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典型!余杭华兴未来社区获评2024年度省级优秀案例!

政务   2025-01-10 16:57   浙江  



华兴未来社区获评省级优秀案例



新年伊始 万象更新 喜讯频传

近日,省提升办公布了

2024年度未来社区建设优秀案例名单

全省共有22个社区获评

杭州3个社区成功入选

其中,余杭华兴未来社区榜上有名



GOOD NEWS




优秀案例介绍


瓶窑镇华兴未来社区

专项联动、空间挖潜,创建可持续运营新模式


华兴社区位于瓶窑镇老城区,背靠东苕溪、面向良渚遗址公园,社区建设单元41.67公顷,现有小区13个,受益人口6084人。社区内建筑以老旧小区为主,居民老龄化特征显著,60 岁以上人口占18.77%,曾先后获得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50多项荣誉。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社区以“华出彩,兴美好”为主题,联动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管网改造、危旧房治理等专项整体推进未来社区建设。



01

“三问”于民 对症开方 

破解“沉疴顽疾”治理难题  


问需于民摸清短板,“两条路径”共谋共建。一方面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居民需求,共获取有效调查问卷2170份,征求意见建议1000余条,绘制居民需求图谱16份;另一方面结合全省城镇社区体检工作,精准制定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危房治理+电梯加装”联动推进方案。



问计于民汇聚智力,“三个平台”共管共治。创新成立“桃源宣讲团”“桃源帮帮团”“桃源监督团”三大群众协商议事组织,发动居民参与未来社区建设运营。如施工过程中,社区发动“桃源帮帮团”开展多方协作,临时调度540余个停车位、100余个充电位等,高效回应居民“停车难、充电难”等诉求。



问效于民夯实成果,“一套机制”共评共享。健全居民反馈评价—滚改更新实施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项目回访、现场座谈等方式,实时了解群众对于项目成效的满意度。针对项目改造过程中居民反映的各类诉求,建立问题清单,定期回访,并将回访情况滚动更新,确保问题闭环解决。


02

专项联动 多向拓源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设施 


专项结合,同步联动综合整治。建立“1+N”统筹机制,以未来社区建设为主线,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治理、加装电梯等专项工作,实现“综合改一次”。完成外立面整治 6.9 万平方米,实现电梯成片加装35台,拆除重建危房2幢,安装智能充电桩80余个,改造地下管网 11 公里,以“干扰最小公约数”实现居民“幸福最大公倍数”。



多向拓源,创新落实资金保障。聚焦解决项目工程杂、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创新采用“EPC+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缩短工期并降低项目成本300余万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落实旧改专项债4000万元,上级补助资金950万元;引导居民自筹400余万元推进电梯成片加装、居民100%自主筹资拆除重建危房2幢,以多元参与推进“居民收益、企业获利、政府减压”的多方共赢模式。



精准挖潜,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利用空间置换、房屋征收、闲置空间再利用等手段,挖掘公共空间共计4732㎡,实现每百户公共服务设施面积约150㎡。盘活口腔医院1200㎡闲置空间打造一站式邻里中心,调配城管用房(原虎哥回收站)190㎡新增百姓健身房,嵌入式新建1200㎡停车场和楼顶花园,实现空间纵向复合利用。


03

运营前置 综合统筹

形成运营可持续发展机制


运营前置,实现社区集成发展。围绕更新“硬设施”,赋能“软场景”的理念,提前引入综合运营商,联动推进“未来社区+”方案编制工作,并引入多方资源参与共建,统筹片区居民需求和现状公共空间,系统规划5分钟、15分钟未来社区场景,实现社区资源共建共享共运。



打破边界,构建区域大物业模式。打破以“单个小区”为主体的传统物业服务边界,推动片区统筹调配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优化围墙内、外物业服务供给机制,形成片区一体化“大物业”服务供给模式,充分实现人力复用与设施联动,大幅降低物业成本,推动区域内小区“无物业清零”长效落地。



数字赋能,智慧平台实现降本增效。依托余杭“创享未来”全域数字化平台,归集形成符合社区管理、治理和运营需要的基础数据库。同时,打造“一网管小区、一键送服务、指尖议众事”的智慧物业管家平台,实现95%的事件都在物业/社区层面解决。


成功的优秀案例为浙江省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截至目前,余杭区已有60个社区纳入省级未来社区建设名单,建设覆盖率为59%,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目标,完成建设51个社区,建成覆盖率50%,数量和占比均位居省市前列。接下来,区住建局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推动可持续运营落地见效。


END



余杭住建
宣传余杭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分享余杭城乡建设成果,发布住建领域工作与服务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