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灯笼
李春东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2025年的春节又到了,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儿时挑着的纸灯笼。
灯笼不知源于什么朝代,也不知流传了几百年几千年。它是一种古老的纯手工艺品,凝结了人们的很多智慧,代表的是一种吉祥和喜庆。
儿时的八十年代,许多老百姓的日子还不宽裕,过年的时候自然也就没闲钱买灯笼。我们就自己动手找些粗点的铁丝,先做个灯笼骨架,然后再糊上彩色皱纹纸,找个薄木板当底,安个小钉子扎上蜡烛,这样一个灯笼就算做好了。有的人为了更好看,在灯笼上再粘点花边。
那时候的村里晚上比现在黑的多,我们一帮孩子三五成群,提上各自的纸灯笼在村里到处转悠,比比谁的更漂亮。大街上,这边一盏灯、那边一片灯。只要有我们孩子的地方就有灯笼,就有欢声笑语。一直玩到蜡烛快要燃尽才肯回家。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好了,糊灯笼也就少了,家里大人会给买一种能折叠的纸灯笼。样式更多、也更漂亮美观。提起来伸展开了有方形的、圆形的、六角形的。它纸板做成的底上有一个小铁片夹子,能安一根小拇指细的红蜡烛。这种灯笼往起提的时候得讲究技巧,不能快、猛,否则带起的风容易把蜡烛扇灭,或者把蜡烛弄倒把灯笼烧个精光。
再后来,科技的进步,市面上有了装电池的灯笼,它是塑料灯罩,能转会响,五彩缤纷、各式各样。当然更找不见手糊的纸灯笼了。
如今,当我漫步在灯火通明的大街上,情不自禁遥想起儿时提着纸灯笼,和伙伴们嬉戏的情景。当下城市里的万家灯火再也找不见那种欢欣,但心情还是有一种暖热的冲动。
纸灯笼,是我记忆里最耀眼的灯火,是它伴着我走过曾经除夕夜那快乐的时光,几十年来,每每想起灯笼里的那簇明亮,就好像依然在我眼前跳跃着、闪耀着,在我心里摇曳着……
来源:李春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