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Sa
2024年9月1日至10月25日,第一期Design Summer academy(DSa)国际设计教育项目在杭州开班,首期师生如期而至,第二期(11月4日至12月27日)部分课程将持续招募新学员。
DSa国际设计教育项目由何见平博士创办,他曾长期任教于柏林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德两所高等艺术院校近20年的教学经历,加之近30年独立设计师的从业感触,令他意识到不同文化语境所带来的差异化设计思维。全球化背景下,调和中西设计教育的实验项目DSa应运而生。
设计是思想者的事业。DSa试图通过完整的设计实践和创新、设计哲学和史论、行业制造和跨学科等课程结构设计,将平面设计推向更适应今天和未来、发挥更大社会价值的行业。
DSa聚焦视觉设计领域,设置设计图形研究、文字设计及多语种图文编排、品牌形象和信息设计、互动媒体四个专业方向。2024年9月至12月期间,共邀请了:
●24位(组)东西方一线知名设计大师担任“设计实践”课程导师;
●10位知名艺术家担任“跨学科”课程导师;
●2位中外史论专家担任“设计哲学和史论”课程导师;
●4位(组)印刷、纸张行业专家担任“材料及工艺”课程导师。
DSa倡导精英式教育,所有课程全部以面对面、零距离的小班制授课模式,力图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员,能切身感受东方设计的差异,设计竞争的现状,设计与商业的联系,设计风格的变迁以及设计思潮的发展。
DSa 9.2—13 导师
1 Mirko Ilic/美国
2 Sebastian Bissinger/德国
3 Andrea Gassner/奥地利
4 Marc Schütz/德国
DSa
①
设计实践
师生谈
“预估的光芒”
DSa的课程进展,和学员们阶段性的设计工作,令我看到一些预估的光芒。我在整个设计的教育实践中,加大了一些师资的强度,或者可以说是师资力量中有着自身的光芒。这些光芒是否就直接可能会传导到学员身上呢,我当然是持否定态度的。事实上,教育选择最好的师资力量,只是一种理想型的构思,师资力量的更换永远跟不上人才出新的速度。任何一所大学在建设后,都会遇到师资力量的停滞或者滞后现象。DSa只要形成一个机构,就会难免沾染这种现实的恶习。但有更新的师资力量,或者勤换水的师资力量,占了好教育的一大优势。DSa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学员的求知确认度和精准度很高,这就是学费造成的一个优点。在自主选择下的教育,终于摆脱家庭或者考学带来的不精准求知目的。于是,谁也不会将对自己的投资马虎对待,关注度是自带的水瓶,不喝时也可以握着。
在师资力量自带光芒和学生求知精准度高的两个犄角力量中,DSa需要一些对时代设计语言的敏感度把握,就能在时间精悍的维度中,传递和记忆各自设计的匮缺认知。而兴趣永远不离场,兴趣就像平地而起的,像吹向旗帜的风。于是,旗帜飘动、舒展、猎猎作响。
形式表现的设计学习是容易的,慎身修永的专业内慧,那则需要理论的滋养了。在这一点上,我目前还没有什么进步,看上去,学员们对理论的课程,还是彬彬有礼、薄薄相视的。
——
DSa发起人
何见平
设计图形研究
Mirko Ilic (美国/纽约)
课堂展览展示
——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Mirko Ilic 教授带来的“宽容”项目,他要求我们从自己真正关心的、切身的体验出发,但我的创作过程并不一帆风顺,我经历了在“遵从自我内心”和“他人之眼评价”两者间来回游移,我在意他人对于我“形式感”的审判,内心也试图去满足他人期待。所幸教授并没有发现我内心的矫饰,在和他多轮“乒乓”式沟通过程中,教授似乎比我自己更在意、珍视、认可、肯定我的作品,比我自己更相信我自己,这使我感到惊讶,他的反应超出我的预料,却给我极大的信心…… 一直以来,我都是想法多,但将想法进行视觉转化非常艰难,这是我的卡点。此次学习过程充满随机性,可能是自己某句愚蠢的发问,教授的回复却点醒了我,无意中好像打通我任督二脉,我的卡点通了……教授将我从自我“枷锁”中解脱出来,现在我可以大胆创作,灵感泉涌,对自己充满信心。感谢两周工作坊课堂内外的学习,教授分享他个人的故事,也让我看到一个更加自由的人生样本。对我而言,这是一堂宝贵的课程,在我内心种下一颗设计为善的种子,将持续滋养我的设计生涯……
——
DSa设计图形研究班学员
蕾西
在这次课程中,Mirko引领我们探索以“宽容”为主题的图形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各自追寻着内心最深处的兴趣所在,经历了一连串设计思路的颠覆与重构,我逐渐触及到自我认知的核心。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我慢慢解开了许多心结,学会了以更加积极正面的态度去应对各种挑战与困惑。这次设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设计不仅仅是对外在物体的塑造,更是一场与自我内心的深刻对话。
——
DSa设计图形研究班学员
Lily
感谢对设计充满热情,且对设计非常敏锐的 Mirko教授,收获最大的是 Mirko 对我设计初稿的反馈,他每一个反馈都让我的设计终稿完成度更高。比如创意表达和图形方面,图形元素的对比和呼应,如何编排图形元素让画面更有戏剧张力等。比如细节方面,不要有太局促的重叠(我时常会忽略),不要有内发光的阴影等等。Mirko 对创意表达的追求,对作品的精益求精,以及他多年积累的审美,让我在每一次和 Mirko 的沟通中,都体会到设计的魅力。
——
DSa设计图形研究班学员
Zorro
Fons Hickmann (德国/柏林)
课堂展览展示
——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去向何方?这些问题伴随我们一生。然而,事物的本质决定了,最简单的问题并不总能得到最简单的答案。
在我的大师课中,我们踏上了一段探索并以设计呈现自我的旅程。发现自我不仅在个人生活中至关重要,在商业和艺术领域同样如此。我们的过去和经历构成了丰富的基础。我们从当下——目前的立足点出发,由此塑造未来,以艺术的方式展现我们渴望成为的样子,以及希望呈现给他人的形象。这个过程产生了一个基于我们经历、当下视角和对未来愿景而展现出来的自我身份。每个视觉身份都是独特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设计是一段旅程。在创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也发现了独特的表达方式与风格。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我们作为创作者个体,也适用于我们的作品。我们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正是它的独特性。
——
DSa大师课导师
Fons Hickmann 教授
文字设计及
多语种图文编排
Sebastian Bissinger(德国/柏林)
课堂展览展示
——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潘焰荣 (中国/南京)
课堂展览展示
——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为期10天的课程圆满结束了,和同学们相处非常愉快,离别依依不舍。
这次我围绕着书籍设计的结构与编辑逻辑进行展开的探讨。在我的实践和平日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短期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对书籍设计的认知。侧重字体选择?还是侧重编排版式?
在我看来,对书籍结构的构建和编辑的逻辑思维是最重要的。我针对这两点内容,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讲解,教会同学们如何看懂一本书的设计,看懂设计师构建书籍结构的思路,关注的兴趣磨砺着细节:装订的方法、印刷的方式、材料的选择、编排和文本内容的逻辑…… 设计师在接受委托到设计完成,其实就是寻找一种思维逻辑的过程。犹如建筑师盖房子,建筑结构、室内的家具和装修风格就像书籍的内容。结构与内容是骨与肉的关系。在书籍设计里,书籍结构是一个变量,根据不同的设计委托,寻找不同的线索,寻找每本书的叙事逻辑。我用了这样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同学们学会如何看一本书本质,如何剖析一本书。希望能在今后的实践中受益。
这次的教学,令我也借机梳理了自己,对书籍设计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知。
——
DSa大师课导师
潘焰荣
品牌形象和
信息设计
Andrea Gassner
(奥地利 / 费尔德基希)
课堂展览展示
——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Sven Ingmar Thies(奥地利/维也纳)
课堂展览展示
——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DSa,大家分享想法,一起学习……并在过程中享受乐趣。我非常喜欢不同年龄和专业背景的人的多样性。这种混合使我们能够相互学习,并获得对设计的新视角。
——
DSa大师课导师
Sven Ingmar Thies
互动媒体
Marc Schütz(德国 / 法兰克福)
课堂展览展示
——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Markus Weisbeck & Vera Kunz
(德国 / 法兰克福)
课堂展览展示
——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的工作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关注植物的世界,并运用“设计思维”的方法进行新类型的视觉呈现。在我们的小组中,集体思考和创作让我们能够实现许多超越规划阶段构思的艺术作品。
——
DSa大师课导师
Markus Weisbeck 教授
DSa 9.16—27 导师
1 Fons Hickmann/德国
2 潘焰荣/中国
3 Sven Ingmar Thies/奥地利
41 Markus Weisbeck/德国
42 Vera Kunz/德国
DSa 2024
设计实践课程②
11.4-12.13
即将开启
强劲导师阵容
面对面小班精英式授课
学员火热招募
11月4日至11月15日
Sven Lindhorst-Emme
德国
Florian Lamm
德国
佐佐木俊
日本
Nikita Iziev
英国
11月18日至11月29日
Lizzy Onck
荷兰
Ingo Offermanns
德国
佐藤卓+ Florian Lamm
日本 + 德国
Nejc Prah
斯洛文尼亚
12月2日至12月13日
Peter Bankov
俄罗斯
Hannes Drissner
德国
林韶斌+毛益挺
中国
Nam Huynh
德国
选课规则
一、必选课程:
12月16日至12月27日的设计哲学及历史课程、跨学科课程、材料及工艺课程设为必选课程包。
二、自选课程
(3个时间段,1至3多选):
11月4日至11月15日、
11月18日至11月29日、
12月2日至12月13日,
3个时间段的12个课题(即12位导师),
参与者可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自主选择1-3个课题学习。
注:选课不受专业限制。但同一时间段内,仅可选择1个课题学习。
学习费用
学习费用将视参与者的实际选课情况而定。
模式为:1个必选课程包 + n个可选课程 = 学习费用。
注:往届DS、DSa学员、团体(五位及以上)报名均享9折优惠。
联络咨询
招生工作室联系人 (微信同步):
戴先生:150 5718 8362
凌小姐:186 6715 5175
Candy(港澳台专线):853 6300 8894
官网 :www.designsummeracademy.com
邮箱:info@designsummeracademy.com
微信公众号:
发起机构
hesign
Center for Visual Arts Berlin
合作机构
德国包豪斯大学
波兰国立华沙艺术学院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点击下图,深入解读DSa
点击原文阅读
下载 DSa第②期课程表&报名表