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共建新中心︱去有风的地方,遇见余杭版“阿勒泰”!
政务
社会
2024-10-04 12:02
浙江
新时代大潮奔腾不息,新中心建设阔步向前。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之际,余杭发布推出《奋进新时代 共建新中心》国庆特别报道,用小切口讲述余杭在经济、建设、文化、民生、治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城市新中心之窗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画卷。
热播剧《我的阿勒泰》勾起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向往。
其实,不必远行,这股“治愈系”旅行风——绿色的稻海、蔚蓝的水库、鱼鳞坝的嬉笑……在余杭漕雅线上都能遇见。十年来,余杭的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宽敞平整的漕雅线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黄金之路,释放出乡村无限潜能。
夏天,漕雅线沿线清凉惬意的鱼鳞坝和露营地备受游客青睐。
“现在农村道路越来越好了,没事的时候我就会带着孩子出来,看看美景放松一下。”住在未来科技城的陈先生趁着周末带孩子在鱼鳞坝玩耍。
漕雅线沿线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为深入推进漕雅线沿线文旅产业发展,余杭启动“美丽公路”建设项目,将漕雅线沿线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美丽乡村、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各景点互通的旅游大环线。
交通环境持续优化,加速了沿途民宿、村咖、餐饮等业态的聚集和蓬勃发展。
今年上半年,漕雅线沿线累计吸引游客313.4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16.6%,盘活了农村特色资源,深刻改变了农村面貌。
在鸬鸟镇,鲜脆多汁的蜜梨从枝头摘下后,搭上快递踏上漕雅线,次日清晨就能抵达杭州其他城区乃至省外。
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串联起了城市和乡村,也带动了城乡客货双向流动,让漕雅线沿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照进现实。
得益于农村物流和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优势,余杭一批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快速发展,有效缩短重复运输里程约65万公里,平均节约快递运营企业运输成本近330万元。
此外,随着杭州西站至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专线开通,杭州西站、地铁3号线、径山花海、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被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高速旅游通道。专线途经漕雅线,让省内外游客可以高铁公交快速换乘,实现高铁、公交、地铁、景区无缝衔接。
把事做到百姓的心坎里,正是余杭区持续完成民生实事项目的本意。即将开通的太平车站至黄湖公交站的2548路公交,线路经漕雅线、双后线等重要道路,保障了太平及漕雅线附近群众至黄湖镇的出行需求,之前群众出行需乘坐497路(原)票价4元,现在仅需2元。
目前,余杭客运通村率、行政村公交车通达率、符合通行条件的自然村公交通达率、AAA级及以上景区公交覆盖率均达100%,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连续四年达5A级水平。农村群众“出门柏油路、抬脚上客车、快递到家门”的愿景已成为现实。
余杭推动漕雅线的旅游资源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漕雅线直达绿水青山、农庄果园,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提供了交通基础。
一条公路何以改变一个村庄、带富一方百姓?鸬鸟镇村民陈梅生对此深有感触:“原来是泥巴路,车进不来,我们只能自己用三轮车、拖拉机运出去。现在路修好了,车可以直接开进场地,让游客摘最新鲜的梨,成本、运费都降了。”
路,是出行的通道,更是发展的希望。在径山镇四岭村,过去因交通不便,好茶难卖。这几年美丽公路建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村民收入节节高,四岭村集体收入也是年年增。在漕雅线的带动下,沿线村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5.5万元,真正实现了百姓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
漕雅线就像飘在初秋绿海中的一条银丝带,因势顺形,向前延伸,成为我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今,一条条美丽农村路串起沿途一片片好风景,改变了百姓出行体验,助力交旅融合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稿 | 区融媒体中心 区交通运输局
记者 | 宋晗语
一审 | 吴燕
二审 | 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