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伊始,满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敬意,贺兰县“石榴籽”爱心志愿服务队中来自山东大学生的10名大学生毅然投身支教活动。他们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程,全方位助力孩子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埋下了知识、希望和创新的种子。
汉字的发展千年历程,恰似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在“汉字的千年之旅”这堂课程中,志愿者们结合身边的小事,从结绳记事到图形文字为孩子们讲解了汉字的起源;接着从古老的甲骨文到横平竖直的楷体,“汉字七体”的讲解包含不同字体背后的故事、字体特点以及代表文物和作品欣赏;在甲骨文猜字游戏中孩子们积极互动,在欢声笑语中学习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发展过程。
有关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课程,为孩子们搭建起宏观的历史文化框架。志愿者们剖析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组织,使孩子们得以窥见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脉络。而中华民族共同体课程,则强调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交融与共同发展,培养孩子们的民族团结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意义,增强民族凝聚力。
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在趣味剪纸课程中,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手持剪刀剪下精美的窗花、小动物和文字,从生疏到熟练,孩子们在剪纸过程中发挥创意,锻炼动手能力,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独特的审美表达。
冰糖葫芦制作课程充满生活气息与文化韵味。孩子们积极参与冰糖葫芦制作过程,从串水果到裹糖浆,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美食制作的乐趣,也品尝到了劳动的果实。虽然制作中途意外重重,但这种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精神让他们受益终身。
音乐课是孩子们心灵的栖息地,在悠扬的旋律中培养孩子们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的同时,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课堂上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学习乐理知识,开启音乐之旅。孩子们在《歌唱祖国》雄壮激昂的旋律中用歌声传递爱国情怀,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在《相亲相爱》充满温情的旋律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团结,大家手拉手,脸上洋溢着笑容,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心理课则像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课堂上,孩子们在《头脑特工队》中乐乐、忧忧等不同情绪的生动演绎中,建立了对不同情绪的正确认知,观影结束后,孩子们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们认识到了不同情绪对于心灵成长的重要作用以及正确的表达情绪方式。
此次“共青团寒假爱心课堂”的开展,不仅帮助孩子们提高了学习效率,掌握了各种课业知识,也丰富了他们的假期生活,培育了多元技能,塑造了正向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下一步,团县委将持续抓好寒暑期青少年服务工作,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END
扫码关注
青春贺兰
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