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播出的《好团圆》,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家庭观”新的思考角度。
本剧以向家三姐妹的婚姻、亲情与成长为主线,讲述了她们直面现代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中的诸多困境与挑战,超越自我不断成长的故事。
昆山小城 温婉水乡
拓展“地域文化”的题材表现
从“京味”“海派”到“西北风”“东北风”,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影视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在近年我国的电视剧创作中,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文化成为一抹亮色。
《好团圆》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地域空间:昆山。
虽然只是一座县级市,但西连苏州,东邻大上海,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繁荣的经济,有“江南水乡”的美誉。
《好团圆》中的很多矛盾起源并不是什么大是大非,而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未被满足。
父亲向郅军(丁勇岱饰演)、二女儿向中的婆婆(杨蕾饰演)、三女儿向南的小姑子(赵晓璐饰演)等,甚至活在“虚假的优越感”中。
随着人物关系矛盾的激化,他们的错误认知都被现实生活无情击碎,被迫重新思考人生的目标和意义,而他们的诸多处事风格、性格特点与成长环境、生活地域有一定的关联。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代表性的空间元素,到个性独特的人,《好团圆》中的人物形象,带有很浓的地域特点,丰富了电视剧的人物画廊。
成家立业 情感互联
重拾“家文化”的价值取向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家庭关系和谐是个人幸福和社会稳定的根本。
《好团圆》传递了向上的家庭观:团圆好,团圆难,再难也要觅团圆;真正的团圆不仅是家人团聚在一起,还意味着家庭成员要共同努力、彼此关爱,互相理解、包容和支持。
该剧把关注的焦点聚焦于“齐家”这一具体功课上。
剧中的老父亲向郅军,是邻居们羡慕的人生赢家。
处于黄金年华的三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老两口和睦,三姐妹有出息,再和美不过了。
关于“齐家”,不仅父母一辈,孩子一辈看上去都已经是“学分修满”的状态。
可三个女儿看似完美的婚姻却遇到了重重考验,博士丈夫婚内出轨,无理婆婆粗暴干预,富豪丈夫婚内家暴。
但她们没有因此被打倒,而是在以自我觉醒为先导、父母之爱为托底、姐妹之情为互助的合力中拔节生长,相互温暖、相互鼓励,重新并肩出发,为构建和谐大家和美满小家继续努力。
《好团圆》传递了倡导家庭成员相处中以“仁”为贵的家庭观。
向郅军努力做一个“好爸爸”,主动承担起养育侄女向南(王玉雯饰演)的责任,甚至给她更多偏爱;
职场精英大女儿向前(白百何饰演),不仅努力工作成为小家经济上的顶梁柱,还自觉履行大姐责任,帮父母妹妹排忧解难;
婚姻受挫的二女儿向中(李纯饰演),虽然与婆婆发生过激烈冲突,但是在婆婆生病、与丈夫和好后,主动分担照顾婆婆的工作。
超越自我 拔节生长
展现“群像人物”的多彩色调
《好团圆》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点,没有“主角”,也没有“主角光环”,以“树型结构”构建出重量均等的人物关系:
向家父母——三个女儿——三个女婿——婆婆小姑等相关人物。
这些人物个性鲜明,“个个是自我生活的主角”,不仅各具“典型化”意义,也是故事多元冲突中非常有力的一极,观众也在各种争论的碰撞中思考“团圆”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好团圆》以向家三姐妹作为主要婚恋样本,展现了处在不同年龄段、陷在不同困境中女性的觉醒、成长与突围。
老大向前35岁,职场与家庭的全能选手,再婚中又起波澜;
老二向中31岁,小时候缺爱对情感高度依赖,已婚却因无法忍受丈夫不求上进,遭遇情感危机;
老小向南26岁,小家碧玉型,备受父亲宠爱,喜欢自由却掉进控制型婚姻的陷阱。
她们经历挫败,却一直努力再出发,给了那些渴望家庭团圆幸福的当代女性很多启发。
除了向家父母和向家三姐妹以外,剧中多位人物自带话题热度。
例如,向前丈夫高平(章涛饰演),虽有博士光环却自卑虚伪;
向南小姑子江家巧(赵晓璐饰演),刻薄虚荣又是恋爱脑;
向南丈夫江宏斌(于谨维饰演),控制欲极强甚至使用暴力;
向前职场搭档柴进(夏雨饰演),甘当护花使者、细心体贴;
向中的奇葩婆婆(杨蕾饰演),个性强到伤害自我……
人都是痛醒的,有句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真正叫醒一个人的,不是道理,而是“南墙”。
《好团圆》塑造人物的特点:
第一是没有“完美”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bug”(缺陷);
第二是给予人物足够的成长空间,把重点放在人物的“成长”上;
第三是让人物在重大磨难中“头撞南墙”,自我觉醒拔节生长;
第四是让人物从自我个性张扬,到换位思考、接纳包容,当剧中人物开始相互理解和包容时,神奇的变化发生了,甚至关键时候还能化敌为友。
从女儿、妻子到母亲,从家庭到职场,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到同事关系,女性在人生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功课和考验,如何能够修得爱情美满、家庭和谐、事业有成的幸福人生?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家庭题材剧能够引发广泛持久关注的重要原因。
《好团圆》没有提供标准答案,但是却抛出了一个个值得热议的话题。在中国的家庭观变得更加多元的新时代,这样的讨论和争议是有价值的。
评论员 张文娟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更多精彩央视剧评点击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珺
责 编丨罗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