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啦!防诈小课堂:网络游戏产品交易类诈骗

民生   2025-02-06 17:23   天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今日张家窝

小朋友,游戏玩得不错嘛!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我这可以领免费游戏装备,想不想要?
真的假的,发过来看看。


好孩子,“www.骗你没商量.com”,点击这个链接就可以领啦!




想必看到上面的对话,

喜欢玩游戏的小朋友们,

一定会点开链接试一试吧?

但是小编在此提醒广大游戏党,

千万不要相信,

因为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


网络游戏产品交易类诈骗
案例一:

小王在家玩游戏时,有一陌生人发消息给他,称想要低价出售游戏账号。小王很感兴趣就添加对方QQ,对方称小王是未成年人需额外付“押金”,并称等交易流程结束后押金会全部退还。小王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对方又提出转账有误导致账号冻结,让小王下载了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并让小王用家长手机进行验证。小王登陆父亲银行APP后,分三笔转账给对方。小王前后共转账3万余元,但游戏账号依然无法使用。小王发现自己被骗后报警。


案例二:

小李拿家长手机上网时,看到“免费赠送游戏皮肤” 消息并信以为真,加了“客服”微信进行咨询。对方询问小李玩什么游戏并称可以赠送游戏皮肤,随后发来二维码,称进群后可以领取游戏皮肤。小李进群发现大家都领取到游戏皮肤,就按照客服的要求点击链接进入领取,进入后点击领取显示违规操作, 对方谎称因小李是未成年导致公司财务冻结,需配合解冻,后对方又冒充人民警察告知小李要听自已指导,让小李屏幕共享并使用家长手机支付宝进行转账,被骗2万余元。


诈骗分子首先会在游戏社区或网络平台发布“高价买卖游戏账号、道具、皮肤、装备”、“低价出售游戏币”等虚假广告信息或是以“免费领取装备、皮肤”为诱饵,引诱孩子下载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并以受害人为未成年人、需使用家长手机进行验证为由,诱导受害人绕过正规交易平台在虚假的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再以“注册费”“押金”为由诱骗受害人转款。在受害人转账后,诈骗分子会编造“系统监测到非本人账户”“未成年人需交押金”等说辞, 利用未成年人大多瞒着父母私下登录游戏、害怕受到责备等心理,不断要求受害学生继续转账支付,最后将受害人拉黑。


(图源来自于网络)


小编敲黑板啦!

在以上内容

你能提炼出哪些反诈关键词?

3,2,1

揭晓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免费
高价买卖账号
低价出售游戏币
需要缴纳押金!


反诈小贴士

1.诈骗分子会以“低价充值、高价回收、免费赠送”等引诱中小学生点击虚假链接进行诈骗。请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轻信任何网络上的“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的广告,买卖游戏币、游戏点卡等要通过正规网站进行操作。 


2.以未成年人需交保证金、账号被冻结等各种理由诱导充值解封账号的都是诈骗。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将短信验证码提供给陌生人。家长也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 不要让孩子知道手机锁屏密码和支付密码,不要将APP支付设置为免密支付。 


3.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96110咨询或拨打110报警。


所以你学到了吗?

小朋友们寒假在家的日子里,

一定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做一个反诈小榜样呦!

END

来源:西青反诈中心



今日张家窝
搭建小微网,服务大民生,促进大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