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徐姓将军名录(共6102字)
民生
2024-10-12 06:00
山西
建国以来,徐姓获得少将以上军衔的高级军官共23人。少将:徐明、徐斌、徐介藩、徐文礼、徐文烈、徐立行、徐光友、徐光华、徐体山、徐其孝、徐其海、徐明德、徐国夫、徐国贤、徐国珍、徐绍华、徐德操1988年晋升上将的徐信,也是功勋卓著、大名鼎鼎的人物。徐信(1921年3月~2005年11月18日),出生于河北省灵寿县,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指导员、连长、队长、团长,参加了反扫荡、百团大战和扩大解放区的攻势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他任副师长兼参谋长,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平津、太原、宁夏等战役战斗。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历任代师长、师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西海岸防御作战、开城保卫战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高等军事学院合同战术教授会第一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北京军区参谋长,总参谋长助理等职。在总参工作期间,他负责作战、军事外交等工作,先后参与主持制定了60多部外事法规,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快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2005年11月18日,徐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1.徐立清(1910.4.5-1983.1.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政治工作领导人,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委,八路军师政治部组织股股长、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纵队政委、旅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纵队政委,军政委、兵团副政委等职。参加了鄂豫皖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剿”、长征、转战河西走廊、冀南区反“扫荡”、爷台山反击战、延安保卫战和解放西北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立清历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政委、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军区政委、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新疆为消除民族隔阂加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领导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文件,为规范全军干部管理,建立统一的干部工作制度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2.徐深吉(1910年1月31日—2000年8月8日),湖北省红安县人。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3.徐斌洲(1912年10月1日—1996年12月27日),原名徐业寿,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高桥区徐家畈村。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辽沈、平津、强渡长江等战役,任东北民主联军6纵队政治部主任、17师政委、四野49军政委。英勇善战,屡立战功。1950年,徐斌洲首批入朝作战,任志愿军39军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徐明(1916年-1985年3月30日),原名徐锐,黑龙江省阿城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国防科工委某试验训练基地原司令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工作委员会书记,西北青年救国会军训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代理书记,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部组织部部长,中共冀热察区党委青年部部长,中共平北地委宣传部部长,青年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黑龙江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1946年起任警卫旅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1948年任辽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一六二师副政治委员兼郴州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参加了东北1947年攻势作战及平津、渡江、广西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航空处政治部主任。1950年任中南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师政治委员。1957年起任防空军副参谋长,空军副参谋长。1959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训练基地参谋长,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3月30日在北京逝世。2.徐斌(1920年—2002年04月15日),原名徐志文。四川省达县金石乡七里村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红四方面军总保卫局勤务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政治青年队队长,红四方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科员,参谋等职,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战斗和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测量队队长、参谋训练队队长等职,参加陕甘宁边区反顽、反封锁斗争,完成了绘制翻印陕甘宁三省部分地区十万分之一地图的任务。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支队参谋长兼大队长、纵队参谋主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三支队政治委员、铁道兵团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等职,率部抢修陶赖昭松花江大桥,长春至四平区段的铁路等,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此后,又率部担负东北至安陵、蚌埠至浦口段的桥梁线路抢修,参加了陇海、平汉、湘桂和宝天等铁路线的抢修工程。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抗美援朝,任铁道兵团三师政委,担负铁路线路、桥隧、车站的抢修和运输保障。1952年以后,他先后任铁道兵团参谋长、铁道兵参谋长、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军事运输部部长、总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总后勤部副部长、铁道兵副司令员,为修筑黎湛、鹰厦铁路,为我军的后勤建设和铁道兵后勤和科研工作,做出了贡献。徐斌同志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徐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4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3.徐介藩(1901~1983),原名徐齐邦,字介藩,今固镇县石湖区后马场乡徐祠村前马场圩子人。民国6 年(1917 年),徐介藩由私塾转入固镇高等小学就读。他聪明好学,胸怀大志,常说:“班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令人仰慕,我必步其后尘!”民国8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组织高年级学生积极响应,或-演讲,或粉刷和张贴“外御列强”、“内惩-”、“收回山东半岛”等标语,声援“五四”-。民国14 年1 月24 日,徐介藩离家经上海到达广州,报考黄埔军官学校,被录取为第三期步兵科入伍生。不久,由许继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秋末于毕业前夕,他又考入广州大沙头航空学校第二期,学习空军驾驶。由于多次到黄埔军校找不到入党登记存案,无法接转组织关系,遂于民国15 年2 月,由李清源、戴勋2 人介绍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航校特别小组组长兼航校掩护队队副。1951 年4 月,徐介藩奉调回国,随即派往朝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积极协助彭德怀司令员处理军机事务,并参加朝鲜开城谈判。1960 年8 月,徐介藩被调往西安负责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1961 年,徐介藩晋升为少将军衔,1965 年离职休养。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 年徐介藩病逝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4.徐文礼(1920年-1977年11月14日),云南宣威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5.徐文烈(1909—1976),曾化名何坤,云南省宣威县板桥镇大堡村人,父亲为贫农经济水平,8岁入私塾,读满四年,又入板桥初级小学就读。1923年考入板桥高小读书,1924年1月被叔父接入省立曲靖第三师范附属高小读书,1925年6月因家境所迫辍学。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各一枚,1959年12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6.徐立行(1911年3月~1985年10月22日)原名俞献城。上海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任八路军前方司令部训练股股长,参谋训练队队长、秘书,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秘书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学员,军事学院高干队学员兼第一区队区队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人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参谋处处长,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担任西南军政大学教育长,军事工程学院教育长,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副院长,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院副院长。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8年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1985年10月22日,在北京病逝。7.徐光友(1917年—2003年4月24日),曾用名许光友。安徽六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师部通信排排长,红十五军团政治保卫连连长,教导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随营学校指导员,第三四四旅六八九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六八八团政治处副主任。1941年任新四军淮北苏皖边军区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五十五团团长,第五十九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三旅参谋长。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六师副师长。参加了苏中、淮海、渡江、上海、福建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长,第二十八军副军长。1960年起任南昌步兵学校校长,军政治委员。1970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1972年任军区副政治委员。1975年任工程兵副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3年4月24日,徐光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8.徐光华(1913年-2010年6月6日),江西省赣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1军团15师卫生部政委、红1军团保卫局指导员、陕北独立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第4支队8团政治处主任、5支队10团政委、江北指挥部政治处副科长、新四军2师6旅政治部主任、旅政委、冀东军区独立14旅政委、东北野战军9纵25师首任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9.徐体山(1914年—1968年07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安徽省霍邱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曾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班长、二二五团副排长、军保卫队副队长、队长、二二五团连政治指导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教导营连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第三营副营长、旅教导队队长、旅教导营干部队队长,八路军冀鲁豫支队第三大队营长,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第二十五团副团长、团长,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第二十五团团长,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九旅第二十六团副团长、团长、副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师副师长,苏北军区新编第七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第三十九师师长、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第九十二师师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参谋长、副军长、代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闽北指挥部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8年7月17日,徐体山同志因病在连江逝世,终年54岁。10.徐其孝(1914年9月20日—1997年3月19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大河铺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3月19日徐其孝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83岁。11.徐其海(1913年-1984年8月24日),曾用名徐绍林。安徽省金寨县沙河乡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4年去世。12.徐明德(1916年—2007年1月12日),河南省新县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电台报务员、电台台长。参加了长征。2007年1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13.徐国夫(1914年12月6日—2004年8月26日),男,安徽六安(现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砚瓦池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4.徐国贤(1916年~2000年7月8日),江西省莲花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任军委工程兵副司令员。2000年7月8日,徐国贤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15.徐国珍(1912年-1993年2月22日),甘肃省天水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当选全国政协六届委员。1993年2月22日,徐国珍同志因病在兰州逝世,终年81岁。16.徐绍华(1910年~1978年6月29日),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原名徐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三十一军连长、营长。参加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团长、吉东军区警备旅副旅长、延边军分区副司令员、东满军区独立第一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一三二师师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步兵学校队列部部长、华北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山西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在北京逝世。17.徐德操(1913年12月-1974年01月16日),曾用名徐德超、徐一诚。1913 年12 月生于湖南平江县谢江。1929 年参加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5军第3师7团排长,红3军团第5军4 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第10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4师10团团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 师第343 旅686 团营长。1938 年4月任抗日军政大学第7大队大队长,12 月任第分校训练部部长。1940年8月任冀热察挺进军参谋长,参加了平西区反“扫荡”斗争。1942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1944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6 年5月学习结业后任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后任军区独立第8 旅旅长,华北军区第 6 纵队副司令员1949 年5月任第20 兵团第68 军军长。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察缓、太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2 年10月任中央军委国防工程建筑部副部长。1956 年4月任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国防工程建筑部部长。1961年2月任工程兵学院院长。是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 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4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