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店铺的陪聊服务商品页面显示,商品介绍非常简单,但销量很高,已售10万多份。
某店铺价格表显示,此类服务消费价格差异很大,陪聊人员分为“盲盒、金牌、男女神、首席、锦鲤和翘楚”不同级别,级别越高价格越贵,此外还分不同服务时长,从消费15分钟到包周都有,有的店铺包月的费用最高达3万元。
服务人员缺乏相关资质
消费服务质量无法保障
△记者下单后添加了陪聊人员社交账号开始咨询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谢永江表示,商家若无法提供相关人员的详细信息,则可能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面对需要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的消费者,甚至的确有心理问题需要解决的客户,如果从业人员没有相关资质无法提供有效服务,还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
部分服务涉嫌违法违规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胡钢指出,“情绪消费”服务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因服务具有远程性,且会暴露个人信息,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客服发来的服务价格表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客服使用的企业微信隶属于江西南昌的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发布的“店员培训”内容非常翔实,涵盖了陪聊人员的工作性质,如“陪聊、陪打游戏,情感倾诉”等,常见订单类型包括“闲聊、倾听、吐槽,哄睡”等,以及详细的工作流程,包括陪聊人员的试音试照、接单抢单、提现方式和晋升机制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该公司发布的“员工培训”手册显示有详细的分工流程
专家:规范行业管理 完善服务标准
谢永江认为,“情绪消费”相关行业需要做好真实的信息披露,区分其与专业心理咨询的边界,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如果“越界”或者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又没有相应资质,很容易侵害消费者权利。行业也可能打着提供情绪价值的幌子,夹杂非法交易、提供非法内容,甚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对此更应该治理整顿。
针对记者调查发现的各类风险以及涉黄违规现象,胡钢指出,“情绪消费”行业的发展必须在规范中进行,平台方、监管部门等需要多方发力。
“平台方要仔细审核平台内经营者的相关资质,对服务的全流程进行必要管理。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可以适时发布监管指引性文件,不断促进新消费模式业态的规范和完善。”
胡钢指出,“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新业态,目前尚无相关标准。消费者“下单”购买服务前要仔细辨别,明确相应的服务流程和计费标准等。“‘情绪消费’服务属于个性化的消费,服务本身是非标准化的,应提前约定相关服务的计费标准,比如时间或服务效果等,做到清晰透明。”
来源:央视财经
原标题:包月高达3万元!“情绪消费”流行!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