮助你们解决工资问题。”

  

  这是在2020年春节前夕,社区50名群众因服装公司拖欠工资,大家手拿器具,聚集在该公司的一幕。

  

  当天,何英耐心劝说,并承诺一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众人终于平静下来。

  

  待大家气消后,何英与社区法律顾问,立即服装公司协商工资问题,并先向公司宣传劳动法、民法典的规定,拖欠工资是违法的,在了解到该公司确实无资金后,又协调相关部门给该公司贷款,最终在年前足额发放了工人工资,平息了这场劳资纠纷。

  

  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为拓宽群众就业平台,何英多方征求法律专家意见,在合法依规前提下,在小区内建成了易地搬迁微工厂产业园。把简单易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到微工厂里,动员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鼓励妇女利用空闲时间承接家政服务和手工编织订单,实现灵活就业。

  


  2019年,在何英努力下,旺家社区还争取到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阿里公益基金会的“爱(AI)豆计划”项目,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扶贫孵化空间。现解决了搬迁大学毕业生就业86人,并在碧江区和龙生安置点开设了分公司,公司年产值300余万元,同时引进“巾帼锦绣坊”等企业入驻,对妇女进行刺绣、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

  

  此外,为解决社区零散农民工就业问题,她还在社区成立了零工驿站,鼓励文化水平不高,就业能力弱的青壮年男人积极就业。

  

  化解矛盾用法

  答好搬迁群众“心安”民生服务题

  

  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年来,何英以最严格的标准、最有效的措施、最过硬的作风,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聚民智、暖民心。

  

  成立“英姐来帮忙”调解工作室——

  

  2021年3月,针对搬迁后续保障服务工作量大,涉及医保、低保、养老保险、就业、子女就学等事务。何英成立“英姐来帮忙”工作室,通过“英姐悄悄话”“英姐帮忙解心结”“英姐帮忙排风险”等方式,及时倾听群众烦心事,化解群众“心结”,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矛盾不出社区。

  


  此外,旺家社区人员结构复杂,流动人口较多,给社区管理带来不小的压力。她创立的“老妈妈防火团”,组织身边有文化有见识的36名大妈,向群众宣传有关家庭暴力、高空抛物的危害等法律法规知识和典型案例,排查社区和居民家庭隐患,教会留守老年人正确使用电器、预防诈骗、遵守交通规则等,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帮助居民群众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过上幸福生活。

  

  这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2022年9月深夜12时许,社区群众向何英反映,隔壁张姓女子家在吵架,动静很大。

  

  得知信息后,何英立即叫上社区干部及“法律明白人”赶其家中。

  

  “进门后,女子丈夫情绪十分激动,只见手中拿着菜刀挥舞,并扬言妻子若生不出儿子就要剁自己的手,而张姓女子和三个女儿则被控制在沙发上不敢动。”

  

  见此情形,何英将该丈夫拉入另一房间,倒上一杯温水,耐心劝说,待安抚好该男子情绪后,她又去做女子婆婆工作。“重男轻女是法律不允许的,男孩女孩一样。”......经过三个小时的艰难劝说,女子丈夫终于放下了手中的菜刀,避免了一场家庭悲剧。

  


  类似的案例,只是何英解决问题用法,“不让‘小事’升级”的一个缩影。


  赵某因婆媳关系不好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准备离家出走,何英知道后单独把她带到工作室,认真倾听她哭诉2小时,终于让夫妻二人重归于好。社区一小女孩因父母离异,导致抑郁扬言要自杀。何英了解情况后,将女孩叫到“悄悄聊天室”,用无尽母爱温暖女孩,并认其为干女儿,如今女孩阳光自信。

  

  ......

  

  心中有冷暖,行事知悲悯。是社区群众对何英的评价。

  

  5年来,她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三熟”优势,借助定期上门走访排查的时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收集民情民意,切实帮助群众化解千千结。

  

  此心安处是故乡。从大山搬入城市,何英明白,她必须做好基层治理“贴心人”,让上万群众真正感到“心安”。

  

  推行“三个代理”服务——

  

  为解决搬迁群众中的“三难”问题。何英在社区推行“三个代理”志愿服务模式,探索出“代理儿女”、“代理家长”、“代理导师”等志愿服务品牌,为社区的172名空巢老人、212名留守未成年人、365名留守妇女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其中,“代理儿女”负责为老人们提供送报读报、送餐送医、精神关爱等一系列服务,定期组织老人们开展各类文娱活动。“代理家长”由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主动承担,并实行结对包保服务,定期家访,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状态和学习动态。“代理老师”则为解决搬迁家庭没时间带孩子、无法辅导孩子学习的现实困难,社区成立了工作日“益童乐园”,实现让孩子们离校不离教,实现学校、社区、家庭的无缝对接。

  

  “三个代理”服务模式施行以来,不仅让搬迁群众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让他们信任和支持社区的工作,更让他们心有安放。

  

  此外,在旺家社区,现有独居老人、空巢老人170多人。他们多数存在吃饭难问题。为此,今年初,何英积极筹措资金,打造了“旺家老年食堂”,为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低价、营养的餐食,解决他们做饭难、吃饭难问题。

  

  5年前,安婆婆的情绪复杂多变。

  

  这位73岁的老人,在印江板溪镇白果村生活了一辈子后,2019年和家人搬到旺家社区。陌生的新生活空间,渐离了她几十年的社交圈子,而对老屋的感情也同样困扰着她。

  

  “最开始不会坐电梯,不会用电器,但有何英这样为老百姓着想的社区干部,我早就适应了城市生活。”采访时,老人说,吃饭有食堂,老妈妈防火团”上门教会使用电器,平时社区有各种娱乐活动,老有所依,很幸福。

  

  如今,在法律明白人何英的带领下,法治的“种子”已种在17963名易地搬迁群众的心里,办事依法、遇事找法以及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开始深入到每一位大山迁来的群众心中。





来源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三审丨王海勇   编审丨龙政永  编辑曾凡荣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哦!

号外:置顶功能开通啦!大家好,如果不想错过平安铜仁的更新,记得将“平安铜仁”设置为置顶哦,方法很简单,点“平安铜仁”右上角的那个灰色小人,进入后点击“置顶公众号”。


抖音扫一扫关注更多铜仁政法视频

平安铜仁
平安就在您的身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