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央企全年斩获12483亿大单!
文摘
2025-01-19 22:58
山东
中国中冶2024年1-12月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2483.0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2.4%,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人民币93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8%。从这些数字中可见,2024年建筑业寒冬真的挺冷的。不过幸运的是中国中冶及时调整政策加码眼海外,使得海外的业绩比较亮眼。从上图可见,四川、重庆、河南、河北、上海、山东、安徽、广东、湖北等地区中标额排前列。中国中冶2024年新签单笔合同额在人民币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程承包合同项目共85项,合计金额为1695.4亿,占新签合同额的13.58%,从此可见中国中冶的大单经营能力还是很强悍的。10亿以上的重大项目清单具体如下:在这些10亿以上且独立中标的重大项目中,具体到每家的独立中标额如下:中国五冶、上海宝冶、中国二十二冶、中国一冶等在大项目独立中标额方面暂时处于领先地位。而对于年度新签合同额,有的企业已经公布了。比如上海宝冶2024全年完成新签合同额超1500亿,营业收入超700亿,以坚毅前行的奋斗姿态、稳健经营的发展业绩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2024年中国中冶继续在冶金建设市场中保持绝对引领地位,成功中标一系列大型高端冶金项目。其中,中标山西晋钢智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氢冶金项目,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专业服务;中标贵州能源水城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煤焦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当地煤焦化项目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在海外冶金建设市场,中国中冶成功签约玻利维亚锌冶炼项目,该项目是玻利维亚数十年来开发的处理规模最大、投资额最高的有色冶金项目,进一步扩展了中国中冶的海外冶金建设市场业务版图。同时,中国中冶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牵头建成全行业钢铁低碳服务平台;持续聚焦钢铁行业关键技术加大攻关,重点打通技术创新向产业创新的“通路”,在先进工艺、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不断构建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引擎......中国中冶作为隶属于中国五矿的特大型建筑央企,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确定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基本建设的主力军,在改革开放初期,创造了著名的“深圳速度”,位居ENR2023年发布的“全球承包商250强”第5位。中国中冶可追溯至新中国最早一支钢铁工业建设力量,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从1948年投身“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的建设,到建设武钢、包钢、太钢、攀钢、宝钢等,先后承担了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要生产设施的规划、勘察、设计和建设工程,是构筑新中国“钢筋铁骨”的奠基者。近年来,中国中冶凭借在钢铁冶金全流程、全产业链领域70余载积淀的技术和资质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巩固提升冶金业务、优化提升房建业务、扩大提升基建业务,在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城市更新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逐渐形成了以冶金建设为“核心”,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矿产资源、检验检测、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和水务环保为“特色”的“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多元化业务结构。2024年已经结束,期待2025年中国中冶创造新的辉煌~100套路桥隧安全交底
100套路桥技术总结
100套岩土施工方案
100套施工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
100套项目成本控制资料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