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暑期“三下乡”圆满结束

文摘   2024-08-09 20:18   山西  

青到沁源
暑期三下乡
TRAVEL


7月23日至7月29日,西安外事学院“青到沁源”鱼化龙实践团队,围绕“探索沁源文旅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产业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乡村振兴新引擎”“非遗塑造乡村情,共描乡村振兴新蓝图”三个维度,以青年视角、用青年语言挖掘县域文旅新思路,开展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


01

现代产业&红色传承的对视

7月23日早晨,实践团队首先抵达沁源好乐草莓研发种植基地、高地草莓育苗基地进行学习参观。

基地工作技术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解了基地构架,并深入育苗温室大棚,近距离观察草莓幼苗的生长状态,同学们不仅帮助高地草莓育苗基地工作人员草莓压苗,还用相机记录着基地的一点一滴,用镜头展现基地的美好风光。

随后,实践团队抵达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革命先辈曾经战斗的地方,窑洞中鲜艳的党旗悬挂在墙壁,同学们驻足良久,那些精心策划的战略布局,展现了革命先辈们的卓越智慧和高超指挥才能,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红色的传承。

下午,实践团队辗转至“沁源县三线记忆馆”,参观过程中,深深地被三线建设者们的爱国情怀所打动。这里不仅记录了过去的事迹,更传递着一种精神力量。



最后一站,实践团队来到蒲公英小镇,实地拍摄手工皂以及中药香囊等当地特色产品的制作过程,并了解到种植中药也是当地的特色产业。


0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印证

7月24日上午,实践团队抵达花坡,亲眼见证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直观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用镜头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沁源“阿勒泰”记录下来。

下午,抵达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巧遇工程师傅在维护设施,同学们对泉眼好奇不已,热情请教师傅相关问题,不禁感叹自然之伟力。

03

指尖上的艺术传承

7月25日上午,实践团队走访沁源县非遗文化,与剪纸、葫芦烫画、石雕传承人进行访谈调研。

实践团队第一站拜访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沁源剪纸" 省级传承人 -﹣赵国清老师的工作室与家中,深入了解"沁源剪纸"。 在访谈中,赵老师现场传授剪纸的技法,即兴创作以"鱼龙宝宝"为原型的剪纸作品并耐心指导同学们制作,一把剪刀、 一张红纸,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剪刀在纸上飞舞。

实践团队第二站拜访葫芦烫画传承人王英杰老师,走进工作室后,眼前便是琳琅满目的葫芦烫画作品,种类丰富,形象逼真,让人赞叹。同学们认真倾听王老师介绍葫芦烫画的制作过程,用烙铁笔在葫芦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他期待喜欢非遗的年轻人能和他一起为梦想努力,为非遗传承贡献力量。

实践团队第三站拜访石雕技艺非遗传承人宋栋老师,21岁 , 是沁源县非遗传承人中最年轻的一位,非遗传承人的新生力量。他始终坚持"以石为纸、以刀为笔"的创作理念,在创作过程中,注重作品的内涵和寓意,力求通过石雕作品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在采访中,他提到,虽然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只要青年学生都能静下心来,探寻生活的美好,总能找到自己想要去坚持和热爱的事业。
04

山林&县城的碰撞

7月27日,实践团队抵达灵空山,领略了奇峰隽秀、古寺悠然的胜景。用无人机拍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际印证,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体验传统自然的魅力。



夜晚,实践团队来到县城镇公园观看并拍摄沁源县2024年“礼赞新中国 逐梦新时代”群众消夏文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群众参与热情异常高涨,同学们真切感受文化活动对于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05

总结会议
7月29日,团县委组织实践团队、县大学生联合会召开座谈会,进行实践总结与经验交流,团县委副书记姚捷做总结讲话。
今后,团县委将持续优化合作机制,强化实践效能,欢迎全国大学生实践团队来沁,彰显独特文化魅力的强大驱动力,为推动沁源文旅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累积的宝贵经验。


部分图文来源:西安外事学院“青到沁源”鱼化龙实践团队

初审:毕瑾丽  武宗汉

复审:郭莹莹

终审:康鹏媛

团聚沁源共青团沁源县委
联系青年群体、服务青年群体桥梁纽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