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贾跃红,四川省摄影家协会驻会负责人、副秘书长胡文,导师王攀出席开班仪式,唐茜主持开班仪式。省内10余名学员及摄影工作者参加学习。
“攀峰计划”摄影人才高研班(王攀导师班)于8月23日-8月27日走进泸州,这是继第一次集中授课后的第二次创作活动。导师王攀带领着十余名学员,深入长江泸州段两岸的码头、集市等地,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创作培训和指导。
29日,导师王攀应邀为绵阳市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们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日常影像的当代表达》的摄影讲座,绵阳市摄协主席钟欢出席并主持讲座。
讲座中,王攀老师围绕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转化为具有艺术性的影像作品表达,启发学员通过拓宽摄影视角、学习图片编辑等方式提升摄影水平,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钟欢主席对省摄协走进绵阳开展摄影教学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并鼓励与广大影友将本次讲座收获积极应用到日常创作,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用影像讲述动人的故事,为绵阳乃至全省的摄影艺术贡献摄影力量。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攀峰计划”王攀、蒋澍导师班于12月14日至18日在眉山市成功举办了第四次面授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前期课程的学习成果,持续提升学员的摄影专业技能与艺术修养,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采风和讲座交流,提升学员的摄影艺术创作水平,用影像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12月15日下午,四川省摄影家协会“攀峰计划”王攀、蒋澍导师组在眉山市举办了摄影讲座。蒋澍导师以《从常州到眉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影像的创作灵感》为题,分享了如何将东坡诗词文化与现代创意摄影相融合。王攀导师则以《山川河流——日常中的非常影像》为题,探讨了摄影作品的内容价值、影像价值与情绪价值,鼓励大家用编辑思维去拍照,提取有价值的影像。讲座吸引了近200名摄影爱好者参加。
在为期五天的面授课程中,学员们深入眉山市的各个角落,通过镜头捕捉了眉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学员们在青神汉阳古镇,学习如何通过摄影来讲述古镇的历史故事,捕捉那些被岁月雕琢的细节。古镇的石板路、古码头和老街坊,都记录着水运时代的繁荣。在青神中岩寺学习如何通过摄影来表现文化的深度和历史的厚重,以及如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故事相结合。
学员们还见证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的艺术魅力。在三苏祠和三苏博物馆,学员们深入了解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文学成就和生平故事。通过摄影来探索如何表现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遗产的价值。
在王攀、蒋澍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通过摄影来探索如何表现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遗产的价值。通过此次面授课程,学员们不仅提升了摄影技艺,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找到了摄影创作的新灵感。学员们的作品将展现眉山的自然之美、文化之深和生活之真,用影像讲述眉山的故事,传递中国的声音。助力摄影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