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享南辛欢乐多② | 执刀雕琢岁月 匠心传承技艺

民生   2025-01-31 14:20   山东  

编者按:随着除夕夜的钟声响起,喜庆的氛围在大街小巷愈发浓厚。2025年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春节,为响应“泉在济南过大年”主题,春节期间,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街道深度整合各社区的优质资源,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居民和游客们呈上一场丰盛的节日盛宴。大年初一开始,新黄河联合南辛视角推出“畅享南辛欢乐多”系列宣传报道,从非遗蛋雕展的匠心传承,到春节文化探索之旅,再到特色美食的美味体验……让我们一起感受这里的热闹与温情,见证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美好交融,领略南辛庄街道在春节期间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活力。


欢喜过大年,宠粉“花样多”

丰盛多彩的“文旅大餐”

将热闹、炫酷、好玩的节日氛围感直接“拉满”

南辛邀您寻味中国年,齐聚闹新春

🐲非遗蛋雕 🙏健康科普 💕亲子阅读

🎭️邻里大集 💃特色美食 🥳嬉戏闹春

……

“蛇”么都有,“巳”意畅玩

一份“春节南辛游玩全攻略”提前奉上

大家赶紧安排起来~

 ◕‿-。


如来如愿,越来越好


在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街道北街社区,有这样一位手艺人,退休后,他用一把刻刀,雕琢出别样的精彩人生。他就是65岁的退休老党员沈铠,一位痴迷于木雕与蛋雕的民间艺术家。

近日,记者见到沈铠,他正坐在工作台前,全神贯注地创作着一件蛋雕作品,手中的刻刀在薄薄的蛋壳上灵活游走,每一刀都显得那么精准而有力。沈铠在退休前是一名铆工,负责板材、管材等金属制品的铆接工作,2019年,他在一次文创展会中,接触到雕刻工艺,那一刀一刻间展现出的神奇与魅力,瞬间吸引了他的目光。从那一刻起,他便深深痴迷于这门古老的技艺,开启了自己的探索之旅。

从刚开始的木雕到后来的蛋雕,五六年间,沈铠通过不断查阅资料自学,创作出大大小小五十余件原创作品,每年都有作品获得省市区各种奖项,其中,“中共一大旧址”全貌木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手工艺大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木艺《解放阁》在第五届“泉城晚晴·翰墨光影”泉城老年文化艺术季活动中,荣获手工艺品类一等奖;蛋雕《镂空蛋雕》在第四届“泉城晚晴·翰墨光影”泉城老年文化艺术季活动中,荣获手工制作类优秀奖……

一块看似普通的木头,在他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雕刻过程中,他全神贯注,运用各种刀具,巧妙地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他的木雕作品题材广泛,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作品中不乏红色主题作品,用情怀抒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每一件作品都经过无数次的打磨与雕琢,线条流畅自然,细节处理精妙入微,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相较于木雕,蛋雕则更具挑战性。鸡蛋壳薄如蝉翼,质地脆弱,稍有不慎便会破碎。然而,沈铠却凭借着超乎常人的耐心与精湛的技艺,在这小小的蛋壳上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艺术世界。“目前我能做到最好的作品,就是这个线条粗细做到了0.7毫米,目前市面上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能做到0.3毫米左右。”沈铠拿起桌面上一款用玻璃罩罩住的蛋雕告诉记者,而他并不满足于现在的技艺,有机会就会向同行学习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手艺。


“今年计划用蛋雕制作一个‘金蛇送福’的浮雕作品,向大家祝福。”沈铠的家中,摆满了自己多年来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他艺术成就的见证,更是他对生活热爱的体现。他还经常在各社区举办小型展览,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耐心地为大家讲解木雕和蛋雕的工艺和技巧。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对雕刻这项传统技艺产生兴趣。

沈铠用手中的刻刀,雕琢出了岁月的痕迹,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沈铠深知,木雕和蛋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需要更多的人去传承和发扬。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这门传统技艺,将其传承下去。

“我们也非常喜欢沈老师的作品,正月十五前后,我们将在社区举办‘匠心过大年’非遗蛋雕展,展示沈老师各类精美的蛋雕作品,展现镂空、细微处链接等高超技艺,让居民和游客领略蛋雕的独特魅力。”南辛庄街道北街社区党委副书记胥莉莉介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信古老的技艺将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往期回顾




● 畅享南辛欢乐多① | 全民健康教育基地“新春不打烊” 守护健康年






️将我设为“星标”,获取第一手南辛资讯



南辛视角
南辛视角是与新黄河客户端一体化打造的平台型新媒体账号,致力于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基层民生平台,由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立足济南、服务山东、面向全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