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吴少聪回到中超,侯永永在和云南玉昆谈合同细节,中国留洋军团已经几乎从主流联赛消失。不过,最新消息显示。中国球员留洋目标应更趋年轻化,相关计划已在中国足协酝酿之中。
侯永永、吴少聪近几年都未曾跻身欧洲国家顶级联赛,或无法在欧洲国家一级职业联赛中获得出场机会,“回流”中超对他们来说是“最具性价比”的选项。中国球员应该选择怎样的“留洋之路”?或许“进一步年轻化”是可以追求的方向。而据了解,相关计划已在中国足协酝酿之中。
国足主帅伊万曾表达过对国脚,特别是年轻一代国脚赴高水平欧洲联赛留洋的希望。但事实在于,中国足球,特别是国字号球队持续多年在低谷中徘徊,虽然培养出一定数量具有可塑性的年轻球员,但对比日、韩等同龄球员,中国年轻球员的综合实力与欧洲主流联赛俱乐部的选秀标准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目前,国字号各级梯队适龄球员中,仅有U20国足适龄球员杜月徵、陈仕晗,2003年龄段U22国足适龄球员刘邵子洋等为数不多的球员留在欧洲俱乐部效力。不过,他们所效力球队均来自来自欧洲各国低级别联赛,这几人都在为争取出场而苦苦挣扎。
在为各年龄段国字号“希望之星”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同时,中国足协也非常渴望男女足精英球员能够实现留洋。从目前中国足球,特别是职业足球发展现状来看,由各级职业俱乐部培养的普通成年球员,很难满足留洋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中国足协,还是俱乐部等单位,理应将“送出去”的目标集中在那些有天赋、肯努力、潜力足的低龄年轻球员。
比如, U17国足已经获得今年U17亚洲杯决赛阶段入场券,以艾比布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才俊曾惊艳U17亚洲杯预选赛。他们代表了中国足球的未来与希望,亦应成为未来本土球员留洋的主力军。据悉,中国足协及有关方面已就相关事宜作了广泛调研,甚至考虑寻求包括合作企业在内,各方的支持,从而尽早为本土球员留洋开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