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屈一指的当属“稠饭”,山丹人对它的喜爱早已深入骨髓。尤其是在雪花纷飞的时节,一碗热气腾腾的“糁子稠饭”堪称餐桌上的王者。“糁子稠饭”亦称“稠饭”。制作时,先将“糁子”倒入锅中煮沸,加入适量食盐,随后缓缓掺入白面或青稞面,同时用筷子或擀面杖匀速搅拌,直至面粉与“糁子”完美融合,形成软糯的团状。
品尝“稠饭”,更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舌尖派对”。须在其中心捣出一个“窝窝”,再将油泼辣子、蒜泥、陈醋等佐料倾入其中,搭配清爽的腌咸菜。一口下去,滑溜爽口的口感瞬间在舌尖上绽放,仿佛一股暖流顺着喉咙直抵心田,将周身的寒意驱散得无影无踪。
若论山丹美食中的“明星”,山丹羊当仁不让。大西北的羊品质优良,山丹羊更是优中选优。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山丹羊的肉质鲜嫩无膻味,肥瘦比例恰到好处。在山丹过冬,若未品尝这正宗无膻味的羊肉,定会留下遗憾。当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羊肉带来的温暖成为身体的渴望。山丹羊肉的烹饪方式丰富多样,其中“羊肉焖卷子”堪称一绝。这道菜以鲜嫩的羊羔肉为首选食材,先将羊肉切成块状,待锅中热油滋滋作响、香气四溢时,倾入锅中爆炒至八分熟,再加入调料和适量清水焖炖。与此同时,将和好的面团擀开,均匀抹上一层油,撒上葱花,卷成二指宽的卷子,切成寸段后放入锅中继续焖炖。待面熟肉烂,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面与肉相互交融,吃面满口喷香,食肉肥而不腻,不仅口感绝佳,还具有滋补身体、驱散严寒的功效。因此,每当有宾客登门,山丹人总会以这道美味佳肴盛情款待。
而在山丹的美食版图中,“炒拨拉”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吃山丹炒拨拉,骑骏马闯天下”,这句口号生动地诠释了炒拨拉在山丹人心目中的地位。冬日的夜晚,山丹县新城区焉支巷子的炒拨拉店内,店主王师傅手法娴熟地开启美食“盛宴”。他将切好的羊肝、羊肺、羊肚、羊肠等食材放置于炽热的铁鳌子上,佐以葱花、蒜苗,撒上几勺盐和辣椒面,随后用猛火爆炒。待到食材七分熟时,放入几块白饼块一同翻炒。不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美味可口的炒拨拉新鲜出炉。食客们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大快朵颐着这道美食;操着一口亲切的土方言,畅快地“喧”着家常,兴致高昂时,还会划起穗子拳,“展”露豪情壮志,再饮上一口精心熬制许久的“枣儿茶”,那滋味,别提有多惬意舒畅了。
山丹的美食舞台上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牛娃子饭”。每年冬至,山丹人都会遵循传统,“嗷冬至”(在山丹方言里,“嗷”有热闹庆祝、郑重迎接之意,“嗷冬至”便是山丹人以热闹欢腾的形式欢庆冬至佳节,期间伴有诸多民俗活动)“吃牛娃子饭”,这已然成为冬至山丹县独特的文化符号。
制作“牛娃子饭”时,需将和好的面团精心揪成蚕豆般大小的块状,再用特制的梳子轻轻摁上梳状花纹,原本普通的面团瞬间摇身一变,成为中间大两头小、栩栩如生的“花牛犊”。将这些“牛犊”煮熟后与炒好的肉菜烩在一起,便成就了一大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牛娃子饭”。当日,山丹还会上演一场万人空巷、热闹非凡的冬至民俗文化旅游节。人们同吃“牛娃子饭”、欣赏民俗文艺节目,虔诚地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如今,山丹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品尝这些特色美食,感受山丹独特的民俗风情。当地政府也积极推动美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通过举办炒拨拉节、冬至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美食节与民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山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传承传统烹饪技艺的同时,山丹县的厨师们也在不断创新,尝试将现代烹饪理念与当地食材相结合,为古老的山丹美食注入新鲜血液。
莫负山丹冬味,这里不仅有令人垂涎的美食,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热情好客的山丹人民。行面拉条子、糊饽、拨鱼子、野蘑菇揪片子、羊肉掐疙瘩……每一种热气腾腾的山丹味道,皆是一份冬日里的温暖慰藉。还等什么呢?快循着美食的馥郁香气,奔赴山丹,开启一场舌尖上的暖心之旅吧!(山丹融媒记者 吴鹏)
一审:陈 蓉
二审:杨建刚
终审:彭 仁
点击在看送你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