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前,古人的脚印,落在了浙江,从此以后,演绎出深厚的文化沉淀。穿越时空,聆听历史的回响,探寻镶嵌在古迹风景中的岁月印记,在当代的繁华中寻找万年浙江的价值。
湖州,以丝闻名遐迩,城南的潞村古村落出土的一片小小的织片,为何被认为中国最古老的家蚕丝织品?4000年前的湖州先民是如何养蚕、缫丝的?又是如何利用器物织出布和绢的?钱山漾又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丝绸之源”?
山水清远,湖漾星罗棋布,一丝一绸,方寸之间至美至雅,这里是秀丽的江南水乡湖州。丝绸之于江南,是风俗、是习惯、是艺术,甚至是一个文化符号,而关于丝绸的一切,要从湖州城南7公里的钱山漾说起。江南地区习惯把湖泊称为荡、浜、漾,钱山漾因西面的一座小山,钱山而取名钱山漾,是东苕溪的一段。
钱山漾文化,距今4400年到4200年,是环太湖地区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最早对钱山漾产生兴趣的是一位热爱考古的学者,潞村人慎微之,他在中学时代,开始对古石器产生兴趣,每逢寒暑期回家时, 必作些调查、采集工作。
1934 年夏,适值大旱 ,钱山漾三分之二的面积干涸见底,乘此机会,慎微之采集到了石器多达二百余件。1937年,慎微之先后在《新湖州》和《江苏研究》上发表文章,对钱山漾的考古前途及与其他古文化比较等重大问题作了详尽的述评和研究,这是最早研究钱山漾遗址的论文。
1956年、1958年,钱山漾遗址经历了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以石器、陶器、竹编织物等为主的史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出土的绢片、丝带、丝线,是世界上迄今发现得最早的丝织品之一。最有名的莫过于一块2平方厘米的绸片,这是保留至今世界上最早的丝绸实物之一,让湖州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丝绸的发源地。
2005年、2008年,和2016年,钱山漾遗址又先后经历了三次考古发掘,几次发掘中,陶纺轮、纤维类物品,不少都与钱山漾时期的丝绸纺织有关。特别是纺轮的出土,这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纺织生产工具。值得一提的是,在钱山漾出土的200多件竹编器物。特别是,绢片、丝带、丝线等证明早期人类使用家蚕丝织物的证据,很多都在竹编器物里发现的。
在当地不少农户的家里,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编织竹篮的传统。专家认为,从出土的史前竹片编织器物到今天的竹器,工艺几乎一致,这种工艺传承了4000年。
那么,当时的钱山漾人究竟是如何织出布和绢?综合数次发掘成果来看,钱山漾时期人们用的织机是原始腰机。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过最为完整的原始腰机织机构件,到了战国时期,很多遗址中也曾多次发现腰机的织机构件。
此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遗址距今4700多年左右,属于良渚文化。但在几次挖掘,出土良渚、马桥不同时期的器物、丝织等遗存。
在生活用器上,钱山漾人和良渚人有完全不同的面貌。而且,它形式固定,有一定分布区域。比如鼎在古代是很常见的炊器,它有3只脚,立起来后,底部是空的,可以烧水、煮饭、煲汤。良渚文化流行T字形扁足,而钱山漾流行弧背鱼鳍形鼎足。
2014年11月,学术界正式将钱山漾一期文化遗存命名为“钱山漾文化”。钱山漾文化弥补了从良渚文化到马桥文化之间存在的缺环,在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存在着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这条考古序列终于完整。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湖州人跟蚕的缘分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一条蚕,一根丝,中国这一古老而绵延至今的产业奠定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由钱山漾牵出的这根纤纤蚕丝,重新勾起了人们对这一华夏远古文明的敬仰,如今,仍在源源不断地诉说着“湖丝遍天下”的盛况。
扫一扫
看《文化浙江大讲堂》往期节目
文化浙江,锦绣华章!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浙江新闻频道,每周日晚 21:20推出文化专题节目《文化浙江大讲堂》。
点告诉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