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大型漆壁画在创作过程中
要克服多少困难?
作为一项国家交办的重大艺术项目
作品如何呈现最佳艺术效果?
作品在成功创作后
它又能给业界带来哪些重要的启发?
昨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大型漆壁画《长城颂》创作文献展开幕前,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的业内人士围绕《长城颂》的创作理念、技法创新,及其对漆画艺术发展的影响等话题开展深入研讨。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张敢主持。
研讨会在厦门市美术馆召开。
研讨会开始前,《长城颂》主创程向军教授向研讨会嘉宾介绍了这部作品创作的缘起、思路、面临的困难以及他和团队如何想办法解决难题最终完成作品的过程。分享中,程向军详细地讲解了创作的思路,以及“破题”的方法,同时,他还不时“揭秘”一些创作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让在场嘉宾无不对他的专注投入、极强的艺术创造力以及解决难题的能力所折服。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作为主题艺术作品,《长城颂》充分利用漆画的材料肌理特性,将壁画巧妙融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这一公共空间,展现出宏大主题性叙事与艺术性的统一,为大型漆壁画创作和长城主题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程向军表示,开这个研讨会之前,他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的。“有点遗憾的是,大家对这幅作品有太多的肯定,批评得有点少。”程向军谦虚地表示,知道自己做得还不够,希望今后还有机会,针对这幅作品开展批评,让他在专业上再进步、再提高。
《长城颂》被放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它已远远超出一幅山水画的概念,超出一般公共空间壁画的功能。程向军教授在创作过程中,对其严肃性、学术性、功能性、材料合理性都做了充足考虑,最终呈现出这样一件优秀的作品。《长城颂》创作的题材、内容,甚至色调、造型都是有要求的,要完成这件作品是非常有难度的。很多时候,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很难去彰显自己的艺术个性,在主题绘画前,你必须退隐个人主张。从此次展览的油画写生、创作手稿中可以看到,程向军教授在疫情期间多次克服困难到长城去采风,形成了很多想法,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最后呈现出了能够真正代表中国精神,展现中国人民志气的长城形象。
我认为《长城颂》这部作品自始至终都传递着两个字,那便是“精神”。就跟这部作品的主题一样,长城本身就是一种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这是一项非常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同时又是在疫情时期,程向军教授带领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个中甘苦外人很难感知。我跟向军老师相熟,我知道他在创作期间做了大量的油画写生,这也是最终作品能得以完美呈现的前提。同时,在我看来,面对这样一个巨型作品,几乎不太可能在有限的紧张时间内完成。但向军老师和他的团队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人钦佩。感谢向军老师将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全方位呈现,也让更多人了解漆画、认识漆画,让漆画艺术创作队伍以及漆画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不断扩大。
浙江传媒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教授、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杨大伟:
创作这件作品有四难
在我看来,创作这件作品有四难:一是长城题材的作品太多了,画不好就容易显俗气;二是尺寸特别大,要用漆的材质把600平方米的画幅铺满;三是公共艺术的呈现,很容易被胡乱解读,产生歧义;四是安装过程艰难,100块漆板,每块就有135公斤。但是程向军教授的团队很好完成了这幅作品,他把长城化作龙的概念,做了特别有智慧的处理和表达,通过漆画的创作,让大众在公共空间里感受漆的艺术,这是中国美术界的骄傲,是中国漆艺未来创作的一次启示。以前我从没想过漆艺可以做这样宏大的一个艺术创作,这件作品让我看到漆艺作为大型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对漆艺有了更多期待。
作为漆画界的一员,我要向程向军老师致敬,他做了大部分人做不了的一件大事。当我第一次站在《长城颂》面前时,非常震撼,我认为这件作品充分考虑了漆画与空间的关系,一幅漆画不是在什么空间都可以陈列,因为漆画与空间关系的协调性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认为这件作品的成功之处有一点,那便是,它采用了最合适的漆画技法,然后呈现最棒的空间艺术效果。另外,壁画作品注重整体协调性,由于这件作品需要将分解开的100块局部画面重构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其中不仅要做到造型的整体性,还牵扯到作品的光泽度、漆的色彩的整体呈现。我认为,整个漆画界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对整体效果进行把控的创作,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程向军老师的这种超高的综合能力,让人钦佩。
《长城颂》无论从体量还是艺术效果上,都是一个鸿篇巨制。这件作品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很好处理了三大关系。一是工艺性和绘画性的关系,这件作品的工艺难度是难以想象的,在最终完成前,许多地方都是半抽象的,每块板之间怎么衔接,最后色调怎么统一,都是难点,最终完成度这么高,和主创的智慧和艺术修养密不可分;二是主题性和诗性的关系,作为国家级重大题材示范项目,在各方面都有严格限定的情况下,还要呈现充满激情和灵感的诗意表达,对创作者来说是巨大挑战;三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关系,这幅作品很好继承了中国古典山水画和新中国以来新山水画的传统,同时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手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是对这三个关系的很好平衡,最终得以有一个很完美的作品呈现。
我觉得这件作品是一个纪念碑性的主题表达。纪念碑性是一个学术用语,人类历史上的很多伟大的工程,都具有纪念碑性。向军老师的这件作品以长城为题材,长城既是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层面。我认为这件作品诞生后便具备了纪念碑性,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看到文献展上的长城后,跟我想象中的长城的概念形象是比较吻合的。在风格上,我认为这件作品既有中国画的韵味,又有油画的色彩优势,整体透露出境界雄浑的风格。另外,我认为这件作品是应时代需要而创作的,作品体现了如何描绘这个时代,回应时代需求。此次展览最大的亮点是沉浸式的数字媒体展示,我认为在融媒时代,这还不够。这么好的一件作品还没有完成它的“破圈”,我建议,还可以继续通过融媒传播的方式,继续讲好展览创作的故事。希望通过展示和传播,让这件作品在诸多长城题材中,成为呈现历史价值、代表新时代艺术标杆的作品。
从壁画创作的角度来看《长城颂》这件作品,它很好呈现了壁画的很多特殊属性。在建筑空间属性上,这个壁画非常注重和建筑有机融合在一起,壁画是对建筑外台阶的一个延续,同时壁画颜色也与序厅地面颜色形成关联。在宏大性上,这件作品不仅尺幅宏大,表现主题也具有宏大性。在工艺材料多样性上,选择以漆材料来制作壁画。在工艺性和长久性上,注重与建筑紧密结合,形成共生关系。在时代性上,这幅壁画有非常多技术突破,比如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辅助创作;在漆艺创作中,用蜂窝铝板取代传统木胎底板,对漆面进行哑光处理等,为未来大型漆壁画创作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径。这些问题都是一个传统漆画家转型为公共壁画家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会受制于一些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大型化和公共化的探索。
长城的文化意义首先体现在它的精神上的,从精神表达层面而言,这件为建党百年创作的《长城颂》无疑增添了新的意蕴和内涵。这部作品不仅象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所颂扬的民族精神,同时,在建党百年的特殊节点上,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初心永驻的一种生动写照。从壁画传统和工艺传统的关系上来看,《长城颂》可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中国作为拥有几千年漆艺传统的国家,在漆艺传统上创新发展的漆画,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画种,漆艺画所绘制的带有民族历史元素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会开辟更多中国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新天地。
《长城颂》这件作品在置景布局和意境造设上,非常典型地借用了“三元法”。在作品创作中,程向军教授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和实地考察,包括对长城不同建造段,不同角度的记录,在最终呈现的作品上,对于深远、平远、高远这样一种造设手段的调用是非常明显的。从绘画语言上来说,它创设的出发点是对于皴法的运用,这幅作品借鉴了山水画的大的山势走向、大的脉络传承,但是更多的是体现了山体的体量感和坚实感。回归到这幅画的画种,其实漆画从诞生之初就是一种亲近人民的艺术,或者说它是被中国人“用出来”的一种艺术形态,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很多漆艺的生活器具,所以这一特点要求漆画在当代是必须要讲究生活的。
《美术》杂志社副社长张瞳:
作品的力量感染观众
在创新性上,《长城颂》不局限于漆画的创作,还采用了中国画、油画等多种元素,同时还采用了中国山水画的综合性的视觉构图和空间处理。作品强化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画面限制在红、黑、白、黄等几色中,充分凸显这几种颜色的纯正感,色彩间拉开合理距离,形成明快、热烈、厚重、激进的中国传统式的色彩意蕴。从文脉的赓续性来看,作品对长城的描绘不仅仅是对长城这一历史文化活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漆画艺术的创新,《长城颂》展示了长城的壮丽景色,更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作品背后所深藏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来看,《长城颂》承载着新时代以来中国壁画从复兴到繁荣的重任。它虽然采用了壁画的绘画语言,但绝不是仅限于壁画的本体语言阐述,而是将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使之更能凸显出壁画这种公共性的视觉要素。相信每一位站在《长城颂》作品前的观众,都会被这种精神力量所感染。
《长城颂》首先是一个艺术作品,从绘画方面看,它更多参考了中国画的基本构图,采取了仰视和俯视相结合的角度,两种视角叠加,让我们看到这件作品时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感;画面以红色为主色调,恰好暗合了中国画发展的时代性,为作品增添了很多色彩。从材料上来看,这是一幅漆画。过去漆工艺主要做的是日常生活中实用性的物品,上面的纹样都是装饰性图案,当它转变为绘画后,就变成了纯艺术,要调整材料语言使它更具有绘画性。这件漆壁画进一步改革了漆的材料和绘画形式,让漆这种材料更适合展现绘画本身,为漆画发展开出一条新路。从功能上来看,这是一幅大型壁画,创作难度极大,在工程和设计上开辟了新方向,其发展出来的新工艺、新技术今后可以有更多更广泛的运用。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邬秀君 卫琳 摄影:林铭鸿
编辑:曾欣悦 审核:蔡文演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