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会游,履新!

时事   2025-01-29 20:31   河南  

据微信公众号“莲都发布”消息,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丽水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于会游深入基层街道走访,亲切看望了坚守一线的干部职工,向他们致以新春问候,并对他们一年来为莲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公开简历显示,于会游,汉,男,1982年11月出生,籍贯山东莱阳,2008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他曾任嘉兴市南湖区科技局副局长(挂职),嘉兴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共青团嘉兴市委副书记、党组书记,嘉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党组成员,共青团嘉兴市委书记、党组书记等职。2018年11月30日,桐乡召开县处级领导干部会议,提名于会游为市长候选人。


2019年,于会游当选桐乡市市长,2021年11月,于会游任桐乡市委书记。


此前,清华校友通讯曾刊载《海阔凭鱼跃——访浙江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的人物专访。


文章提及:(清华大学)电子系对学生的要求之严也是出了名的。令于会游印象最深的是张颢老师的“随机过程”。“当时同学之间流传着‘随机过程随机过’的戏言,因为张老师的讲法实在是太特别了。”于会游笑着说。张颢老师的这门课可谓“极具创新精神”——他把许多新的理念引入课堂,让学生探索式地完成4~6次学习报告,并进行现场答辩;考试也不遵循常规,而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试卷中的部分题目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式令早已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颇感陌生,并且课程内容还超出了专业要求,以至于大部分尖子生被狠狠地“泼了冷水”。而同样被“泼了冷水”的于会游直到工作多年以后,才逐渐认识到张老师这门课的宝贵价值——其教学理念对他的工作产生了非常关键的影响。“张老师的课更注重随机过程,是因为他要让我们建立一种系统性的观念,对这门课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然后去寻找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于会游谈到,“这么多年回过头去看,我感觉张老师的思想和方法已经远远超越了课程内容本身,对我现在从事的政府管理工作也有着巨大帮助。”


桐乡政府官网截屏


据桐乡市政府官网消息,2024年6月29日,清华大学准大一新生桐乡营活动精彩开启。来自浙江省的30多名清华大学准大一新生齐聚桐乡。时任桐乡市委书记的于会游在分享了自己在清华大学电子系的求学经历和几多收获后,寄语准大一新生坚持提高学习力,从而在今后面对挑战时拥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保持国际化的视野;在学校学习知识之余,要走到老百姓当中去,多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一灯照隅,万灯照国”,一处灯光可以照亮角落,无数的灯光就能照亮整个国家,希望大家今后能发挥自己的力量,照亮更大的世界。


如今,他赴任丽水。


据莲都区政府官网介绍,莲都区地处浙西南腹地、瓯江中游,是丽水市唯一的市辖区。全区总面积1502平方公里,辖5个乡、4个镇、6个街道(其中南明山街道委托市开发区管理),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第一位。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一址、一堰、四乡”一址,即一批革命旧址。莲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周恩来、粟裕、刘英、陈嘉庚等曾在此留下足迹,至今仍保留着“红军洞”、新四军驻丽办事处、中共浙江省委旧址等一大批革命旧址。一堰,即千年通济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位于碧湖镇堰头村,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是与都江堰、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齐名的中国古代五大水利工程之一、浙江省最古老的水利建筑,囊括了世界最早的拱形大坝、世界最早的石函立交桥、世界最早的堰规石碑“三个世界之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千年古堰”,孕育了“千年古樟群、千年古村落、千年庙会、千年古窑址、千年古碑林”等古老而灿烂的处州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四乡,即休闲之乡、摄影之乡、油画之乡、水果之乡。

未命名账号
知人事,方可观天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