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四普”包市专家王春波:文物普查不是简单记录,而是与历史对话

文摘   2024-11-25 10:57   山西  




自今年5月份以来,全省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转入实地调查阶段已有6个多月了。在此期间,临汾市积极推进普查工作,深入实地开展调查,“四普”队员们跋山涉水、奔走各地,为全面摸清“家底”挥洒着汗水。
  

在忙碌的调查队伍中,经常能看到一个身影,在那里为队员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他,就是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研究员王春波,同时也是此次“四普”工作中临汾市包市专家。




王春波(左三)赴实地指导临汾市的“四普”工作。





深入实地,随时为队员答疑解惑

  

“这个古建筑是什么年代呢?”“它有怎样的价值?”“能不能登记到四普名录里?”……每当遇到这些拿捏不准的问题时,临汾“四普”的队员就会咨询王春波,有时是打电话,有时直接微信视频。除了随时答疑解惑,每周,王春波还会去各个县进行现场指导,频繁在路上往返奔波。

  

临汾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形地貌复杂,又是一个文物大市,全市17个县(市、区),共8300多处文物,因此“四普”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自从“四普”文物工作开展以来,临汾市“四普”办向各个乡办发布了文物征集公告,收集到很多新线索。

  

根据线索,普查队员在侯马市张村乡褚村发现一间小房子,外表看上去很不起眼,和普通民房差不多,因此不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登记。王春波到现场实际勘察以后,发现有两块碑,记载的都是捐款人的名字,一块是《重修观音堂碑记》,上面显示这里曾是观音堂,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进行了重修;另一块是《□街人等因巡更夜黑众人公议各施油银开列于后碑记》,可以看出这里曾是巡更人夜里休息的地方。“有些建筑虽然简单,但是它包含的信息量和价值较高。这间房子及两块碑可以反映出山西明清时期乡村生活的一个侧面,村里晚上会有巡更的人,相当于是维护村里安全的保安。对于文物建筑来说,不能只研究建筑结构及用材,而是要研究其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状况、经济状况或生活状态。文物不能仅看到眼前这个物体呈现的状态,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等外延才是重要的。”王春波说。


在侯马市张村乡西里村发现的娘娘庙。

  

在侯马市张村乡西里村,还发现了一座“娘娘庙”,经王春波现场鉴定,它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这座庙面阔五间,保存了明清两代的彩绘,梁、檩、枋等主要结构尤其脊檩、中金檩、檐檩上都有彩绘,且保存得很完整,比较少见,对今后研究我省明清彩画的地方风格传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殿内还残留有悬塑痕迹。不过现场所能看到的文物信息也比较有限,有些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村里人管它叫娘娘庙,但是它的体量非常大,一般的娘娘庙比较小,像这么大的我估计它的正规名字应该是后土庙或观音庙。这个殿的题记是明正德年间修建的,但是它的平面布局可能比明代还要早,应该最迟是元,因为它的神龛是在中心,而不是靠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早期特点或形制。”

 

娘娘庙彩绘。

 

经过走访村民,王春波了解到,这个村是清末河南人迁移过来的移民村,移民过来时这座庙宇已基本荒废了,因此村民并不清楚原来的格局,需要再进一步查资料。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庙宇作为粮仓保存了下来,而且每年都会对屋面进行简单的防雨修缮,才能一直保存至今。“目前在庙里没有发现相关碑刻。这个村位于汾河南岸,地貌曾发生过改变,因此有可能在地下埋着,普查结束后应该会重点进行勘探发掘。”王春波说。

  

长期在一线工作

从文保新人到“老专家”

  

22岁时,王春波从太原理工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之后去了原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并长期在一线工作,为古建筑保护事业奉献了一辈子。今年,他已经62岁,退休两年了,但仍继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发光发热,为山西古建筑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文物局决定编辑出版一套中国文物地图集。那时,王春波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被单位派去参加山西分册后期的工作,负责补充襄汾、阳城两个县的部分资料登记工作。“那次大概去了两三个月,每天按照目录出去走访调查,到现场拍照记录、绘制草图。当时还没计算机,都是自己手绘。”回想起那段日子,王春波笑着说,“出去调查坐的都是‘蹦蹦车’,没有防震设施,跑在路上特别颠,每次出去就是一天,晚上回来屁股颠得还疼。坐这种车出去走村串巷也有危险,尤其在阳城都是山地,一个不小心就翻车了。”

  

2008年,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普查队员开始进行地毯式“搜索”。在全省来说,临汾的文物遗迹数量最多,因此工作量也大。当时,王春波就是包市专家,负责临汾全市地上文物古建筑的实地调研、资料审核等工作,“由于参加‘三普’的队员大部分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工作,缺乏经验,所以在登记时可能会出现用词不准或绘图不准确的情况,我都要给他们具体修改。8000多条目录,每一个都得校对,一个一个地修改。”最难的一点是,当时很多普查队员不会建筑绘图,王春波又充当起“建筑制图老师”,教大家如何在电脑上用CAD软件为古建筑绘图,为临汾市培养了一批绘图高手,“现在,每个县最少有一个技术骨干”。

  

在山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王春波依然是临汾的包市专家。20多年来,他还参加了许多临汾的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如汾城古建筑群、汾西师家沟民居、临汾铁佛寺、霍州州署等,因此省“四普”工作组在征求专家意见时,王春波主动要求到临汾,“因为对临汾特别熟悉,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

  

与前两次相比,“四普”的信息采集手段更加科技化、数字化,而且也更加细致,要求队员尽可能地丰富完善文物信息。王春波介绍,“四普”大量的工作是在复查核对“三普”的成果,同时增补新发现。“比如说最初我们培训时考察一个民居,‘三普’登记的信息很简单,就是‘一座正房’,但我们实地走访后发现它原来是两进院,现在留存的是二进院的正房,那么这次核对就要把这个信息补充进去,写成‘二进院正房’。”王春波说。他还给队员增加了一个新的任务,即调查民居类建筑时,最好拍一张真正的房主或者传承人的照片,留存到记录里,这样信息量就更丰富了。

  

“四普”要应普尽

记录也是一种保护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入实地调查阶段以来,我省各市的普查组坚持“应普尽普、应查尽查、应细尽细、应保尽保”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建立协作机制,多措并举高效推进普查工作。截至目前,临汾市的“四普”工作已完成超过40%。

  

对于接下来的“四普”工作,王春波强调,还是要做到应普尽普,尽量不要漏掉,因为文物普查不只是文物工作者的事,也是对各行各业历史的一个记载。在“四普”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消失文物进行核查。有些文物因为某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而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也需要写清消失原因及消失时间等,这样才更有史料价值,对今后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哪怕它将来消失了,现在的记录也是对它的一种保护,一种信息的保护”。

  

“因为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是有限的,也许你认为不重要的,可能后人认为很重要,只是你目前没有发现它的文物价值,所以说能记录地尽量去记录它。不要因为个人的认识不足,造成了信息的缺失。”王春波说。




来源: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南丽江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曹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内容及图片视频如涉及侵权等问题

请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山西晚报
根植三晋大地,以不断增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眼光,肩负起主流媒体的使命和责任。始终致力于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构建“主流叙述”,关注民生冷暖,尽心服务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