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业,有着不错的收入,还能照顾家人。”6月24日,记者走进固原市原州区宁夏女神民族服饰有限公司,制版女工赵玉红边裁剪边说道。近年来,原州区不断擦亮非遗招牌,带动群体就业,绘就出一幅幅幸福蓝图。
2015年,固原市手工服饰第三代非遗传承人王琛创办宁夏女神民族服饰有限公司,通过20多年的经营,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妇女创业、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前端负责非遗面料和校企合作研发,终端带动能工巧匠就业,形成产业链。
制版工赵玉红正在给服饰制版。
已经在该公司上班8年的赵玉红负责服饰制版,进入该公司前,她在甘肃敦煌一家裁缝店上班,专门做定制衣服,工作方式相对单一。到公司后,她不但学会了剪纸、制版、做旗袍等,还学到了非遗技艺,实现收入多元化。该公司面向社会授徒,吸引了固原市失地、失业、无业、留守、残疾妇女、山区移民妇女、女大学生等100多人,增加了当地妇女的经济收入。
王琛表示,公司积极引进国际化立体版型设计裁剪技术,让产品传统非遗文化元素与时尚接轨,妇女可通过学到的技术实现再就业。
剪纸工正认真工作。
在原州区开城镇寇庄村赵氏木板雕花技艺保护传承创业培训基地,第五代赵氏木板雕花非遗传承人赵荣忙着雕刻客户定制的木雕。除了寇庄村,赵荣还在小马庄村发展木雕产业。2005年创办赵氏木板雕花技艺保护传承基地以来,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手工艺人才。赵荣表示,基地现有员工和传承人30多名,平均每年培训人员100多名。
第五代赵氏木板雕花非遗传承人赵荣和她的作品。
据悉,原州区现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个,国家级非遗山花儿传承保护基地4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2个,国家级非遗工坊2个,各种非遗企业60余个,每年带动就业人数2000余人,人均年收入突破4万元。(宁夏日报见习记者 郭小立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