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 从你我做起——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

政务   2024-11-10 12:24   广西  


每年的5-11月是我国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我们时刻要提高警惕登革热可防可控可治,关键在于预防。那到底什么是登革热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Q1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Q2

登革热主要由“花蚊子”传播

登革热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登革热不会人传人!


目前,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我国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5~9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即隐性感染者)。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有可能会被快速传播。

Q3

“花斑蚊”长什么样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

Q4

临床症状

【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骤起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C。一般持续3~7日。部分患者发热3~5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在1天后再度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为双峰或马鞍热。

【“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其他】乏力,恶心、呕吐以及纳差、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 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即隐性感染,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特别提醒



登革热的发病症状与感冒、流感等比较相似,注意以下3点区别:


1.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甚至40℃。


2.除发烧外,登革热患者常伴有骨头痛、头痛、肌肉痛,以及皮疹、出血点,有的患者还可能有拉肚子、肚子痛等消化道症状。


3.感冒引起的症状除了发烧外,则多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有境外旅居史或者国内有疫情的地区回家后出现发热、皮疹等情况,请务必第一时间到设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将外出情况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蚊虫叮咬或者近2周外地旅居史等,切莫自行服药或在小诊所就诊。

Q5

感染了登革热该怎么办?

如不小心感染了登革病毒,也不用过于惊慌。登革热患者一般预后较好,经及时治疗后,基本可以康复,但也有少数重症病例死亡的报道,请大家务必科学防范。登革热患者请注意以下几点:

A、注意休息。

B、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如扑热息痛等)处理疼痛,避免使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C、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和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

  如发现有任何严重症状,请尽快联系医生!

典型登革热致死率低于1%,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拖成重症,致死率超过20%。

所以,无论病情轻重,及时就医!及时就医!及时就医!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Q6

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一)环境治理

清理家中各种积水,水生植物5-7天要换水洗瓶一次,花盆底盘也不要留有积水楼宇外的露台,室外的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要定期疏通、平洼填坑、翻盆倒罐,清理废旧轮胎等措施。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蚀剂。

(二)物理防制

利用光、声、电等物理方法捕杀、诱杀或驱除蚊虫,如光诱器、电蚊拍等。


(三)化学防制

用蚊香、驱避剂、气雾杀虫剂等常用化学药物进行杀灭和驱避蚊虫

(四)生物防制

在水池、荷花缸放养观赏鱼类,在稻田、灌溉沟渠放养鲤鱼、草鱼等,通过放养鱼类消灭蚊幼虫。

(五)个人防护

在登革热流行区域流行季节,室内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蚊虫活动高峰时间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如前往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避免在蚊媒传染病高发时期到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区外出旅行。




主管| 中共平南县委宣传部

出品| 平南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 中国疾控中心

编辑| 林钆伶

责编| 林玉卉

审核| 韦挺松

签发| 余世昌

【转载需征得出品单位同意,转载时不得删减和更改原文内容。所有媒体平台首发权属于原作者】


今日平南
平南县委宣传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