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下午,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2024年度盘点发布活动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院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技术转移机构及科技企业等各界代表,共计300多名技术经理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2024年度十大新闻的重磅发布。
此次行业年度盘点工作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技术转移研究院、中关村智酷及转化果平台四大知名机构联合发起,过程中汇聚了150名行业观察员的敏锐洞察、20名评审专家的专业评判,以及55家联合发布单位的鼎力支持。旨在以全方位、深层次的视角,全面回顾与总结过去一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与宝贵经验,为行业的持续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自去年技术转移研究院首次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开展年度盘点工作以来,2024年度的行业盘点工作实现了创新升级,首次采用图文发布、视频发布与线下发布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全面展现行业风采。
1月,8部门联合发布《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
2024年1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联合印发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对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力求实现盘点筛选全覆盖、入库评价全覆盖、推广对接全覆盖,加大了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对于聚焦推动专利产业化、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作方案》的总体思路就是围绕“一平台、两端点、三个库、四步走”,着力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
截止2024年12月底,我国已完成134.9万件存量专利盘点和价值分析,形成可转化的专利资源库,按照产业细分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
相关链接:
3月,国内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大模型——“智者大模型1.0”正式发布
2024年3月14日,杭州市科技局、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成果转化领域大模型——“智者大模型1.0”。相较于通用大模型的“大而全”,“智者大模型1.0”汇聚全球技术资源,构建专业化知识数据底座,通过强化学习和微调训练深度开发而成,在成果转化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等场景应用效果具有独特优势。目前,该模型的数据库已汇聚了超过50万项成果、10亿条论文专利等信息,并征集了超过1万项技术需求。
成果转化大模型的应用将可能颠覆传统成果转化模式,重塑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相关链接:
6月,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联手完成总金额1亿美元科技成果转化
2024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章雄文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共同研发的抗肿瘤恶病质临床前小分子原创新药实现成果转化——与国际生物制药公司达成总额为 1 亿美元的全球权益合作。国际生物制药公司将获得这款小分子原创新药新药物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将有资格获得最高可达近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开发、监管、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基于全球年度销售净额的梯度特许权使用费。
相比传统大分子抗体药物生产成本高、运输与储存条件严苛的情况,小分子抑制剂更适合口服,具有运输与储存方便、稳定性好、膜通透性高等特点,更有利于今后肿瘤恶病质的临床治疗,且预计市场价格仅是传统大分子抗体药物的三分之一,普通患者也能负担得起。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这一重大转化项目顺利落地,华东师范大学还配备了成果转化专员,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构建起“一件事一次办”全流程闭合框架,高效地完成了整个转化手续的办理。
相关链接:
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科技成果转化重大改革方向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改革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涉及机制改革、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科技金融等多个方面。这些改革方向为我国下一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指明了清晰路径。
相关链接:
9月,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正式成立
2024年9月14日,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启动会在京举行,这也意味着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正式成立。12月26日,这一区域中心在南京正式揭牌。
区域中心将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在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基础扎实、资本市场活跃、战略作用突出的区域,结合区域优势产业,系统布局建设,旨在以产业需求为牵引,集聚优势高校和创新资源,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支撑师生创新的“双中心”,实现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让更多高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教育部超常规汇聚创新人才和科研成果,江苏省全方位强化资源支持和条件保障,双方共同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力争通过5年左右努力,将中心打造成为产业应用场景丰富、创新活力活跃、转化机制畅通、创新生态开放的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行示范区。
相关链接:
10月,国家标准《科技成果评估规范》正式发布实施
2024年10月26日,国家标准《科技成果评估规范》(GB/T 44731-2024)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正式发布并生效实施。《科技成果评估规范》作为国家层面首个科技成果评估的统一标准,针对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亟待提高的问题,为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工具。
《科技成果评估规范》构建出了“五元价值”为主体、“转化推广潜力”为补充的科技成果评估指标框架。这一框架不仅全面考量科技成果的多维度价值,还特别强调了科技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转化与推广潜力,从而有效增强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导向力。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和保障科技成果评估的规范、有序和专业化发展,助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事业实现新的飞跃。
11月,通用技术集团宣布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2024年11月,央企通用技术集团发布消息称,通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10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参与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的建设,这是通用技术集团首次对外公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相关消息。据了解,通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简称转化中心)于2024年7月正式成立,也是2024年央企设立的第一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据了解,转化中心依托通用技术国际公司建设,借助其国家先进技术和重大装备引进经验和国际优势,发挥其运营的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区域优势,聚焦先进制造、医药医疗健康等领域,充分利用产业板块场景优势,打造全要素集聚、全链条贯通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转化中心将借助海南自贸港区域和制度集成等优势,发挥通用技术集团产业板块在应用场景示范和国际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集聚科技创新要素资源,积极融入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立足海南自贸港,辐射全国,推动集团内外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央企国企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印发了《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批复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共112个项目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
相关链接:
11月,全国20家机构签约呼吁成立中国技术经理人协会
2024年11月2日,第二届中国技术经理人沙龙活动在陕西西安成功举办,在此次沙龙活动中,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陕西省技术经理人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全国20家单位共同发起倡议,并签约呼吁中国技术经理人协会的成立。西安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王文作为倡议发起单位代表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国技术经理人协会的倡议》,该倡议明确了成立国家级行业协会的五大目标: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坚守行为标准、形成业务规范;扎实做好服务、汇聚优质资源;反映行业声音、树立人物标杆;代表中国形象、放眼世界未来。
技术经理人行业协会,作为汇聚、培养和提升技术经理人能力的重要平台,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行业平台【技术转移研究院】最新统计,仅2024年,就有粤港澳大湾区技术经理人协会(筹)、安康市技术经理人协会、三亚市技术经纪人协会、温州市技术经理人协会、泰安市技术经理人协会和银川市技术经理人协会等6家技术经理人协会相继成立,显示出这一领域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相关链接:
12月,工信部火炬中心全国首批区域中心揭牌成立
2024年12月7日,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隆重举行。活动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的全国首批区域中心——长三角中心与西南中心,正式揭牌成立。2024年以来,工信部火炬中心谋划在全国重点城市和核心高新区布局建设一批区域中心,通过与地方共建,搭建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科技园区赋能平台,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中心将聚焦技术转移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生态建设,扎实推动全国科技创新资源与苏州创新产业互促共进,支撑苏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打造辐射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科技园区的重要节点和赋能平台。
西南中心将辐射西南五省区市,从孵化载体进阶到技术市场深耕,全链路激活科技成果转化引擎,为企业创新征途遮风挡雨;于东西部协同发展进程里穿针引线,巧搭产业转移金桥,力促东部优势产能与创新要素西进,为西南高新区崛起强筋健骨、注入“智”能。
相关链接:
12月,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智谱AI融资30亿元
2024年12月17日,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谱AI”)宣布完成新一轮3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此次融资由多家战略投资和国资机构参与。此轮融资后智谱AI的估值约在300亿元,也是目前估值最高的大模型公司之一。
智谱AI成立于2019年6月,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源自成立于1996年的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拥有20多年人工智能技术积累。智谱AI的核心团队均来自清华,公司灵魂人物是清华大学计算系唐杰教授,董事长刘德兵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教授,是中国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CEO张鹏和总裁王绍兰均为清华创新领军工程博士。
根据最新股权结构显示,目前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持股平台华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还持有智谱AI公司4.7005%的股份,是公司第六大股东。
相关链接:
来源 | 大湾区创新
出品 |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