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这里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重要枢纽;70年前,新疆工业发轫于此。
如今,这里有700多万亩良田,勤劳的人民收获万顷金黄;这里是新疆的工业大州,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就是昌吉回族自治州。
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7 月15日摄)。何龙摄
昌吉州取“昌盛吉祥”之意,成立7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由1954年的0.4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329.52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了4955倍,比1954年翻了12番。
在70年的时间轴上,“巨变”是昌吉州的关键词。行进在时光隧道中,昌吉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释放新的创造伟力。
70年来,昌吉州展开了科技发达、创新活跃、绿色高效、产业兴旺的宏图巨卷,着力打造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成为新疆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州之一,描绘出一幅发展腾飞的壮阔画卷。
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变电工智能电缆产业园,智能码垛机器人正在数字化布电线车间作业(3月5日摄)。何龙摄
工业大州擎起产业长卷
历史的追光灯聚焦工业长卷,辉映出一个工业大州的梦想。
1958年10月29日,400余名建设者组成天龙钢铁厂钢铁独立营,汇聚原阜康县甘河子镇的一片山坡地,在茫茫荒野上夯下新疆现代钢铁工业的第一根基桩。
6个月后,滚滚铁水从天龙钢铁厂一号高炉奔涌而出,新疆第一炉铁水就此诞生,这里成为新疆工业的摇篮。
一片新天地由此开辟——天山南北远道而来的建设者披荆斩棘、开山破土,一代代工业人薪火相传,耕耘出昌吉大地的欣欣向荣。
位于阜康市上户沟乡的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坐落于天山东部的群山之中,是西北地区首座投产运行的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该电站通过落差达484米的上、下两个水库,实现电能的储存和管理。电力过剩时抽水储能、需求高峰时放水发电,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超级充电宝”。
“2023年11月,电站1号机组投产发电。项目投运以来,承担了西北地区电网调峰、调频、调相、储能、旋转备用和‘黑启动’等任务,同时,也实现了电能的余缺互济、时空互补,进一步提升了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优化了新疆和西北电网电源结构。”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伟表示,截至7月17日,该抽水蓄能电站已累计启动827次,运行时长4703小时,成功消纳低谷和新能源电量超过8.39亿千瓦时,发出清洁电力超过6.65亿千瓦时。
游客在天山天池景区游览(6月12日摄)。何龙摄
这是昌吉州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作为新疆产业基础最完整的地州,昌吉州拥有全国73%的工业大类,工业经济总量、规上企业数量、企业品牌数量、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均居全疆前列。
占地1.55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平均宽60公里。作为中国能源版图上的重要一员,准东开发区有着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预测储量约3900亿吨,是新疆五大煤田之一,是国家确定的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3900亿吨储量是什么概念?以我国年煤炭使用量计算,这些储量足够全国开采使用100年。目前,准东开发区已核准煤电装机规模2857万千瓦时,其装机规模约等于1.3个三峡水电站,占全疆总装机规模的三分之一。
20年来,准东开发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全国园区排名两年间跃升近百位。
在位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新疆华电木垒25万千瓦光伏基地8000亩的区域内,整齐排列着56万块光伏组件。在基地里,智巡V100固定式无人机智能机库成功突破了工业无人机需要飞手操作的应用壁垒,实现了全面“自动化”,同时实现了光伏场站智慧无人化清扫服务。该光伏基地维检区副主任冯耀龙表示,整个场区的运营工作人员只有15人。
截至7月19日,木垒已拥有新能源发电企业64家,新能源配套装备制造企业7家、在建9家,年底前有望建成全疆首个县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以“数”观“形”,一条坚韧向上的发展曲线跃然眼前。70年来,昌吉州工业发展腾笼换鸟、焕新赋能、迭代升级,成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位于昌吉市三工镇的新疆(昌吉)亚欧国际物流园中疆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园区,集装箱装卸车正在装卸货物(8月11日摄)。何龙摄
农业从“传统”到“智慧”
7月17日,在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手工拉面生产车间,拉长至2.5米的拉面静待下一个环节;电商直播间里,42道工序制成的手工拉面引得粉丝竞相涌入;麦田广场前,正在进行有机小麦面团“吹气球”比赛,游客纷纷驻足加油……
“2023年,我们村实现各类产业总产值5.6亿元,其中一产3.9亿元、二产1.4亿元、三产3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3.06万元。”见证了腰站子村从贫困村到“亿元村”蝶变的村党总支副书记刘长会,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
作为新疆四大粮食主产区之一,昌吉州拥有700多万亩良田,是国家重要的粮食、棉花、制种、苗木、番茄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也是全世界3个黄金葡萄酒产区之一。全州盛产50余种优质高效农作物,每年向疆外销售农产品占全疆的四分之一。昌粮、昌种、昌果等“昌字号”农产品享誉全国。
7月18日,在玛纳斯县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1.2万亩棉田边,一体化气象站的传感器正在对光照、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进行严密的监控监测。
在国家级数字棉花创新应用基地的控制中心,一块大屏幕动态展示着1.2万亩示范棉田的生产全貌,每一个地块都拥有专属数字编码和详细信息,随时可以调阅卫星遥感监测、智慧灌溉、视频监测、土壤墒情等物联网信息数据,对棉花的长势进行24小时监测。控制中心外,无人驾驶拖拉机在智慧农场地块中“行走”;在空中,无人机每两小时会自动开展飞巡;而在更高的空间,卫星遥感系统每3天便要“看”一遍这里的棉田。
在玛纳斯县,从种到收全程实现机械化。这得益于北斗卫星导航、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作业等多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2024年,该县110万亩总播种面积中有65万亩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数字“下田”,农事“上云”。如今,在昌吉州的田间地头,天上飞着无人机,地上跑着智慧农机,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四十个井子风电规划区,昌吉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50万千瓦风光储同场项目一角(7 月8 日摄)。何龙摄
全域旅游赋彩“诗和远方”
走进庭州大地,大自然就像是一个写意画家,把这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描绘得色彩斑斓、瑰丽奇特。
4月9日,天山天池景区迎来了今年首趟旅游专列,以上海、江苏、江西、安徽游客为主。在新疆14天的行程中,游客们的第一站便选择了天山天池景区。进入6月以来,该景区日均接待游客1.7万人次。
时间回到45年前。1979年7月,昌吉市至天山天池景区旅游班车通车。1982年11月,天山天池景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夕之间,她仿佛从神话中走来,惊艳了全世界。
走进阜康市城关镇山坡中心村,一片树林中,隐隐现出酒旗和火红的灯笼,沿着柏油路漫步而去,农家乐三三两两开在路边。
山坡中心村南接天山天池景区,北连阜康市区。该村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旅游业,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从事旅游行业,打造特色农家乐、民宿54家,每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村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
琴韵悠远,书香流长。一间书院恬静地隐于山水间,散发着文化旅游的魅力。5月19日,又一场艺术交流活动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举行。2013年,作家刘亮程来到菜籽沟村,为这个村落带来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菜籽沟村通过打造艺术家村落,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的文化内涵。目前,菜籽沟村有民宿32家,今年全村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同时,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也借助游客的口碑得以传播,从而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山如黛、麦金黄。目前,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已经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金色麦浪季。7月中旬,江布拉克景区花海如潮,远处壮丽的雪山和近处绵延的麦田构成一幅诗意画卷,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俯瞰庭州大地,一个个精品景区风光旖旎、一个个特色小镇摇曳生姿、一个个美丽乡村如花绽放,串联出一幅幅山水田园的大美画卷。
昌吉州有118个自然景区、600余处文物遗址遗迹、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3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新疆天山”“北庭故城”两处世界遗产及天山天池景区、江布拉克景区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均位于此。
北庭故城的城郭里,有着汉唐工匠的一钎一斧;康家石门子的岩画里,有着3000多年前的色彩艺术;天山天池的水面,闪耀着醉人的蓝色光芒;新疆塔西河国家森林公园里,森林像绿色的油画般令人神往;江布拉克景区内,万亩金色麦田绵延起伏,一望无际;努尔加大峡谷,壮美丹霞,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在这里,万木竞秀,一草一木都用力诠释着江山如画。在这里,牛羊不问来客,风吹草低处怡然自得。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积极谋划新布局、拓展新业态、建设新高地,在全域旅游发展宏图上挥毫泼墨,释放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年,昌吉州共接待游客4506.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7.61亿元。今年,昌吉州力争实现年接待游客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50亿元的目标。(文/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