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三天三夜想不通这是什么道理!拼多多,上半年收入1839亿,净利润600亿,比亚迪,上半年收入3011亿,净利润136亿

2024-12-10 14:19   上海  

拼多多和比亚迪,一个互联网巨头,一个制造业大咖,收入相差一千多亿,净利润却差了将近五倍。

这事搁谁身上,估计都得琢磨琢磨:拼多多怎么就那么“好赚”?比亚迪又为啥那么“吃力”?

这两家的数据看着确实有点离谱。

拼多多半年收入1839亿,净利润600亿,利润率直接飙到32%。

而比亚迪呢,收入3011亿,净利润却只有136亿,利润率才4.5%。

一个轻松赚钱,一个满头大汗,干得多赚得少,到底什么原因?

拼多多,轻资产模式的“赚钱机器”

说白了,拼多多就是个轻资产互联网平台,靠算法分发流量,赚的是“中间商差价”。

没有复杂的生产线,也不用为原材料价格波动操心,成本低得让人羡慕。

简单来说,就是人家“轻装上阵”,用流量换利润。

几万人,几台服务器,就能把生意做到风生水起。

平台上商品五花八门,吸引了大量用户,商家拼命卷,消费者拼命买,拼多多坐在中间抽成,赚得不亦乐乎。

更关键的是,互联网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确实惊人。

服务器运维、技术支持这些核心花费,和制造业的投入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拼多多能轻松把利润率拉到30%以上,资本市场看了都觉得香。

比亚迪,制造业的“负重前行”

再看比亚迪,这可是实打实的制造业,搞的是重资产模式。

从研发到生产,再到供应链管理,整个链条都得自己做。

员工70多万,光工资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厂房设备的折旧、生产线的维护、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这些都是绕不开的成本。

比亚迪的钱看得见摸得着,但也花得快。

尤其是研发投入,前三季度花了330多亿,几乎是全年净利润的两倍。

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不砸钱搞技术,怎么保持领先?

更何况,制造业本身利润率就不高。

新能源行业还没完全成熟,比亚迪要面对的挑战很多。

它不是不赚钱,而是赚了钱都“埋”到未来里去了。

轻松赚钱VS负重前行,背后是两种经济模式的较量

拼多多代表的是虚拟经济,靠技术和流量撬动财富。

而比亚迪,则是实体经济的支柱,靠制造能力和产业链驱动发展。

互联网企业的高利润,确实让人羡慕。

但回过头看,比亚迪这样的制造业,才是社会的“顶梁柱”。

拼多多几万人就能赚钱,但比亚迪解决了70多万人的就业,还给国家贡献了大量税收。

有人调侃,说拼多多“让几十万人没了工作”,比亚迪却“给几十万人提供了饭碗”。

虽然夸张,但仔细想想,确实道出了互联网和制造业在社会责任上的差别。

制造业,才是国家经济的根基

我们不能光看利润率高低来评价企业的价值。

拼多多的轻资产模式虽然赚钱快,但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贡献有限。

而比亚迪这样的制造业,虽然利润不高,却在新能源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制造业的存在,给国家经济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没有制造业,就没有实物产品,那些互联网平台还卖什么?虚拟经济固然重要,但实体经济才是国家实力的底气。

互联网和制造业,缺一不可

拼多多和比亚迪的对比,表面看是两家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两种经济模式的碰撞。

一个代表短期高利润,一个肩负长期社会责任。

我们需要拼多多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离不开比亚迪这样的制造业巨头。

一个国家,既要会卖东西,也要会造东西。

轻资产模式让资本市场兴奋,但重资产模式才撑得起国家的未来。

希望政策能给制造业更多支持,让这些负重前行的企业,能走得更远。

拼多多赚钱轻松,比亚迪背重担前行,两者并重,才是真正强国之路。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互动探讨!

K 哥带你看世界
解读汽车资讯,畅聊汽车圈内事,关注K哥说车,带你探索更多汽车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