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贵州日报》贵州解放75周年特别报道22—27版推出黔东南州凯里市、黄平县、镇远县、施秉县、三穗县、天柱县6个县市相关报道,具体内容如下:
黔东南州凯里市 苗侗明珠文旅兴
初冬,在黔东南州香炉山上俯瞰凯里市区,云海翻涌,现代化的城市在青山绿水间展现出一幅和谐的画面;“香炉山十三道拐”蜿蜒曲折,刷屏网络,“网红路”打卡游客络绎不绝;凯里苗侗风情园里,绣里淘非遗集市热闹非凡,变身民族工艺的超级市场;傍晚,贵州“村T”拉开帷幕,一场民族文化与时尚的碰撞在这里上演;“盐井烟火集”棉席村“牧野谷”等一个个乡村微度假目的地成为都市人邂逅诗意与田园的“世外桃源”……
在时代发展的滚滚浪潮中,凯里市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两个宝贝”,让这片“苗侗明珠”大地上的村寨与山水各有特色、各展其长、各自精彩。
水因山而秀,山因水而俊。地处清水江上游,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下司古镇因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被称为“清水江上的明珠”“小上海”。
绿水青山不仅造就下司秀丽的风光,更孕育出古镇丰富的物产。除了泛舟江上,赏两岸风光外,世界级“中华名猎”“下司犬”的勇猛让人赞叹;“下司面条”的美味让味蕾得到满足。
10月31日,前来参加2024乐行摩托机车嘉年华暨“乐行・黔东南”越野摩托大师邀请赛活动的巴西、南非、英国、葡萄牙等国家的摩托赛车手组成的参观团齐聚下司,游船于清水江上,参观了禹王宫、广东会馆、阳明书院、下司古码头等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
来自葡萄牙的摩托赛车手Afonso Gomes说,“我从葡萄牙到这里,参观了历史悠久、风景独特的下司古镇,想不到竟然保存得如此完好。我想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看看下司古镇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农文旅体融合发展让下司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探索和了解这座古镇。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凯里市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着力打造“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态示范区,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
乡村度假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距凯里市中心仅8公里的盐井村每逢周末,便有不少市民前来休闲度假。盐井村党支部书记杨秀杰介绍,盐井村按照“这么近 那么美 下班去盐井”的发展思路,采取“村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方式,将闲置木房改造成为乡村休闲庭院,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不仅只有盐井村,夜幕降临,炉山镇洛棉村慢仙谷和云村洛棉乡奢营地明净的夜空中繁星点点,与营地的灯火交相辉映;今年8月10日,凯里小高山棉席村“牧野谷”乡村微度假目的地开村运营,田园栖居、运动康养、农耕体验、山谷音乐、田园烧烤、休闲娱乐等丰富的业态吸引着不少市民来此休闲;在舟溪镇曼洞村的青曼苗寨,民族文创艺术中心、生态农业观光园、民族康养文化中心等乡村特色产业逐步完善,发展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生态美、业态新、乡村旺,一幅和谐的乡村图景在凯里正徐徐展开。
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凯里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有“百村汇演”的传统。鼓藏节、苗年节、芦笙节、爬坡节、四月八、吃新节隆重热闹,作为多民族聚居城市,凯里的苗、侗等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今年1月26日,一场特别的“村晚”在5640/39次“慢火车”上开演。活动以车厢为移动舞台,串联起途经的站点和村寨,融入凯里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乡村振兴等内容,集中展示推介凯里民俗文化、节庆节日、旅游景点,特色产业等。
2024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贵州“村火车上的村晚”于2月2日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央视频、多彩贵州文化云等多家平台同步直播,向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具有民族味、文化味、传承味、乡愁味的新春文化盛宴。“村火车上的村晚”入选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南北小年“村晚”接力直播大联欢名单和2024年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看完火车上的“村晚”,再到凯里市苗侗风情园赶一场“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感受古老精美的苗绣、蜡染、苗族银饰等非遗文化的魅力。
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自2023年9月开市以来,独具特色的非遗市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等海内外游客前来打卡。
前不久,一群来自泰国的游客来到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被这里设计精美、制作精良的民族工艺产品圈粉。来自曼谷的门驮谢里翁那·阿育他亚看中一件手工制作的服装,他说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里的产品很时尚,很有观赏性和价值性。
据介绍,为推动非遗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凯里市以传承保护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划行规市,将草坪新村的临时刺绣交易市场搬迁到苗侗风情园,并充分借助“贵州(凯里)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基地”“贵州省十大文化产业基地”等品牌效应,聚集全州非遗文化产品,升级打造成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
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通过规范集市管理体系,集合了6000多个品类的手工制品,丰富业态布局,在方便顾客购买的同时,有效推进集市市场化运营管理。
接地气的市场,带来的是人气与活力、传承与创新,也成了展示非遗文化的一个窗口和活态展示平台。
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一片火热,夜幕降临,贵州“村T”精彩上演一场民族文化与时尚碰撞的非遗大秀。
今年7月23日,凯里市苗侗风情园的长廊变身T台,群众身着民族服饰走秀,展示本村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迅速火爆出圈。贵州“村T”的舞台上,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交织,其乐融融,充分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
目前,第一季贵州“村T”成功举办了12周36场走秀,吸引了来自广西、云南、湖北、上海、英国、法国、德国、阿联酋等国内外18000余人前来参与。
接下来,第二季贵州“村T”将致力于文创赋能与产业发展,计划推出“村T文创赋能设计师”“村T集市赋能绣里淘”“村T研学赋能最美村寨”“村T夜市赋能小商家”以及“村T年货节赋能村T模特”等项目,实现“村T经济、村T共享、村T致富”的目标。
看完贵州“村T”的视觉盛宴,就到了满足味蕾的时间。凯里酸汤鱼、凯里酸汤牛肉(杂)、凯里酸汤脆皮猪脚、凯里酸汤排骨等“凯里十二道酸味”打开每一个食客的味蕾。
在凯里生活的群众对“酸”情有独钟,“酸”也成为凯里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味道。9月22日,2024首届中国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大会在凯里市开幕,“中国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共建基地”也在会上揭牌,进一步推动凯里酸汤产业发展,提升凯里酸汤的品牌影响力。
现在,凯里不断加快推动“凯里红酸汤”等品牌打造。“凯里红酸汤”获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我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之一,2016年,凯里市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酸汤美食之都”称号。2020年,“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2021年,“凯里酸汤”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公共集体商标。
目前,凯里市及周边种植酸汤原料10余万亩,推出的系列产品达137种。一个集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酸汤产业在凯里正日新月异。
飞跃、俯冲、漂移……11月1日至3日,2024乐行摩托机车嘉年华暨“乐行·黔东南”越野摩托大师邀请赛在凯里市下司镇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近150名摩托车手齐聚凯里下司,带来了一场专业精彩刺激的比赛。
为期三天的精彩赛事活动,呈现了一场专业的精彩摩托赛事。同时,借助赛事举办契机,凯里下司古镇推出“跟着赛事游下司”旅行优惠政策,让选手深度体验当地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走进下司观赛事、玩古镇,把“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赛后,国内精英组冠军许健豪说,“第一次来到下司古镇,这里依山傍水,非常漂亮,希望大家都能来到黔东南州,来到下司古镇,感受当地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
跟着赛事去旅行,凯里不断推出更多优质体旅项目,打造体旅消费新场景、新空间、新体验、新业态,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和体育消费,不断加热赛事效应。
从2011年至今,贵州环雷公山马拉松赛持续在凯里开跑,用赛道串联景点,充分展现了凯里原生态的自然和文化特点,让选手和观众在参与和观看紧张的比赛之外,领略凯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今年8月,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在凯里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开赛。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主要是服务国家队、省队备战训练以及比赛。201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黔东南训练基地”。
借助体育赛事的举办助推文体旅融合发展,凯里市一直不断积极探索。2021年凯里市被省体育局授予2021-2025周期贵州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单项基地(轮滑)。2019年至2024年,凯里市连续6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徒步、越野、露营……近年来,凯里不断丰富体旅融合产品供给,体旅融合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徒步、骑行线路的建设不断完善,悬崖露营地、皮划艇、漂流等新兴户外运动业态成为消费新场景,景区景点提质升级步伐加快。
截至今年9月,凯里市有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A级旅游景区6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2个(下司古镇、云谷田园),3A级旅游景区4个,重点旅游村寨6个。
同时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让全民共享、全民参与。全市现拥有体育场馆7个、社会足球场地1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个,全民健身路径138条,健身步道5条,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6个,覆盖率达100%,形成覆盖城区、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基本构建了“15分钟体育健身圈”,体旅融合基础更实。
赛事“热”带动文旅“兴”。一项项赛事的成功举办逐步成为凯里体旅融合的新引擎,也激活了旅游发展新动能。2024年1至9月,凯里市累计接待游客2282.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3.11亿元。
接下来,凯里将继续做好“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文章,以节庆赛事活动赋能旅游发展,提升旅游吸引力,强化旅游联动发展,为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黔东南州黄平县 教育花开满园芳
黔东南州黄平县素有“科名辈出,甲于他郡”的美誉,其丰厚的文化遗产犹如滋养大地的甘霖,为当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近年来,黄平县在素质教育领域勇于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从“动手”乐园的精心打造到“心智”世界的深入拓展,从“实际出发、点上攻坚”到“重点突破、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步履稳健,成果斐然。
“买种、除草、培土、施肥、种植,自老师引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背后的空地上开垦出一片劳动基地后,那些往日里对劳动不感兴趣的学生,也逐渐热衷于观察庄稼的点滴变化了!”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校长杨昌盛不无感慨地说道。近年来,黄平县各校在劳动教育中巧妙融入德育,致力于做好全方位的大教育。
黄平县旧州镇中心小学对劳动基地实行分班级分区域管理,每周由教务处定时对各班责任区进行检查、指导、督促、管理与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合理开展劳动实践。该校校长陈文忠表示,“孩子们在基地学会了种植马铃薯、黄瓜、西红柿,学会了水稻养鱼等一些农村常见的农活。学校还在蔬菜等成熟之时举办丰收节,让学生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尽情享受劳动教育带来的幸福与欢乐。”
今年暑期,黄平县旧州镇中心小学组织百余名师生参加校内的劳动乐园活动,同学们分工合作,采收、搬运玉米,将采摘来的玉米搬到了集市上进行义卖,这些玉米从播种、管护、采收到义卖都是学生亲力亲为。“虽然很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收获心里真的非常高兴,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们的锻炼机会,让我们度过一个丰富有趣的暑期,我也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经过劳动教育后,该校六年级(6)班同学郭佳灵有感触地说道。
近年来,黄平县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探索“劳动+”的育人模式。湖里中学将非遗技艺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蜡染、剪裁的进程中,制作出精美的服饰,把“劳动成果”穿在身上。新州镇第二小学将校园“帮厨”实践延伸至家庭,从“帮厨”活动发展到“家务小能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劳动技能,真切体验劳动的快乐。
为使劳动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黄平县积极动员各校编写极具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读本、构建课程体系等。2024年,全县开拓出大大小小的劳动实践基地38个,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课1200余次,各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规划,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劳动教育课。
黄平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兴国表示,“各学校通过开辟劳动基地,丰富学生的劳动实践体验,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有力推动学校五育融合发展。”截至目前,黄平县荣膺首批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县”,拥有省、州级劳动教育示范校4所,省、州级劳动优秀教学案例学校7所,被授予“黔东南州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称号。
步入黄平县新州镇东坡小学,校园面积虽说不大,但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正在崭新的篮球场上欢快地开展板凳舞、芦笙舞等社团活动,老师和孩子们其乐融融。如今校园环境的优化以及学生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得益于“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的成功落地实施。
该校即将退休的曹敏琴老师的一篇《成长无关年龄:一名村小教师的教学改进之路》在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上发表。曹老师介绍,在帮扶学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自己坚持不懈地磨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实践等方式探寻问题的答案。同时,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讨论,鼓励得出不同的结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东坡小学四年级的吴鸿同学说道:“课前我跟小组成员自主学习,先掌握简单的知识点,比较难的就留到课堂上,经过老师的点拨后就能明白问题所在。这样学习新课比较轻松,也容易记住。”
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有力推动下,黄平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显著提升。黄平民族中学构建了“学思课堂”的理念和基本范式,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发展特色的“学思”课堂模式。高三年级语文科任教师郭靖所教的两个班级一本上线率均达到100%。
黄平民族中学在2021年至2022年连续两年荣获州级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旧州中学在2022年至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州级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今年,黄平县共有3035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1890人,上线率为65.3%。黄平民中2024年高考600分以上41人,本科及以上上线率为93.66%、旧州中学2024年本科及以上上线率为56.67%。
11月5日,走进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足球场上的吊环、天梯,教学楼旁的大滑梯、攀岩墙,处处都有孩子们欢快活动的身影,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该校校长杨昌盛自豪地介绍:“我们的体育项目设施建成后,孩子们一睁开眼就盼着来学校玩耍。”开学不久,杨昌盛就发现以前一个不爱运动的孩子连着滑了15次滑梯,来回爬楼的距离相当于围着操场跑了四五圈;课间时分,攀岩墙周围更是挤满了孩子。
“我最喜欢的是这个天梯,因为天梯功能多样,我们玩天梯的时候可以锻炼手部、背部及腹部的各部分肌肉,锻炼的时候爬到对面时我们感到无比骄傲自豪,感觉只要努力什么事情都能成功、都能克服。”该校五年级5班的李思雨同学说道。
校园体育的创新,不单在于器械的更新换代,更为关键的是理念的转变。传统的跑圈、蛙跳热身运动被设计得更具趣味性,孩子们在锻炼中尽情享受着游戏的快乐。“体育老师”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专职老师,数学老师、语文老师等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
在体教结合方面,新州镇中心小学、黄平县第二中学、新州镇第二小学、旧州镇中心小学、黄平民族中学、谷陇镇第二小学等结合地域特色及学生年龄特点,将芦笙、板凳舞、竹竿舞和健身气功八段锦融入“阳光大课间”,严格落实“一课两操”、阳光体育活动和“双减”等工作。旧州中学以创建省级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契机,在体育学科增设高脚、板鞋、少数民族板凳舞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既加强了非遗传承,又让学生在运动中增强了体质。
体育运动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黄平县上塘镇中心小学在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中得到较大改善,让昔日的烂泥塘变成了如今的“绿茵场”,学生们既能在课堂上专心学习,又能在课后培养业余爱好。体育场地和设施的改善,为山里的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当下,一项项富有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让孩子们在体教融合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快乐学习,真正达成以体育人的目标。
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年间,黄平县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累计总投入61.54亿元。从2012年的2.88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6.58亿元,平均年增长11.68%。工程建设项目585个,获批项目资金达10.23亿元,设备配置0.8782亿元。黄平县的教育改革,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在文化传承中培养民族自豪感。
亮点:
以体促智 以文润德
——新州镇第二小学探索“五育并举”新路径
黄平县上塘镇中心小学:大山里的“足球梦”
黔东南州施秉县 扬帆逐梦启新程
黔东南州施秉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推进扬优势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施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市场主体总数由2012年的3731户增加至14154户,“四上”企业由2012年的11户增加至45户。围绕太子参、生猪、魔芋的上下游工业链条初步形成,原恒盛冶炼厂区加快盘活。2023年,全县GDP完成43.32亿元,较2012年增长119.34%。
山海情深,协作共进,双向牵手,互鉴同行。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与施秉县同谱东西部协作“协奏曲”,浇筑高明施秉共建“山海情”。
自2021年9月开展对口帮扶以来,高明区立足“施医所需、高医所能”,不断完善帮扶举措,坚持人才帮扶与资金投入相结合,用真心、动真情、真帮扶,通过坚持“引才在先、育才为基、外引内育、引育并举”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把先进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引入施秉县人民医院。
每天在检验科开展本职工作之余,骆恒芳和罗超雄都会给科室的其他医务人员讲课培训,从理论知识和实操全方面讲解,提升检验科医务人员的医疗技能和水平。
骆恒芳和罗超雄是高明区对口帮扶施秉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在施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他们经常带着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去临床各科室调研,了解医院诊疗的病种,收集相关数据,结合现有的医师水平以及设备设施,综合考虑要开展哪些临床检验的项目,让检验科服务于临床,更好地推动医联医共体建设。
“临床需要什么项目我们检验科就开起来,结合病种检查很重要。患者都关心医保能否报销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尽量争取完善医保内能报销的项目,能报销的项目都开起来。”骆恒芳说。
自帮扶施秉县人民医院以来,高明区全面落实“专家带骨干”“师父带徒弟”工作机制,积极拓宽育才渠道,全方位传帮带,走出了一条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先后选派外科、儿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感染科、检验科等6批11名医疗专家赴施秉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诊疗病人400余人次,手术带教148例,教学查房127次,开展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133人次,举办学术讲座及培训49场次,巡诊及义诊18场次。
专家们以手术示教方式“手把手”教,专题讲座方式“面对面”带,引进和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在脊柱手术中应用、手部血管球瘤的诊断、细菌培养及鉴定等新疗法、新技术12项,多项技术填补了施秉县人民医院技术空白。
据悉,施秉县人民医院建成1个省级重点学科普外科,3个州级重点专科影像科、骨外科、妇产科,5个县级重点专科超声科、心内科、急诊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国家级验收,创伤中心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骨科手术、普外科手术、腹腔镜手术、心血管冠脉介入手术、支气管镜操作等逐步成熟。
此外,高明区帮扶专家在充分熟悉施秉县人民医院管理运行现状基础上,热心参与医院管理,积极与医院管理层悉心沟通、交流经验,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带领科室主任和医务人员修改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和流程21项,进一步加强了医院和科室的内部管理,医院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四年来,针对施秉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短板和弱项,从改善医院诊疗环境、夯实基层设施基础、助推专科能力建设、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等目标出发,通过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实施血液透析室扩建改造项目、外科大楼3楼ICU装修,购置了进口血管造影机(dsa)1台、进口口腔CBCT机、阿兹夫定片,为推动施秉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患者提供精准、科学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园区的生态理念是从农场到餐桌,旅客可以学习蔬果种植、养护、拣选的过程,亲手采摘新鲜蔬果并做成餐食,这不仅是一种美食体验,更是对农业和饮食的深刻思考。”花漾河畔现代农业园负责人张安绮介绍说。
花漾河畔位于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园区一期共有13个游玩区域,按照观光农业的模式打造,一年四季皆有美景,带给旅客丰富的山野自然体验。
施秉县境内风光秀丽、生态宜居,有着优质的山水资源、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生态风景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等响亮名片。这里山水林泉、奇观异石、飞流瀑布、原始森林、野生植物、奇特气象、碑刻摩崖等旅游资源被旅游界称之为奇缺的天人合一“天然博物馆”。
据悉,施秉县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充分利用广东省佛山市对口帮扶施秉良好契机,重点围绕山地、康体、文化等方面,精心谋划了山地旅游、景区提升扩容、传统龙文化传承和田园康养综合体四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对广东省等区域精准施策引流客源。
该县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建设施秉县白垛乡白垛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用好红六军团战斗遗址红色文化,统筹中央预算内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及中投公司帮扶资金,强化基础建设,因地制宜打造集民宿露营、红色培训、纪念瞻仰、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红色精品旅游路线;以“观药景、吃药膳、洗药浴、产药品、购药村”的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退隐古佛山修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在药膳饮食上做文章,按照“整洁新民居、栅栏围院落、葡萄爬屋顶、桃李满村寨”的美丽乡村景象和“闻得到花香、住得进新房、看得见产业、数得出票子”的目标,精心打造施秉县牛大场镇牛大场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使“农文旅”融合发展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抓手。
同时,施秉县依托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持续推出“等你五亿年·不如见一面”云台山经典游、杉木河精品漂流、镇远施秉㵲阳河游船等旅游产品,并与镇远、西江合作推出一日游、两日游产品,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进行宣传引流;与贵州抖音公司官方进行引流合作,通过在杉木河景区地推形式推广,给予杉木河引流及政策扶持;与云图达成合作,通过在黔东南、贵阳、铜仁、黔南、重庆等市场定投,尤其黔东南西江、榕江、台江、镇远等重要市场,定投短视频,引流到施秉。
近年来,施秉县以“大健康”“大旅游”为依托,以建设“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区”为目标,借助县域内优越的山水资源、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特色种植养殖业,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养、医、健、管”,积极创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休闲旅游点,培育旅游康养市场主体,推动文旅康养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强化宣传营销,做好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文章,助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鹅翅膀立交桥于1935年修建,在那时是从湖南进入贵州的必经之路。”施秉县甘溪乡甘溪村党支部书记冯刚介绍说。
据介绍,20世纪90年代,作为湘黔公路要塞、鹅翅膀战斗遗址主体建筑的“螺丝桥”,其设计承载能力已不适应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该桥虽经多次维修,但终因使用年久而成为危桥。2005年,交通部门在保留该桥的基础上,经过规划设计,在其外侧新建成一座“螺丝桥”。如今,在鹅翅膀战斗遗址,两座“螺丝桥”骈立,成为湘黔公路上的一道奇特风景。
施秉县甘溪乡的湘黔公路鹅翅膀立交桥以中国石拱桥建筑技艺因地制宜地解决了当地交通问题,见证了施秉近代道路交通蓬勃发展史。
近年来,施秉县积极争资争项,不断提升全县路网结构,完善和提升群众出行条件。一方面,2022年以来建成S103施秉打础岩至镇远羊场改造工程、施秉下氵舞阳河大桥等重点项目;建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111.63公里,完成危桥改造项目3座。另一方面,加快推进高碑至高甸旅游公路、红卫桥至白头旺农村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2024年危桥改造项目。
如今,施秉基础设施更趋完善,沪昆铁路、湘黔公路、余凯高速、三施高速穿境而过,距凯里黄平机场15分钟车程、距沪昆高铁三穗站、凯里南站均在1小时车程左右,贵黄高速建成通车后,与贵阳、遵义均缩小到1.5小时经济圈。全县建成公路里程超过1800公里,30户以上村民组全部通水泥路,64个行政村全部通客运车,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里产业结构,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施秉县望城村党支部书记田宇洋介绍。
据悉,望城村立足实际,围绕“以果建库、以库带果、以花造景、以景促游”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培育了蒲发经果林专业合作社、朝阳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村集体+基地+农户”及农户自种等形式种植精品水果4070亩,林下魔芋450亩,肉牛养殖120头,山羊养殖210只,建成150吨果蔬气调保鲜库。
望城村还依托㵲阳河景区旅游、美丽乡村和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的优势,与高碑村连体打造高碑—望城“田园综合体”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成了乡村旅游服务区、旅游码头、木质栈道、自行车道、观景台、沿湖观光路、旅游公路、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引进台湾大健康产业园,建造花卉天地景观,打造休闲农旅文化,新增了研学基地、农耕体验园等农旅项目。此外,望城村积极鼓励当地群众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业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1000立方米冷库建设,增加1000平方米选果厂面积,力争建成望城水果交易中心;此外,借助东部产业向西部迁移的机会,吸引一些客商进来,争取引进企业、落地项目,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田宇洋说。
资料显示,施秉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新建高标准农田超过4万亩,耕地保有量增加至20万亩以上。烤烟年均收购接近10万担,精品水果种植接近10万亩,中药材年均种植超过10万亩,生猪年出栏超过10万头,农业产业发展的框架基本形成,魔芋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已建成2条,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以上。
黔东南州镇远县 文旅融合焕新姿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黔东南州镇远县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A级景区”等12张国家级旅游名片,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重大目标,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高位推动、系统谋划、狠抓落实,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镇远古城,历经千年沧桑,沉淀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坚韧。这里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犹如世外桃源。红色文化铭记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令人心生敬意。丰富的民族文化交织着民族的歌舞与习俗,独特的军旅文化展现着保卫家国的精神风貌。而商贾文化更是古城繁荣的见证,彰显出历史的活力与繁华。每一处角落,每一寸土地都述说着这座古城的历史底蕴和无尽的魅力……
镇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镇远古城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县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旅游资源丰富,被世界旅游基金组织称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世界十大最佳旅游胜地之一,被联合国国际旅游组织称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被亚太旅游联合会评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享有“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十大古城”等美誉。2016年被省委、省政府划定为革命老区。现已形成12个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镇远古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㵲阳河,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镇远天后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远赛龙舟和报京三月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镇远古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镇远古城文化步行街。此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
徜徉在镇远古城,会感受到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众多历史遗迹如同一部历史的活教材,讲述着镇远的历史变迁。深深窄窄、弯弯曲曲的古巷里,时光静谧;青砖黛瓦、高墙大院、飞檐翘角,古韵悠长。从石屏山远眺,四周山水环绕,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碧绿的㵲阳河相映成趣,俨然一幅古朴秀美的山水画卷。华灯初上,夜幕降临,镇远古城流光璀璨,舟行碧波,夜色醉人,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梦如幻。
“镇远古朴的建筑和绚丽的夜景非常美,独特的民俗文化也让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将介绍更多的朋友来旅游。”浙江游客吴先生称赞道。
这里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镇远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为游客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盛事莫过于端午节赛龙舟。镇远端午赛龙舟习俗传承至今已有2000多年,201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多元文化共生共融、多民族包容共进的特性,不仅有道、佛、儒三教共融的传统祭龙仪式以及陆上游行、群龙游江等活动,还有民间采莲船、龙舞、蚌壳舞、苗族踩鼓舞、芦笙舞、傩戏、地戏、唢呐等表演。
同样,镇远赛龙舟也是全民参与的体育运动和全民狂欢的文化盛会。赛龙舟文化节期间,不仅有近百支队伍,几千人参与划龙舟比赛,还有12个乡镇组成的数万人踩街游行,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镇远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这里的革命先烈们英勇奋斗,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镇远的革命历史中,红色文化尤为突出。镇远革命史馆、周达文故居、和平村旧址等场馆,都成为了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的革命精神。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镇远的军旅文化也是不容错过的亮点。这里的古战场遗址、红军战斗遗址、博物馆等场所,为游客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和军旅生活的风采。镇远的军旅文化既展示了军人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镇远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在镇远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报京“三月三”又名“播种节”,俗称“讨葱节”,是镇远县独有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三月三”既是一个以“葱篮为媒”的侗族情人节,也是一场民族文化传承展示的盛宴。在镇远,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民族歌舞表演、品尝到地道的民族美食、体验到民族手工艺制作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也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民族文化的魅力。
镇远的美食文化同样丰富。无论是陈年的道菜、鲜香的酸汤鱼,还是特色的腊猪脚,都让人垂涎欲滴。这里的饮食不仅味道独特,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镇远素席就是最具代表的美食。“镇远素席”起源于明末清初,由青龙洞的寺庙道教里斋食与民间素菜相结合发展演变出来的,现已有400多年历史,2019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席食材都是新鲜蔬菜,瓜果,豆类制作而成。许多菜肴,以素仿荤,如素鸡、素鸭、素鱼等,不但与荤菜形似,而且味道也十分相近,深受游客青睐。
祝圣桥上,㵲水之畔,10月23日,老外“黔”游贵州秋冬主题探访活动走进镇远。来自俄罗斯、意大利、荷兰、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外籍网络达人、主持人、留学生来到镇远古城,沉浸式感受镇远厚重的文化底蕴,他们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着古城的点滴,也在社交网络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小城。今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涌入镇远旅游。
旅游如何“热”起来?镇远借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旅游名片”优势,打造镇远文化旅游“燃爆点”,全面提升“山水福地·千年镇远”文化旅游品牌,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走进镇远。近年来,镇远不断在客源服务上做文章,通过线上直播、短视频推送、节庆民俗体验产品等形式提升镇远旅游热度。
“我们和抖音官方、小红书、驴妈妈等这类头部平台合作,进一步把短平快的营销手段运用到市场里去,不断加强市场的对接,对区域地区的旅游经销商、旅行社、地区代理,我们一直在加强衔接,进一步提高镇远的知名度。”镇远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华表示。
镇远还积极邀请中央和省州主流媒体对该县大型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组建镇远县官媒+大V自媒体宣传矩阵,《喊话聂远回家过年》等系列短视频网络浏览量超3000万次。邀请巴黎奥运冠军龙道一体验镇远高过河漂流的紧张与刺激、邀请残奥会冠军杨洪、亚运会冠军米久江等体育健儿畅游镇远,有效扩大镇远文化体育旅游影响力。举办了以“龙”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大型活动6场次;承办以“村歌与世界声音对话”为主题的“2024中国(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来自美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多国的歌唱家齐聚镇远开展唱游活动。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活动,承办2024 FIBA Open 3X3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公开赛贵州赛区篮球赛(镇远古城站),搭乘“FIBA Open 3X3”宣传平台进行宣传;端午节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1000万人次,新华网、人民网、国际在线等外文版平台以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同步关注报道镇远赛龙舟文化节活动,有效扩大国际影响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关注镇远、向往镇远、游览镇远。
与此同时,镇远强化区域联动“带客”,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南亚等国内与境外重点市场,依托贵广高铁、渝贵高铁等经济线,强化合作洽谈,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加强与“黄小西,吃晚饭”等省内景区合作;借助州级“三千三村”旅游推介线路,加强同“村超”“村BA”等热门景区、打卡点联动,实现游客互送、线路互推、资源互享。探索构建“青酒+旅游”酒旅融合营销模式,实现旅游“借船出海”。同时,积极承办“国际民歌节”走进镇远各项活动,实现镇远旅游宣传在更高、更广区域联动。
强化团体互动“留客”,开展旅游宣传招商推荐活动,实时发布景区优惠政策及精品游线。推出“周达文故居—和平村旧址—镇远革命史馆—镇远博物馆—祝圣桥”红色研学游、“镇远古城—金堡镇(苗族风情)—报京乡报京村(侗族风情)”民族风情游、“蕉溪郎洞玫瑰花节、报京侗文化研学、柏杨坪村玫瑰花园、四里桥农家乐烧烤、沿河板滩露营垂钓等”美丽乡村游、以㵲阳河及镇远古城为核心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等精品旅游线10余条,通过旅行团社及县内经营主体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留住游客身心。
服务要素保障进一步细化。建立非遗集市,推广一批具有镇远本土特色的工艺品、美食,全力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游玩及餐饮需求。加强与“巷子里”民俗研究中心合作,打造镇远非遗“素席”体验馆。围绕让游客食之爽心、住之安心、行之顺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坚决保障食品安全;升级改造一批星级酒店、旅游饭店、文化主题客栈;优化古城内部交通管制,调整公交车运行线路3条,开通古城电动摆渡车和观光车并引进智慧停车系统;推出一码游镇远APP,在城区重要点位布局旅游导示图,并设立咨询点;协调银行增加外币兑换业务,方便境外游客进行钱币兑换;丰富镇远非遗展示馆体验业态,融入刺绣体验、蜡染以及其他非遗体验项目,运营城区㵲阳河水上项目摩托艇、水上飞人等,推出“龙神嫁妹”民俗特色巡游体验活动。同时,加快依托国家级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打造夜间旅游新业态,持续扮靓“流光溢彩夜镇远”。
今年1至9月,全县接待游客705.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51亿元;接待境外过夜游客13888人,同比增长601.77%。
近年来,镇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认真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挖文化遗产价值潜力。
通过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深化旅游产业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景区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㵲阳河风景名胜区以㵲阳河水系为纽带,沿河不仅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峡谷风光,还能领略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今年以来,黔东南州积极推动该景区旅游资源跨区域整合,发布全新旅游产品与优惠政策,升级改造各类服务设施,实现统一的票务、解说、管理系统运营机制,解决了镇远、施秉两县在㵲阳河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上存在的资源不共享、客源不互送、景区不互推等问题。
今年5月以来,㵲阳河景区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湖南游客向先生说:“我们是专门来㵲阳河这里游玩的,㵲阳河景区很美,‘孔雀开屏’景点最好看。”
镇远县持续深化与周边地区合作,强化景区营销联动,联合州内的西江、肇兴成立了锦绣三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镇远古城+青龙洞+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套票。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挖掘文体旅资源潜力,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实现游客互送、景区互推、客源共享,不断激发旅游市场新活力,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
今年9月,黔东南州和铜仁市文体旅联动发布会在凯里市举行。两地充分结合资源独具特色且互补性强的特点,发布了“西梵镇朱”精品旅游线路。这些联合推出的旅游线路融合了镇远及周边区域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体育赛事资源及自然风光等丰富元素,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旅游选择,带来更具魅力的旅游体验。
做深“资源开发”文章,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让“诗”和“远方”实现更好联结,镇远县深度挖掘提升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把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融入旅游线路、融入景区景点,强化历史及红色文化旅游业态提升。
“依托我们的古会馆古宅院为载体,我们镇远共建设各类展示馆博物馆共计8个,培养专业讲解人才112名,让游客全方位了解镇远两千多年的古城文化,同时,我们还推出非遗表演、品茗品美食、民俗巡游等活动,给游客沉浸式的体验。”镇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叶顺飞介绍。
镇远县打造了镇远非遗展览馆、镇远博物馆,集中展示镇远历史文化和非遗文化产品。挖掘军旅、商贾、红色等历史文化元素融入精品民宿客栈,满足游客特色化住宿体验需求。将省级文保单位谭公馆建设成为镇远县廉政教育基地,将炎帝宫打造成为镇远“龙”文化展陈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馆。启动实施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现镇远革命史馆)改陈布展工作,完善周达文故居、和平村纪念馆展陈,推出红色文化研学游路线,传承镇远红色文化。组织“龙灯闹春”春节系列活动,为游客和群众春节大联欢创造了有效载体。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龙神嫁妹”章节为蓝本,推出“龙神嫁妹”民俗特色巡游体验活动,展示镇远传统中式婚礼巡游,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成功申报承办2024年“民体杯”全国龙舟、独竹漂比赛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第40届赛龙舟文化节活动,推出“水舞龙舟”赛龙舟体验项目。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22.07万人。
下一步,镇远县将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以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为目标,落实精细精美要求,高起点做好旅游规划,高规格实施旅游项目,高标准营造旅游环境,高质量展示镇远文化,为全省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作出镇远贡献。
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现有《镇远县城总体规划》《镇远古城文化旅游景区规划》《镇远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等进行进一步完善,编制《镇远古城世界级景区建设规划》,坚持用一流的规划设计指导古城景区整体提升和建设。
严格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坚持“修旧如旧、突出文化”原则,突出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提升。在中河山隧道开通后,完善交通、旅游接驳服务。探索省级以下文物认养机制,引进社会资本,逐步开放东山寺、令公庙、炎帝宫、北极宫等文物场所,丰富古城文化展示业态,再现古城历史文脉和山地特色建筑文化。启动实施铁溪景区整体提升行动,引进浅漂、夜漂、丛林滑野等体验性项目,拓展古城游览空间,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在加快推进镇远“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智慧旅游”理念贯穿于游客行游、管理服务、宣传营销各个环节,借助省大数据平台,积极主动将我县智慧旅游系统融入到全省智慧旅游体系建设中,尽早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服务。加强城市和景区管理,拓展景区空间、改善旅游环境。
积极争取省州支持,聘请专业团队和组织文史专家对镇远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对镇远自汉代置县以来的历史文化史料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和挖掘,补充完善贵州相关史料,为讲好贵州故事拾遗补缺。依托镇远革命老区,强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建设的机遇,深入挖掘镇远的红色文化,复原镇远的红色遗址,讲好镇远的红色故事。深入挖掘镇远历史传奇故事和传统民俗民间文化,讲好镇远的传奇和民俗故事。全面提升镇远博物馆展陈,搭建高品位的文化展示平台,让游客全方位领略到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
黔东南州三穗县 浓墨重彩绘新卷
在黔东南州的腹地,三穗县正以崭新的面貌,书写着经济跃升、文化繁荣、改革创新深化、民生福祉增进的综合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三穗县在经济领域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文化方面则深入挖掘和传承本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百花齐放。同时,三穗县勇于探索改革创新之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在民生领域,三穗县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医疗条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共同绘就了三穗县综合发展的壮丽画卷,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今年8月三穗县举行了为期50天的“首届三穗鸭美食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及群众的参与和关注,仅国庆假期三穗县共接待游客9.6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624亿元,同比增长17.6%。
10月15日,三穗鸭数据产品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市,让三穗鸭产业的各项数据具有市场价值。
10月30日,三穗县鸭业协会驻佛山办事处及三穗鸭美食文化体验馆在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正式揭牌,标志着三穗鸭正式落户佛山,促进黔货入湾,助力乡村振兴。
三穗鸭从最初的小规模养殖,到如今的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中,三穗鸭一步步实现了从地方特产到全国知名品牌的华丽转身。
近日,走进三穗县兴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的孵化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分拣种蛋。
孵化车间、成鸭养殖、产品加工……“逛”完该公司占地1.5万平方米的养殖场,可以看完鸭子的“一生”。这是三穗县一家重点涉农企业,建有仿生养殖场1个、孵化车间3个、脱温车间15个,还拥有40台自动控温翻转孵化机。此外还配套建有皮蛋加工厂、熟食加工厂、有机肥厂、饲料厂及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年产蛋1亿枚以上、蛋鸭30万羽和商品鸭100万羽。
三穗县是三穗鸭的泽源地和主产区,三穗鸭以其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觅食力强、耐粗放、肉质细嫩、味美鲜香而闻名海内外。
聚焦品质,三穗县不断做强三穗鸭精深加工链。在贵州三穗经济开发区,投入1.2亿元建设三穗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麻鸭批发价每斤卖二三十元,价格是普通鸭子的2至3倍,在餐饮市场上更是表现突出。”中融山中鸭(三穗)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久友说,看中三穗县的生态优势,以及麻鸭比普通白鸭价格更高、肉质更紧实、味道更鲜美,去年来到三穗鸭产业园整合现有资源,运营已建成的集屠宰、熟食加工、蛋制品加工、冷藏于一体的融合发展示范园。
在三穗鸭产业园的展厅,印有“三穗鸭”商标包装的黄焖鸭、血浆鸭、老鸭汤、卤鸭、酱鸭、太子老鸭汤和绿壳鲜鸭蛋、皮蛋、咸蛋等20多种鸭肉鸭蛋系列产品引人注目。“吃五谷杂粮的麻鸭养殖时间虽长,但肥瘦适宜、肉质鲜美,深受广东佛山、浙江杭州等地消费者青睐。”潘久友介绍道。
为做大做强麻鸭产业,持续擦亮三穗麻鸭这块金字招牌,三穗县聚焦鸭源、基地、人才、土地等保障要素,制定《三穗县生态家禽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三穗鸭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推进鸭业产业发展方案,为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政策保障。
近年来,三穗县大力推进构建三穗鸭产业发展新模式改革试点,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全力做足鸭文章、讲好鸭故事,围绕三穗鸭主导产业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一体发展生态渔、中药材、商品蔬菜等特色产业,提质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持续推动农业“接二连三”。2023年,三穗县深入实施“6个100万”农业提升工程,坚持发展壮大三穗鸭主导产业,建成了三穗鸭产业融合示范园,鸭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亿元,“三穗鸭”入选全国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踏入经济开发区,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机器,生产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远销海外,为三穗县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当记者走进贵州三穗经济开发区的贵州鼎盛服饰有限公司,工人们不停挥舞的手臂,生产线上机声隆隆,呈现出抓进度、赶订单的热闹场面。
贵州鼎盛服饰有限公司是贵州三穗经济开发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加快建设质量强县的缩影。2014年8月,落地贵州三穗经济开发区,专门从事高档无缝针织、美体束身、一次成型的系列运动服饰和内衣产品的生产,产品出口新加坡、西班牙、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为不断提高行业竞争力,贵州鼎盛服饰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新型工业化发展“蓄势赋能”,在政策支持下,成功布局打造了数字化云工厂,将无缝针织服装的各生产板块进行设备物联、软件互联、数据智联,实现生产全过程及设备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让关键环节的生产效率提升了5倍,整体综合效能提升了40%,2023年公司总产值达2.1亿元。
同样,在贵州三穗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中,2016年入驻的贵州联创管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多年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塑胶管材制造企业,已经实现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在节省能耗的同时,使人力的分配更加优化,让产品质量的把控更加稳定,产量产能得以提高。
在生产车间内,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整齐排列,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转,从原料投入到成品,十几分钟的时间,一根成品管材便从生产线上输送出来。而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是该公司发展的关键词。
有着20年管道生产经验的生产厂长介绍着厂内生产情况。“管道生产主要是塑胶颗粒,采用的是环保低碳新材料,材料是可循环利用的。”
“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加,我们不断提升设备科技含量的同时,也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贵州联创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龙运祥说。从投产至今,公司源源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为其打造“园区标杆”提供充足的底气与动力。
贵州三穗经济开发区按照“区城一体、产城互动、联动发展”的思路,围绕“三大基地”(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实现园区建设、产业培育和经济社会效益三大突破。
近年来,三穗县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持续做大做强优势轻纺首位产业,壮大新型建材、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全县亿元工业企业累计达5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达17家。2023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9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2亿元,工业投资完成4.42亿元。
百姓所求、群众所盼、民心所向。三穗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
“我在这里养老很舒心,家人们也放心。”提起在黔东(三穗)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的生活,今年57岁的刘恩梅很满意。
入住的老人们在养老服务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在一日三餐之外,每天坚持做保健操,做手工,锻炼身体,还组织能自理的老人练习下跳棋、象棋等活动,让他们安心养老。
“每天都要做康复训练,现在做的是上下肢体联动训练,在康复医生的陪伴下,能够知道训练注意事项,有利于我们恢复健康。”今年77岁的余迪生是黔东南州凯里市人,4年前患病后,一直在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三穗县坚持以打造“康养目的地”为目标,全力开展养老照护+康复服务+慢病管理+社工服务+智慧养老+生命救护的“六+”的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服务区以“医养、康养、护养、文养、食养”为宗旨,开辟了夕阳红大舞台、药膳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区,更配备了多功能护理床、陪护椅、氧气负压、一键呼叫系统等设施,向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实现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欢迎。
“康养中心先后入住老人358人,我们为入住的老人提供了养老照护、康复治疗、精心护理、心理疏导、营养饮食、五感训练等多种服务,让入住的老人能在康养中心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黔东(三穗)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光亮介绍说。
近年来,三穗县先后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成功申报省级数智农村健康养老工程研究中心项目、申报并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正是三穗坚持从老年人健康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路径,通过政策推动、改革推动等,打通“堵点”,消除“痛点”,着力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实行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有效衔接,让安心养老有“医”靠。
三穗县在民生福祉的增进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教育事业上,持续推进“七大提升工程”建设和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3年申报教育类投资项目40个3.35亿元,到位资金6975万元,新建、改扩建学校34所,新增学位840个,县示范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分别顺利通过省级、州级示范幼儿园预评估。正式与西南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开展合作办学,通过高位“嫁接”名校、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县域教育发展水平。
在社保事业上,坚持就业优先,大力实施城镇居民增收行动,2023年新增城镇就业3003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12人,通过“八个渠道”组织输出农村劳动力就业18629人,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2208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84.93万元,兑现各项就业创业补贴资金2879.51万元;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同比分别增长8.03%、15%。
在文化事业上,建成全州首个县级美术馆,授牌打造“三穗县文联文艺创作基地”12个,培育文化志愿者、艺术团骨干50人。2023年精心举办送文艺送戏(电影)下乡、文艺进社区、文化进校园等活动1000余场次、受众达13.9万余人次。全力抓好非遗保护传承,全面完成省级非遗项目“苗族祭桥节”数字化收录工作,2023年成功申报州级非遗项目4个、非遗优秀传承场馆1个、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文艺产品和文化服务更为生动活泼、更加充满生机。
在卫生事业上,扎实推进全县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全面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黔东(三穗)医养康养中心入选全省康养基地,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复审,6个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顺利通过省级复审,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获评“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
展望未来,三穗县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化、大健康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取得新突破。三穗县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更加包容的心态,努力打造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的美好家园。
黔东南州天柱县 村美民富百业兴
道路四通八达、村居如诗如画、产业落地生花......初冬,黔东南州天柱县依旧色彩斑斓,一幅幅村美、民富、业兴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跃然纸上、次第铺展。
党的二十大以来,天柱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黔东南州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立足发展实际,着力抓好粮食安全保障、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提优赋能,全县粮食生产、科技创新、乡风文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硕果累累,奏响了昂扬激越的奋进乐章。
九月,天柱县各个坝区片片金黄、稻浪滚滚、谷穗飘舞、稻香四溢。
“经过测产计算,高酿镇大小圭村、蓝田楞寨、渡马新民等示范田,均比往年高产。”据天柱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唐康桐介绍,天柱县产量最高的示范田,亩产量达到了950公斤。
作为贵州省粮食重点县,天柱县耕地资源丰富,农业条件优越,全县共有万亩大坝2个、5000亩大坝3个、1000亩大坝6个,坝区可利用面积达10万亩。
为推动全县粮食安全,保障稳产高产,天柱县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农业的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大力推动农业高产示范点的建设,以示范点为依托,力促全县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增产稳产。
同时,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压实粮食目标任务,健全耕地撂荒整治、示范田建设、水稻高产创建等工作机制,围绕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以稳面积、提单产为核心,全力推进粮油生产能力提升行动“六大工程”,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天柱县重点培育了“高酿大米”优质大米品牌。该品牌品质优良、颗粒饱满、粒粒香软,不仅成功入选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还实现了天柱县大米“国字号”品牌的历史性突破。
目前,天柱县实际耕地保有量持续保持在32万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持续保持在28万亩以上。2024年,全县共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0.24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7.1万亩,粮食收入11.92万吨。
作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给的重要抓手,还是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粮田,天柱县按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进行配套建设,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全面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有效实现旱可灌、涝能排、地平整、土肥沃。截至2023年底,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31万亩;2024年,规划建设的3万亩高标准农田,也即将全面竣工。
时下,正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天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
在坪地镇三鑫村大坳组,只见宽1米、深1米的灌区项目大功告成后,宽敞平整、坚固光滑的混凝土浇筑崭新渠道内,流水淙淙,排水十分顺畅。
“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是不断夯实粮食安全的水利根基,也是大力推动农业节水灌溉,不断提升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举措。”天柱县水务局副局长吴小刚说。
据介绍,天柱县2024年共有5处中型灌区纳入建设。目前,各个中型灌区改造都在有序推进,建设渠首水源、干渠和支渠及排洪渠道工程。改造后的灌区,灌溉面积增加,灌溉保证率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天柱县粮食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全县中型灌区项目覆盖15个乡镇(街道)320个村,工程建设完成后,将有效改善近30万亩农田耕地的用水。”吴小刚说。
入秋以来,天柱县立足产业实际,围绕“粮袋子、油瓶子、菜篮子、钱袋子”,扎实开展秋冬季种植工作,推动耕地发挥最大化农业效益,力促农业产业实现一年多季、一田多收、一业多效。
“我们重点抓好6万亩马铃薯、9.4万亩油菜、8万亩蔬菜、5000亩羊肚菌和1000亩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做到满栽满种,在确保不出现冬闲田的同时,让老百姓增产增收。”天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荣慧说。
资源要素有限,发展潜力无限。如今,天柱县的片片沃野良田,既稳稳亮出了高产“颜值”,又妙笔描绘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光景。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
聚焦重点产业和优势品种,天柱县以巩固提升“一主两辅”生态土鸡、油茶、林下黄精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蔬菜(辣椒)、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天柱县蓝田镇,一项科技革命正悄然进行。贵州发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菌种生产车间内,只见机器包装制种有序进行。
“仅单独制种这一项流程,就可以节约成本20多万元。”据该公司负责人佘绍陵介绍,此前,该公司采用人工制种时,每天100余名务工人员,生产总量3万袋左右。自从技术革新,采用机械化制种后,每天只需3台机器、14名工人、6个小时开展作业,就可以完成8万袋的生产,“每台机器每天的生产总量就相当于以前每天100人完成的生产总量。”
科技创新,既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引擎,又是催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2019年,天柱县通过科技引领,成功试种羊肚菌300亩,至2023年已发展到3000亩,产值达1.55亿元。2024年,该县以贵州发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长军菌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不断注入科技含量,拓宽羊肚菌菌种研发、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辐射带动种植主体达35个,稳定羊肚菌种植5000亩。
“选好一个品种,配好一粒饲料,养好一羽鸡,卖好一枚蛋。”这是天柱县打造蛋鸡产业的主要举措。
按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天柱县建立了中央集蛋、中央清粪、中央送料等全智能化控制系统,搭建起完整的蛋鸡科技化全产业链条。
位于渡马镇的天柱县农业投资开发公司智能化蛋鸡产业园,只见养殖厂房内,一层层、一排排干净整洁的鸡笼里,百万羽蛋鸡正啄食着自动投喂的饲料。
“这一套全智能化饲料设备,从进原料粉碎,到电脑配方,到运输成品料,最后成品料进入鸡舍,只要一个人操作就可以全部完成。”谈及智能化蛋鸡养殖设备,公司副总经理杨天富格外兴奋,他介绍,以前,整套操作流程需要4台车、4个人;如今,从自动喂料、供水到清理鸡粪、传输鸡蛋等整个过程均已实现了全自动化养殖,“相比之下,省时又省力,节约了成本120余万元。”
“计划2024年年底完成投产150万羽,效益增加2.2亿元。2025年计划再投入资金1.5亿元,实现养殖300万羽,争创产值5亿元。”杨天富信心满满。
如果说依靠科技赋能,运用自动化养殖设备提高生产力,让小小的蛋鸡孕育出亿元级大产业是天柱县蛋鸡养殖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那统筹部门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品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则是天柱县合理利用林地和林下资源、着力发展油茶优势产业的总体思路。
亩产突破1000公斤!
时下,正是油茶采收的季节,在天柱县油茶提质增效示范点长团村岑团油茶种植基地,由贵州省林业厅组织的专家组对该片油茶林进行测产验收,结果令人振奋:较三年前的产量翻了一番。
得益于科技支撑,天柱县油茶产业从平衡施肥、密度调整、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依托科技力量对油茶进行改良品种、科学抚育、提质管护等,持续不断地提升油茶产量和品质,千方百计地为油茶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据天柱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袁昌选介绍,目前,天柱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43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0万亩;2024年油茶产量可达1.5万吨,综合收入有望突破5亿元。
产业同链、科技同兴。如今,天柱县加快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高歌起,无限生机绽沃野,除了科技赋能的羊肚菌、蛋鸡、油茶外,东风红缨子高粱、公闪糯小米、石洞仙草等特色优势产业都让群众的口袋更加殷实,更蕴含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村里干干净净,地上没有垃圾,心情不由得变好了。”
环境变好,是天柱老百姓这几年对乡村最直观的感受。
农家小院鳞次栉比,蓝天白云相映成景。在渡马镇共和村,只见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丰富多彩的彩绘墙体……所到之处,目之所及,均是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之意油然而生。
为何共和村如此美丽?
渡马镇党委副书记杨海燕揭秘,共和村通过创建“合约食堂+”模式,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提升村容村貌,营造清洁有序、健康宜居生活环境的同时,还以功夫村庄为依托,综合运用3A级旅游景区资源优势,持续推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共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安厚介绍,自实施“合约食堂+”和“积分超市”模式管理以来,村里变化的不仅是村庄环境、群众观念和行为习惯,还促进了产业覆盖、旅游增收、文化惠民等,“群众的生活品质、经济收入、精神状态也一年比一年好。”
春风化雨时,花开遍地香。在天柱,与共和村一样,邦洞街道赖洞村、蓝田镇东风村、坪地镇三鑫村、高酿镇地良村等村寨的变化也可感可及,当地都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而华丽转身,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之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油然而生。
美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题中的应有之义,而加强基层治理,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
围绕农村滥办酒席引起的铺张浪费、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天柱县不断探索实践,以创办“合约食堂”为载体,通过党员示范带动群众集中办理正常的婚丧嫁娶酒席,拒办子女升学、乔迁新居、生日庆典、参军入伍等酒席,加强基层治理,深入推进乡村善治,力促乡风文明。
针对农村文化生活匮乏、群众矛盾纠纷突发等问题,天柱县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多个村寨的“合约食堂”办酒场所转化为集村民议事、调解纠纷、政策学习、开展文化活动的综合场所,让其实实在在地成为群众身边的“大讲堂”。
“平时‘合约食堂’由村集体合作社承包出去,旅游旺季开展旅游接待,平时开展长桌宴、干部培训等活动,‘合约食堂’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延伸。”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坌处镇三门塘村“合约食堂”既是形象代表,又是功能体现,三门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姚自兰表示,“墙上挂着‘成由节俭败由奢’‘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等俗语既能约束大家的行为举止,又能助力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塑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既是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效推进基层治理的根本保障。
为不断深化“合约食堂”基层治理、丰富“合约食堂+”,天柱县通过推广“合约食堂+产业发展+村民议事+民主自治”等组织方式,不断延伸服务管理链条。
其中,在“合约食堂”建立农特产品收购站,着力解决农特产品销路难题,力促外销、带动内需,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
同时,以“合约食堂”为纽带,促进村民议事、推动民主自治、推广“合约食堂+旅游服务”等,以进一步解决村级各类矛盾纠纷、大幅提升村民共建共治力度,全面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在此基础上,开创“积分超市”管理模式,鼓励村民用日常参与乡村振兴发展、村寨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积分到超市兑换相应的日常用品,主动投入到乡村治理工作中来。
目前,蓝田镇东风村、社学街道双溪村、渡马镇龙盘村、石洞镇石洞村、瓮洞镇光明村等20多个行政村均通过“合约食堂”“积分超市”,用实际行动,让农家院落焕发新颜;以点滴小事,密切党群关系,携手用乡村治理“金钥匙”开创乡村振兴新图景。
乘风破浪,千帆竞发。未来,天柱县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用实干之姿、奋进之笔,力促产业更兴旺、乡村更美丽、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村民更富足。
来源:贵州日报
编审:潘 雪
统筹:王 珺
编辑:郭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