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

百科   2025-01-05 08:42   河北  

请点击👇关注星标★
《论语》中孔子有言:“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即忍而少言,谨慎慢言,说话前要三思,切勿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而我们的许多思想和理念,应当用行动来表达。今人也常说:“实干胜于雄辩”,任何真理都是不由论辩和互相诘难而生的,欲要达到目标和求知,就要做到实干,就如词人陆游所说:“绝知此事要躬行”。


1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有不少年轻人慕名来向他求教。一天有一位青年前来,请苏格拉底教授他演说的技巧。紧接着,青年为了表现自己,在苏格拉底面前大谈演说如何重要。
苏格拉底等他说完后,向他索取了两倍的学费。青年不解,询问原因。苏格拉底答道:“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闭嘴。”
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后,你会发现,能说话并不等于会说话,有时候话不在多,适合最好。懂得闭嘴,是一种教养。我们要学会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也应该学会什么时候应该不说话。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些人,打着各种幌子口无遮拦尖酸刻薄,令人生厌,比如:
你谈个对象,ta都能扯出你俩不合适的N个理由;
你约会ta说你显摆,在朋友圈秀恩爱ta咒你们死得快;
男朋友给你买了件衣服,管不住嘴的人会说你穿着显土;
给你买项链,会说是淘宝便宜货;
......
这些人,只会说一些咄咄逼人的风凉话。
说话,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知道怎么说话,知道何时说话,知道不乱说话,是为人处世的基本。
孟子曰“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恰当的时候说话是智慧,适时的闭嘴也是一种智慧。
古人言:水深则流缓,人则语贵迟。孔子讲“中庸”之道,其中的“中”字是口字上贴了一个封条,就是在告诉人们不要乱讲话。
古代专业修炼之人,包括僧人、道长,几乎都是闭口少言。圣人君王也是寡言少语,曰“金口玉言”,皇上讲出的话是圣旨,少有不慎,可民间就要人头落地,命运翻转了。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言不在多,希言则贵。
杜月笙看人,有一条标准:一群人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
相传,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一个朋友来找他,想讨个一官半职。这位朋友一见到朱元璋,热泪盈眶,连呼“八哥”,若不是被卫兵拦住,差点就想冲上去与朱元璋拥抱。朱元璋皱了皱眉,念在儿时的情分上,就顺口问了一句:“别来无恙?”
不料,这位老乡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了:
“八哥,你现在真是八面威风啊!当初我们一起替人家放牛,不知挨了地主多少鞭子;我们一起要饭,受了多少谩骂、侮辱!记得有一次,我们躲在芦花丛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竹罐里煮,还没煮烂,几个人就急吼吼地抢着吃了起来,把罐子也打破了……”
张三话还没说完,坐在金銮殿上的朱元璋早已怒气冲天,大喝一声,下令马上将张三推出去斩了。
朱元璋,身份已今时不同往日,张三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说话不留余,揭了皇帝的疮疤,导致祸从口出。

2

有一次,杨澜采访国际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针对他取得的骄人成绩,杨澜顺势问他,今天的成就是否到达了父亲对他的期望。
令杨澜没想到的是,一直侃侃而谈的林教授,突然沉默了,之后无法控制地泣不成声。
原来,当年年少的林毅夫,一个人只身从台湾来到内地发展,因忙于事业,直到父亲临终也没能再见上一面。
如果,当时的杨澜为了节目效果,本可以继续追问林毅夫的感想,但杨澜选择了沉默。她的沉默是对的,也是对嘉宾的尊重,给了嘉宾足够缓冲情绪的空间。
能管住自己嘴的人,懂得分寸,知道给别人留有余地,明白别人的尴尬就及时止步,而不是利用别人的尴尬变本加厉,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做人的一种修养。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管住自己的嘴,懂得在别人不堪时适时闭嘴,不置人于尴尬的境地,不打断别人说话,不知道的事情不乱说,好好说话,这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善良。
别让嘴巴,成为伤人的利器,把握好与人相处说话时的分寸。

文化现象与思考
关注后即可获得精美好书。探究文化现象,思索文化内涵。尽在文化现象与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