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是一条漫漫长路,拿下教师资格证只是长路的第一步!想成为真正的教师,你还要经历教招和教编的洗礼与“荼毒”。
来吧!花上5分钟时间把这篇文章通读,让你考教的路上不再迷路!对教资教招教编的几大区别拥有更深刻的领悟!
教师资格证考试属于职业资格认证,是通过性考试,笔试报告分达到70以上,面试合格即可通过。通过了就能获得由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能力证明,就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拿到教师资格证,只是具备了从业资格,还需要参加教师编制考试才能成为教师。一般来说,没有教师资格证是不能直接参加教师编制考试的,但部分地区有“先上岗,后拿证”的阶段性措施,也就是允许先参加教师编制考试,但是要在一定时间内拿到教资证,所以总体来说,教资证依然是拿到教师编制的硬性规定。教师招聘考试则属于职位编制考试,是选拔性考试,按照成绩排名,择优录取。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范围比较广泛,包含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等。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即有资格进入公办学校执教,但不一定有编制。教师编制考试属于教师招聘考试的一种,由当地教育局统一发布考试公告,考上了编制教师岗,就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并享受事业单位工资待遇,也就是俗称的“铁饭碗”。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全国统考,绝大部分省份一年两考,考试形式和时间相对固定,上半年笔试时间是3月份,面试时间是5月份,下半年笔试时间是9月底,面试时间是11月份。考察内容相对简单,备考周期较短。教师编制考试是各省市自行组织,考试形式和时间比较灵活,大部分地区一年一次,一般在3-6月份招录密集度较高,没有固定统一的时间,根据招聘公告上规定的时间参加考试即可。考察难度大,备考周期长,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
有全国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以中学为例,笔试主要考察《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面试主要考察结构化、试讲、答辩。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笔试通常是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综合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这三科中的一科或其中两科的组合。面试内容也各有不同,有的地区考察试讲,有的地方考察说课。不过不用担心,具体考什么,公告中会写的很清楚。报考条件较为简单,除了年级、居住地等限制外,只要满足报考学段所需的学历,就可以不受专业限制,进行报考。
(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较为严苛。一般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报考条件,比如必须是统招本科师范院校毕业,必须是相关专业,必须持有相应阶段的教师证,必须是本市户籍等等。教师招聘考试:通过后能成为公立学校的教师,但未必有编制。教师编制考试:通过后成为在编教师,也就是“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