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垃圾“出城记”

文摘   2025-01-30 16:43   贵州  
春节期间,正安县城平均每天都有200吨垃圾产生。它们分散在全城城区(含瑞濠街道)800个垃圾桶果皮箱和450个大垃圾箱。

这些数量庞大的垃圾,如何在一夜之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的?出城后又去了哪里呢?

答案,或许就在你的身边。

你看,掉在地上的纸屑,你随手扔掉的烟头,转瞬便出现在垃圾箱。这一段距离,离不开“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

一群群身着橘色制服的“城市美容师”,都有“火眼金睛”,他们只需扫一眼,街面的垃圾无所遁形,都得被“收服”。

“我觉得我们更像‘魔术师’,趁市民不注意,就把垃圾变没、街道变美。”正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城区环卫组长郑焱说。

“我是正安人,把正安这个‘大家’清扫得干干净净的,让城市的颜值在线,我觉得很自豪。”从事环卫工作14年的环卫工人赵群英附和道。

每天凌晨5点到晚上11点,这支橘色的队伍,都会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搜罗着各类垃圾,垃圾在他们面前无所遁形,最终都只能乖乖被他们送到垃圾箱内。这抹亮眼的橘色,散落在正安的大街小巷,成为组成这座城市靓丽“颜值”中最亮眼的那抹颜色。

垃圾从街面到垃圾箱,并不是垃圾的终点,只是垃圾“出城旅行”的一段路程。

“街面保洁人员把垃圾统一清扫到垃圾箱后,晚上11点到凌晨5点,我们就负责送全城的垃圾‘一程’,把垃圾运送至瑞濠垃圾中转站。”正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垃圾清运工彭贤斧说。

记者见到彭贤斧时,已是三更时分。春节的热闹逐渐褪去,整座城市慢慢进入休眠。静谧的街道上,三三两两的行人传来的一两句聊天的话,和彭贤斧操作垃圾清运车传来的低鸣声,仿似这座小城的“催眠曲”。

“干这行十多年了,都是晚上上班,累还是累了点,特别是春节期间。”彭贤斧和记者交谈道。

诚然,正安县共691名环卫工人,他们365天都坚守在岗位上,越是节假日,越是“一直都在”。

一座城市的“颜值”,离不开环卫工人这群“城市美容师”,他们全年都坚守在岗位上,在每一个褪去热闹的清晨,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为城市扫去尘埃,为市民创造一个秩序井然、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节日氛围。

今年春节,依旧坚守岗位的吉他广场区域清扫组长唐敏却很开心,因为今年春节期间,她和同事多了个“好帮手”。

“你看,这个有点萌的‘大家伙’就是我们新引进的SD15无人清扫车,它能自己充电、自己扫地,还能清扫我们最头痛的灰尘和瓜子壳这些体积小的垃圾。有了它的加入,我们只需要每天全区域清扫一次,捡走大垃圾就可以了,剩下的都交给它!”唐敏对这个新到的“帮手”十分满意。

这个“好帮手”是正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采购的SD15无人清扫车,一共有5台,负责正安吉他文化广场、人民广场及周边、桃花源记景区等区域的清扫工作。目前投入使用了2台,后续3台将在今年2月底全面投入使用。

有了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大大提升了环卫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也降低了我们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今年春节,有了智能化设备的加持,不仅让科技赋能城市治理,还减少了我们环卫工人工作量的同时,更提升了我们县城环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县城环卫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正安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马旭乾告诉记者。

SD15无人清扫车只是正安县城环卫设施设备改造更新项目的实施内容之一。该项目总投资约1.39亿元,自2024年10月开始实施。

“正安县城环卫设施设备改造更新项目结合‘两新’政策,对县城环卫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涉及垃圾分类设备、垃圾处理设施、清扫保洁车辆等。通过更新高科技、新能源环卫设备,让科技赋能城市治理,提升县城环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减少环卫设备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马旭乾向记者道出了下一步打算。

目前,正安县城垃圾的“出城”路线是经由瑞濠垃圾中转站后,每天运往桐梓县,用作火力发电燃料。

成为燃料是目前正安县城垃圾的旅游终点,记者相信,随着正安县城环卫设施设备改造更新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高科技的环卫设备的加入,越来越完备的垃圾处理能力,正安垃圾的终点将终止在县城内,它们的最终归宿也不仅仅是燃料,可以回收利用变成更多的产品,再次开启它们的新旅程。

杨媛媛


往期精彩推荐

 春节期间,正安这些地方可以免费停车,位置在......

【办实事 解民忧】田维贵:扎根基层履好职 情系乡村促发展

《群像》第十五期 赵寿梅:学前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正安这个项目又刷新了“进度条”

【新春走基层】抵制滥办酒席 树立文明新风

主办 : 中共正安县委  正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 : 正安县融媒体中心
监制 : 陈露露
审核 : 贾越峰
编审 : 叶   欢
编辑 : 赵   怡

微正安
传播正能量,传递正安好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