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窝角村:大山深处民风美

文摘   2024-11-01 16:30   云南  

明媚的秋日,走进西邑乡窝角村,仿佛踏入了一幅静谧而独特的画卷。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起“礼之用,和为贵”。我一直不太理解“礼”与“和”之间的关系,到了窝角村以后,跟村民们相处久了,才慢慢感受到了当地民风的淳朴。虽然一些村民们没有读过《论语》,说不出很深的哲理,但他们在家庭、邻里、社会关系相处中却处处体现着和美、和善、和谐的生活智慧。

当地婚姻民俗重“礼”轻“财”,彩礼更像是一种礼节性的意义。村民王大姐就是乡风民俗的受益者,“我们生活在山区农村,父母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把我们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我要高额彩礼,就会给对方造成沉重的家庭负担,最终也会影响我们的小日子”。在这种乡风民俗的耳濡目染下,自己出嫁时就没要多少彩礼,结婚后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将日子过的很红火,双方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这种优良风气的传承,使得当地很少有人因为彩礼的事情引发家庭矛盾。

村民们很勤劳,不仅自己的院子收拾的一尘不染,家门前的马路也打扫的干干净净。虽然村里有保洁员,但是村民们都很自觉地将家门前的马路清扫干净。一开始我认为大家很爱护公共环境,日子长了我慢慢发现这里面还有村民们良苦的用心。在入户走访时,偶然听村民说起了这个事情。村里的保洁员一般都年纪偏大而且生活负担较重,如果每个家庭都把自己家门口的道路清扫干净,就可以减轻他们的劳动负担。润物细无声,善举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了村民们淳朴善良的内心。

和是最美的民风。漫步小山村,处处都是和谐的氛围。当地山地多平地少,受自然条件的限制,1300多人分成7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7.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房子与土地挨得很近。土地在房子附近的布局好处很明显,村民们不仅日常生活上居住在一块儿、工作劳动也在一起。在漫长的岁月中,大家养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传统。不仅劳动中相互配合,生活中也会相互包容。村民们之间相处的非常融洽,邻里关系和睦亲如一家,多年没有发生大的矛盾纠纷。

在良好社会风气的熏陶下,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员不但养成了用脚步丈量民情掌握户情的习惯,而且熟练掌握了运用群众路线调处纠纷的技巧。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养老金领取、低保金申请和小额贷款贴息等问题,他们主动上门为群众答疑解惑,将风险悄无声息化解在萌芽状态,在一件件群众身边小事的解决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播到家家户户。金色的阳光洒在广袤的大地上,为田野披上了一层璀璨的外衣,人们在田间辛勤的劳作,时光在和谐的旋律中静静地流淌。

供稿:窝角村驻村工作队员 刘玉强

编辑:郭雅婷

审核:鲁   挺

西邑风采
西邑乡信息、简讯、新闻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