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有没有发现?
同样是年轻人,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孩子,要是没工作待在村里,就容易被说 “没出息”、“不努力”。
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就算整天瞎玩,还老是被夸 “日子过的好”、“活得潇洒”。你说怪不怪?
有句话经常听到:
人人平等,但现实却往往相反,同样的决定,不同的出身,竟有着天差地别的评价。
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个最新的现象。
穷人家的孩子找不到工作回家叫“啃老”、“躺平”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最大的落差,不是收入的悬殊,而是选择的局限。
穷人家的孩子往往因为家庭条件、没有人脉关系等方面的局限,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难上加难的。
回家待着,还会被社会强行贴上“啃老”、“躺平”、“不切实际”’的标签。
这样的标签,不单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否定,更是从深层次上对家庭的一种赤裸裸的歧视。
就拿我一个同事来说吧:
家里农村的,从小对音乐充满热爱,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
毕业后,他渴望在音乐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参加各种比赛处处碰壁,就想找个稳定的音乐相关的工作也难如登天。大企业要求有关系有背景的。
自己也没有资金去做高质量的作品,也没有贵人相助。
半年多,投了无数简历都石沉大海,最后,真的是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回到老家。
回老家,等着他的不是鼓励和理解,而是周围邻居的冷言冷语:
“学音乐有什么用,还不是一事无成!”
“早知道就该读个正经专业,瞎折腾啥。”
“你看人家老李的孩子,一毕业就进了国企单位,早早就买车买房了。”
这些话,如同一把把利剑,扎在他的心。
看那些富二代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泡吧打游戏到天亮,夜夜笙歌,依旧逍遥自在,吃喝享乐,还被说成懂得享受人生。
事实上,对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最大的无奈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就连失败的资格都不曾拥有。
富人家的孩子可以无成本试错,可以任性选择,而穷人家的孩子,一次错误的选择就可能一无所有。
有钱人的孩子一毕业,父母买房买车安排好工作,叫孝顺听话懂事
人生最大的不公,往往体现在起点的不同。
有的人出生就握一手好牌,有人却要从零开始积累。
就拿我曾经的一个同学来说吧:
爸妈做生意的,他算是从小就生活在富裕家庭,一路顺风顺水。
大学毕业后,家里直接给他投资创业,提供各种资源和人脉。
很快,他的事业就有了起色,周围的人都夸他会做生意,懂经营“有远见”、“能力强”。
说实话,我都觉得他厉害,也可能是受父母影响,他真的是经营有道。
但如果是一个穷人家庭的孩子,可能连创业的想法都不敢有,更别说去行动了。
这实在是一种讽刺:同样是借助外力,有钱人家的孩子叫“有远见,孝顺”,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叫“啃父母”。
同样是没工作,有钱人家的孩子叫“休息调整”,普通人家的孩子叫“躺平”。
其实,最可怕的不是财富的差距,而是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双重标准去看待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这才是真正的不平等。
这就类似一个故事:
两匹马在草原上奔跑,一匹是汗血宝马,一匹是普通的野马。
遇到狂风暴雨时,汗血宝马有温暖的马棚可去,而野马只能在风雨中苦苦挣扎。
人们都在赞美汗血宝马的高贵,却嘲讽野马的狼狈。
这听起来很荒谬,但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我们总以为生活在一个公平的世界,机会对每个人都一样。
但实际上,人生的起点从起跑线就各不相同。
有的人一出生就是赢家,有人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勉强跟上。
写到最后的话
世界从来都不公平,但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书写出独特的精彩。
你在走崎岖的山路,他在开平坦的大道,这就是生活。
不要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挑战要面对。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人看到的是壮丽的风景,有人看到的是平凡的角落,
但最重要的,不是风景的好坏,而是你是否用心去感受旅途中的每一个瞬间。
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理解,无论是富人还是普通人的孩子,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梦想。
点击左下“公金账户入口”标志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