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关注】马盛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出版

时事   2024-10-29 17:35   青海  

聚焦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一书,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024年是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这20年来,中国的非遗保护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足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作者马盛德是中国非遗保护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曾深度参与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在非遗的实践、管理、研究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历。其新作既是对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回顾和纪念,又是小结和展望。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也是一把“钥匙”,引领读者打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门,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者王宁认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堪称一部中国非遗的知识百科全书,又是非遗保护工作手册,了解中国非遗保护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这本书从非遗的基本概念、具体实践、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等进行了学术梳理和学理分析,全面介绍中国丰富而独特的非遗资源,深入阐述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系统总结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典型而生动的案例解读和分析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读者不仅从中可以欣赏到我国丰富而独特的非遗,还可以了解到20年来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
马盛德,曾任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巡视员(主持工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现任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宗教舞蹈及非遗保护管理与研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主要内容源于作者十余年来在全国各地的非遗管理干部培训班、非遗传承人培训班、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高校研究生课程和一些科研院所的百余场讲座的讲稿,集中在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发展历程、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中国非遗保护20年、非遗保护的核心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等方面。
谈到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马盛德表示,从2001年中国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开端,非遗保护工作开始进入国家层面文化建设的议事议程。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非遗保护工作从此进入全面发展进程,逐步形成了非遗项目普查(确认、界定)、清单编制(四级目录)、政策制定(立法、技术、行政、财政等层面)、规划保护的中长期战略,建立健全机构(文化主管、文献、研究、教育、培训、传播等)的整体格局,构成了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完整体系。20年来我们探索出的这些方式方法,被人们称为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这种方法不仅符合中国实际,而且有些理念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比如说四级名录体系、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立法保护方式等。

因为非遗保护工作涉及面广,内容非常复杂,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同时非遗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差异大,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富而复杂,与一些单一民族的国家相比,我们开展工作的难度更大。在马盛德看来,20年来的中国非遗保护实践让他最有感触的一点是,我们没有在非遗保护的方向和理念上出现大的偏差和问题,整个非遗保护工作保持着平稳有序,健康发展的态势,始终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支持。

来      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
编      辑丨拉龙东智
审      核丨马昭玉

监      制丨潘晓林

循化融媒
一、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在新闻宣传、广播电视等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负责广播电视新闻、民生、社教、文艺等节目的采访、编辑、制作、录制、传输工作,对广播电视节目审查把关;三、积极做好对上报道和广播电视节目参评,完成外宣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