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教育两委下发《关于公布首批天津市学校资助育人研究工作室建设验收结果的通知》,学校资助育人研究工作室顺利通过首批天津市学校资助育人研究工作室建设验收。
自2022年学校获批首批天津市资助育人研究工作室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持续提升资助育人工作质量。
资助工作人员培训全员化。工作室内专职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市级培训和交流活动,定期与兄弟院校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资助工作精准化。
精准甄别对象
定性考察:通过家访、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实际需求。
定量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科学分析评估,提高资助对象的识别精度。
精准施策到人
建立学生资助档案并动态跟踪管理,“一人一策”制定资助方案,确保资助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精准项目安排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心理咨询等资助项目,确保经济援助与资助育人相结合。
积极打造专家型、服务型资助育人研究工作室,形成资助育人工作系列研究成果。
工作室主持人完成交流情况
2022年12月,工作室主持人曾抗在天津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学生资助专题培训暨天津市学校资助育人研究工作室建设论坛上作工作汇报。
2023年3月,工作室主持人曾抗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职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调研会上,作学校资助政策落实和资助育人及资助育人工作室建设情况汇报。
工作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持思政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宣传育人,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提升品德能力、加强心理健康等方面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每年举办“海河工匠杯”“振兴杯”“安康杯”等师生竞赛,学生荣获一等奖数十项,不断增强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学校实施跟岗实习“全过程、伴随式”管理模式,建立岗位实习跟踪管理平台和校企联合培养手册,全过程记录学生实习情况。建立以“主题教育—实习实践—岗位考核”为主线的培养体系,组织开展岗位实习典型案例评选、企业导师进校园等活动,强化实习管理。
学校官网官微积极发布优秀学生先进事迹专题报道,树立品学兼优、技能精湛的模范榜样,鼓励全校学生向榜样学习、向身边楷模学习。
下一步,学校资助育人研究工作室将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责任、良心、品质、服务”的学校核心价值理念,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作要求,不断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提升资助育人工作质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供稿、图片:学生工作处(团委)
审校、编辑:邬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