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颜宁院士发微博拒绝报告邀请说起……

文摘   2024-12-26 22:00   安徽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胡珉琦


“明年我只参加已经接受邀请的学术会议,不接受国内任何个人或者单位的邀请作学术报告,除非是学生们,或者博士后们的集体邀请。”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在微博发布的这条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尽管颜宁很快解释,这么做是因为,“一个人不能一直输出,必须要有学习和沉淀,否则怎么可能一直有新鲜的内容?翻来覆去总是讲一样的东西自己都心虚”,然而社交平台的大量讨论还是聚焦到了一位科学家自省背后的某种“不堪其扰”。

当下,“明星”科学家因自身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被诸多学术活动所青睐。他们在科学前沿的学术视野、探索经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同行、激励后进,促进科学普及与传播。

然而,现实中并非所有学术活动都具备足够的“含金量”。部分科学家在“流量”的“裹挟”下,被动偏离了学术交流的初衷,将参加活动变成了一种学术“站台”。

一些学术会议或活动打着学术交流之名,实则是拉来知名科学家撑场面、造声势。科学家们在这些场合往往难以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与思想碰撞,反而陷入一些繁文缛节与形式主义之中。这不仅浪费了科学家们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也让学术活动的真正价值大打折扣。

近年来,“科学家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学术圈的一个热议话题。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多位院士曾表示,参加站台性、应景性工作已成为困扰科研工作者的突出问题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就曾坦言,他平时不仅要参加会议,有时不能参会,还需要为会议录视频,“两个钟头录了5个”,而自己领域的研究只能晚上再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则指出,有些人缺乏自律意识和自觉精神,“一请就去,甚至不请还要求去”,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声誉,更活络了一些人的心思。

科研工作本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过多的非学术活动势必让科学家们无法全身心地专注于科研探索。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科学家个人的科研产出与学术成就,更会对整个科研生态造成不良影响,最终阻碍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颜宁此次的公开表态,也被很多网友看成是对这种不良学术文化说“不”,是“明星”科学家的学术自觉。她让大家意识到,科学家不是“吉祥物”,不应被不合理的学术“站台”要求所“绑架”。科研工作者有权利也有责任维护自己的科研时间与学术独立性,将精力聚焦于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之中。

什么是“明星”科学家的学术自觉?

作为学术领域的佼佼者,“明星”科学家的学术自觉首先是对学术纯粹性的坚守。当面对那些无实质学术内容、只为博眼球或达成其他非学术目的的邀请时,能够果断带头拒绝,不被虚荣和利益所诱惑。其次,还表现在积极倡导、营造健康的学术交流环境,坚持学术活动应当回归其促进学术进步、推动科技创新的本质。只有更多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充分发挥学术自觉,才能带动整个学术圈形成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

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各方也应尊重科学家的工作性质,摒弃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思维,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纯粹的学术环境。只有这样,科学家们才能心无旁骛地潜心科研,为人类知识的拓展与社会的进步创造更大价值。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4-12-25 第1版

本号每天除正常向订阅用户推送一次信息外,即时信息随时发布,请关注本号并设为星标,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教育那些事
一个靠谱的教育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